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成祖朱棣称帝后是怎么处理其他宗族藩王的?

明成祖朱棣称帝后是怎么处理其他宗族藩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70 更新时间:2024/1/20 4:13:23

发生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的“靖难战争”,是明朝第一场皇室内战。开国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打“奉天靖难”和恢复“洪武旧制”的旗号,从北平起兵造反。历经三年苦战,最终把他的侄子朱允炆赶下了皇位。

朱棣之所以造反,是因为朱允炆上台后对明朝藩王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措施,那么燕王夺位之后,在建文朝饱受打压的藩王们结局如何,朱棣又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实质上朱棣对于藩王们的防范之心和朱允炆是一样的,只是他在政治上更为成熟,手段更为圆滑而已。笔者今天就来逐一介绍明初的这些藩王在永乐朝的命运。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初十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元璋奉行的是“亲王戍边”的国策,亲王们拥有三护卫官军,驻守在帝国的各个军事要地。在朱允炆接手之时已经就藩的亲王名单如下,他们和皇帝的亲属关系如括号内所示:

秦王朱尚炳(堂弟),封国西安。晋王朱济熺(堂兄),封国太原。燕王朱棣(四叔),封国北平。周王朱橚(五叔),封国开封。楚王朱桢(六叔),封国武昌。齐王朱榑(七叔),封国青州。蜀王朱椿(十一叔),封国成都。湘王朱柏(十二叔),封国荆州。代王朱桂(十三叔),封国大同。肃王朱楧(十四叔),封国甘州(今甘肃张掖)。辽王朱植(十五叔),封国广宁。庆王朱栴(十六叔),封国韦州。宁王朱权(十七叔),封国大宁。岷王朱楩(十八叔),封国云南。谷王朱橞(十九叔),封国宣府。

以上合计十五位亲王,而尚未之国的在京亲王还有8人。

鲁世子朱肇煇(堂弟),韩王朱松(二十叔),沈王朱模(二十一叔),安王朱楹(二十二叔),唐王朱桱(二十三叔),郢王朱栋(二十四叔),伊王朱(二十五叔),靖江世子朱赞仪(堂侄)。

对于这些在外亲王,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团有过一个结论:“诸王年长皆握重兵,久将难制”。而燕王朱棣,则被认为是刺头中的刺头,必须有理由要铲除,没有理由制造理由也要铲除。为了对燕王极限施压并逼迫他造反,朝廷先后将周王、齐王、代王和岷王废为庶人。而湘王不甘被羞辱,携王妃自焚而死。

而在朱棣起兵之后,宁王和燕王合兵一处,并肩作战。辽王和谷王则放弃封国,撤回南京。至此,在外亲王仅剩秦王、晋王、楚王、蜀王、肃王、庆王六人。而建文元年二月,朱允炆册封弟弟朱允熥为吴王,朱允熞为衡王,朱允熙为徐王。那么在朱棣靖难成功之后,这些宗室的命运如何呢?

永乐时代:温情面纱下的戒心

朱棣发动的“靖难战争”,无论他如何为自己洗白,正如刘伯温之子刘璟所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因此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是朱棣最为在意和纠结之处。为了标榜自己是太祖信徒,朱棣必须给予藩王们在洪武朝所受到的特权。但是鉴于自己的造反经历,朱棣又不得不对藩王们做出必要的防范。但是当务之急,还是先进行清算和平反。

废黜、横死、贬斥:

建文帝的两个弟弟,吴王朱允熥和衡王朱允熞先是在七月份分别被降封为广泽王和怀恩王,随即在十一月被废为庶人,罪名是“不能匡辅其兄”。对于尚未成年的徐王朱允熙,朱棣先是将他降封为敷惠王,随其生母吕氏一起迁居懿文太子陵园。借着在永乐二年三月改封朱允熙为瓯宁王,以奉懿文皇太子之祀。但是永乐四年年底,16岁的瓯宁王在一场莫名的府邸火灾中受惊成疾,最终薨逝。

辽王朱植由于在靖难时站队建文朝廷,战后自然受到了打击报复。辽王在付出了原有的广宁三护卫的代价之后,才得以迁国湖广荆州。即使如此,依然在永乐十年被削去护卫及仪卫司,止给军校尉三百人备使令。

对于牺牲自己,撕下建文朝廷“仁义道德”假面具的湘王,朱棣内心充满了感激。所以他在登基之后不久,就派人在荆州为湘王和湘王妃重立衣冠冢。湘王死后,朱允炆赐了一个恶谥“戾”,朱棣改谥其为“献”。

惟我太祖高皇帝第十一子湘王,纯孝哲。遇害于苫块之间,穷苦沉抑。皇帝嗟悼无已,询咨群言,褒谥曰献,治其祠坟。《湘献王神道碑文》

太祖第九子赵王朱杞早夭,故而湘王也可伦序为第十一子。

至于在建文朝被废的四位亲王:周王、齐王、代王和岷王,自然一一得到了平反和复封。其中周王和齐王被监禁于南京,代王监禁于大同,岷王监禁于漳州。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周王和齐王复爵。七月二日,下诏重修周、齐二王府宫殿。九月底,齐王复国青州。永乐元年正月,周王复国开封。

至于代王,朱棣在七月份召他来朝并给他平反,又诛杀了在大同城内负责监禁代王的都督陈质。岷王也在十一月从漳州来到南京,并重新复国云南。

宁王全程参与了靖难战争,按理应该得到最高的封赏,至少当年朱棣跟他说过“事成中分天下”的话。但是由于宁王护卫实力强大,深受朱棣忌惮。最终宁王的封国从大宁南迁至南昌,所属营州三护卫被改编。

谷王虽然在战争初期站队朝廷,但他在六月十三日打开金川门,是朱棣攻克南京城的头号功臣。因此战后谷王获得了“岁增米三千石”的奖励,封国也从宣府南迁至长沙。

对于建文朝未受牵连的其他在外及在京亲王,朱棣也进行了普天同赏。比如秦王朱尚炳的弟弟朱尚烐封兴平王、朱尚灴封永寿王、朱尚炌封安定王。晋王朱济熺的弟弟朱济熿封平阳王、朱济熇封广昌王。同时鲁世子朱肇煇袭封鲁王,靖江世子朱赞仪袭封靖江王。

标签: 明成祖

更多文章

  • 元太宗时期的汉人是什么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太宗

    生命可贵,无法用价格衡量。然而,这句话放到古代未必适用,起码在元太宗窝阔台嘴里,人命成了可以用“条”和银两进行换算的有价之物。《元史》中记载了一则耶律楚材劝说皇帝戒杀的典故,在这则典故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黎民苍生的性命在皇帝眼中,是与猪牛羊无异的商品。元太祖铁木真生前,与西

  • 商鞅变法两次变更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一公元司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卫国君之后,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因后来立有军功,被秦孝公封为商地,人们称之为商鞅。商鞅生活的年代,当时的秦国,虽先有开国君主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得秦地,成为始封国君;中有秦襄公

  • 什么是宗法制?古代嫡、庶之间的差别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宗法制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几乎是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核心。而这一体系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近乎冷酷的森严等级。所谓的宗法制,用学术的语言来说,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共同的祖先为旗帜,在宗族内部严格区分尊卑、长幼,并对继承顺序、地位、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划分的一套体系”。说的直接点

  • 卫满朝鲜政权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朝鲜

    卫氏朝鲜是朝鲜历史上的第二个政权,是朝鲜历史上最早被考古证明的国家。同被这个政权推翻的箕氏朝鲜一样,都是由中国改朝换代的失败者建立的国家。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的发小燕王卢绾叛乱,失败后逃往匈奴,与他一起的有卫氏朝鲜的始祖卫满。卫满率领部属1000余人先逃往匈奴,后又从匈奴逃往了朝鲜,推翻了由商朝遗民

  • 春秋时期成为霸主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霸主

    说起“春秋五霸”,相信哪怕只有初中学历的人都会对此有一定印象,不过,中学历史课本上所说的春秋五霸,其实只是一种历史课本所拣选的观念。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并不统一,那么,春秋时代的霸主是依靠什么标准产生?又应该分别是哪些人?图片:春秋五霸资料截图一、霸主的产生霸主,是周朝历史发

  • 西晋八王之乱是指哪八个人?八王之乱爆发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八王之乱

    在西晋时期,皇族内部发生过一场因争夺政权而导致的内乱,这其中的八王,就是当初这场内乱的主要人物,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这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八王争斗时间16年,这16年直接导致了西晋的

  • 宗法制的内容 宗法制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宗法制

    对于古代的宗法制,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关注,毕竟这个宗法制对于皇权贵族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正妻生下来的长子才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但是后面也是修改过关于这个宗法制。那么这个宗法制的内容是什么呢?对于宗法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宗法制的内容是什么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

  • 天京事变死了多少人 天京事变的原因和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天京事变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太平天国的时候发生了天京事变,对于这一次的战役,确实是影响很大的,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彻底蜕化为变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那么在这一次的天京事变中,一共死了多少人呢?事变发生之后引起了什么样的后果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天京事变死了多少人在1856

  • A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辛丑条约

    说到晚清真的有太多的话要说,想说却无从说起,今年刚好是2021年,是辛丑年,在1901年的辛丑年也是想人想起了非常不愉快的历史,109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今天我们其他的不说,就来说说《辛丑条约》到底对当时赵成了什么影响吧,小编带来的是详细内容。值得收藏转发。影响总述《辛丑条约》是

  • 宋武帝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屠尽司马氏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武帝

    420年,刘裕取代司马家建立的晋朝,正式建立宋朝,史称为刘宋。说到刘裕,必须要说的是,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自幼家境贫寒,他甚至学习过自己的祖上亲戚刘备,靠卖草鞋维持生计,但是刘裕才能出众,心中有着大志,始终拼命的奋斗着。刘裕成年之后,参加了谢玄组织的北府军,而著名的“淝水之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