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明朝中央与地方官制

明朝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明朝中央与地方官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045 更新时间:2024/1/26 4:31:48

朱元璋在起义过程中,凡略定的地方,都沿袭元朝行中书省的制度,设置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行中书省的负责人叫参知政事平章政事,省内设置的机构和官吏,大体上和中书省相同。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合称都、布、按三司,遇大事由三司会商。

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布政使司的职掌虽与元行省有差异,但作为行政区划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所以,习惯上仍称布政使司为省。俗称为藩司,代称为薇垣;布政使则俗称为方伯。有明一代,除京师、南京(见明都城)外,计有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三个布政使司,京师又称北直隶,南京又称南直隶,此即两京(直隶)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为十五省,为明直辖地区的行政区划。

明代在改元行省为布政使司的过程中,除元岭北行省大部分不在境内、辽阳行省分属奴儿干都司及山东布政使司境的辽东都司外,京师和山东、山西二布政使司析自元中书省,南京为元河南行省(今皖北、苏北)与江浙行省(今皖南、苏南及上海市),广东布政使司为元江西行省(今广东大部)与湖广行省(今广西钦州、合浦地区及广东留州半岛和海南岛),陕西布政使司为元陕西、甘肃(今甘肃嘉峪关以东部分)两行省地。

四川布政使司并入部分元云南行省(今四川大凉山以西及金沙江以西、以北地),湖广布政使司并入了元河南行省(今桐柏山以南、长江以北湖北大部),两广部分已析出,但仍习称湖广;浙江布政使司大部为元江浙行省;贵州布政使司则为析云南、四川、湖广三布政使司邻境地置。其他各布政使司的名称、辖境与元行省大致相同(见行中书省)。明代的布政使司是元代行省制的进一步发展,设置较元朝合理,它奠定了清代以来内地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明代布政使司与都指挥使司辖境大致相同,但略有参差,有相互约制之意。如颍州(今安徽阜阳)隶南京凤阳府,而颍州卫属河南都司;夔州府(今四川奉节)隶四川,而瞿塘卫(治今奉节)属湖广都司;磁州(今河北磁县)隶京师,而磁州千户所属山西部司等皆是。

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和土府州县及部分土司,据《大明会典》记载,万历初有一百三十七府、十三军民府、一百九十九州、一千一百四十九县、八土府、四十六土州、七土县及八宣慰司、五宣抚司、七安抚司、一百一十六长官司、一卫军民指挥使。另有布政使司佐理官参政、参议分守各道,派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或节制一或数府州,称分守道。各布政使司参政、参议均因事而设,员额不等,京师、南京不设布政使司,无参政、参议,境内各道由邻省布政使司带管。

明布政使司虽为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但自中叶以后,各地遍设总督、巡抚,布政使司需受其节制,地位下降。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称帝后是怎么处理其他宗族藩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成祖

    发生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的“靖难战争”,是明朝第一场皇室内战。开国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打“奉天靖难”和恢复“洪武旧制”的旗号,从北平起兵造反。历经三年苦战,最终把他的侄子朱允炆赶下了皇位

  • 元太宗时期的汉人是什么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太宗

    生命可贵,无法用价格衡量。然而,这句话放到古代未必适用,起码在元太宗窝阔台嘴里,人命成了可以用“条”和银两进行换算的有价之物。《元史》中记载了一则耶律楚材劝说皇帝戒杀的典故,在这则典故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黎民苍生的性命在皇帝眼中,是与猪牛羊无异的商品。元太祖铁木真生前,与西

  • 商鞅变法两次变更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一公元司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卫国君之后,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因后来立有军功,被秦孝公封为商地,人们称之为商鞅。商鞅生活的年代,当时的秦国,虽先有开国君主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得秦地,成为始封国君;中有秦襄公

  • 什么是宗法制?古代嫡、庶之间的差别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宗法制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几乎是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核心。而这一体系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近乎冷酷的森严等级。所谓的宗法制,用学术的语言来说,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共同的祖先为旗帜,在宗族内部严格区分尊卑、长幼,并对继承顺序、地位、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划分的一套体系”。说的直接点

  • 卫满朝鲜政权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朝鲜

    卫氏朝鲜是朝鲜历史上的第二个政权,是朝鲜历史上最早被考古证明的国家。同被这个政权推翻的箕氏朝鲜一样,都是由中国改朝换代的失败者建立的国家。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的发小燕王卢绾叛乱,失败后逃往匈奴,与他一起的有卫氏朝鲜的始祖卫满。卫满率领部属1000余人先逃往匈奴,后又从匈奴逃往了朝鲜,推翻了由商朝遗民

  • 春秋时期成为霸主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霸主

    说起“春秋五霸”,相信哪怕只有初中学历的人都会对此有一定印象,不过,中学历史课本上所说的春秋五霸,其实只是一种历史课本所拣选的观念。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并不统一,那么,春秋时代的霸主是依靠什么标准产生?又应该分别是哪些人?图片:春秋五霸资料截图一、霸主的产生霸主,是周朝历史发

  • 西晋八王之乱是指哪八个人?八王之乱爆发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八王之乱

    在西晋时期,皇族内部发生过一场因争夺政权而导致的内乱,这其中的八王,就是当初这场内乱的主要人物,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这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八王争斗时间16年,这16年直接导致了西晋的

  • 宗法制的内容 宗法制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宗法制

    对于古代的宗法制,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关注,毕竟这个宗法制对于皇权贵族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正妻生下来的长子才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但是后面也是修改过关于这个宗法制。那么这个宗法制的内容是什么呢?对于宗法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宗法制的内容是什么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

  • 天京事变死了多少人 天京事变的原因和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天京事变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太平天国的时候发生了天京事变,对于这一次的战役,确实是影响很大的,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彻底蜕化为变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那么在这一次的天京事变中,一共死了多少人呢?事变发生之后引起了什么样的后果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天京事变死了多少人在1856

  • A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辛丑条约

    说到晚清真的有太多的话要说,想说却无从说起,今年刚好是2021年,是辛丑年,在1901年的辛丑年也是想人想起了非常不愉快的历史,109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今天我们其他的不说,就来说说《辛丑条约》到底对当时赵成了什么影响吧,小编带来的是详细内容。值得收藏转发。影响总述《辛丑条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