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楚国为何要定都荆州?

战国时期楚国为何要定都荆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26 更新时间:2024/2/13 18:21:11

如果看卫星图或者从空中俯瞰荆州,就会发现有个不规则长方形的古城巍然坐落在长江之畔,这就是荆州古城。荆州古城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古代城垣中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是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一座完好的古城垣。提起荆州,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春秋战国时期能和秦国相抗衡的楚国,认为荆州古城就是楚国都城郢都,实际上并非如此,楚国都城郢都在荆州纪南城。

荆州古城城郭的形成是在战国末年,楚文迁都郢后,今荆州古城的位置最初是楚国的官船码头,直到楚成王时才在此修建别宫,命名为渚宫。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后,秦国设江陵县,荆州古城为治所,荆州城池防御功能才逐渐发展并完善起来。三国时期,荆州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魏蜀吴三方激烈争夺的对象,城池修建得固若金汤,关羽镇守荆州时也曾对荆州城池进行过修葺。历代战乱时期,荆州因位置太过重要,总是少不了战火的摧残,历代也是屡废屡修,如今看到的荆州古城墙是明清时期修建的,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我们再将时间拨回到春秋战国时期,去荆州纪南城看一看楚国的郢都。纪南城,位于荆州城小北门外五公里处,因在纪山之南而得名。作为都城郢,因地处楚国南方,又称南郢,因在纪山之南,也称纪郢。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元年,楚国从丹阳迁都至纪南城,纪南城作为楚国郢都的历史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78年,即白起攻破郢都为止。楚国八百年,四百多年都以此为都。在这400多年时间里,楚国从最初中原诸侯眼中的蛮夷之国,先后吞并近五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覆盖的疆域极广,国力鼎盛,成为一霸。可以想象,作为当时南方第一大都城,几百年的积淀下,纪南城规模是多么宏大,会多么繁华。

据考古发掘表明,纪南城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城墙底宽30米~40米,顶宽10米~14米,由夯土筑成,非常坚固,至今在有的地段还存有高达6.7米的城墙遗迹。城墙外有护城河环绕四周,平均宽约40米~50米,最宽的地方达100米,最窄的也达10米。城门共有十座,包括七座陆门、三座水门。每个陆门有三个门道,中间驰道宽8米,供楚王进出,两个旁道宽4米,供百姓平时进出。水门也有三个门道,可容3米宽的船通过。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此坚固的城池,只要不是耍宝的国君,敌方想要攻破郢都还真不容易。

纪南城内各功能区划分明确,有宫殿区、贵族区,平民区和手工业作坊区。大型宫殿遗址位于纪南城的东南部,大约有160万平方米。被白起攻破后,纪南城变成一片废墟,荆州中心南移至荆州古城。后人在纪南城遗址出土很多珍贵的文物,如西汉古尸、汉简等等。在宫殿区如今只能看到农田,真是世事无常、沧海桑田。

标签: 楚国

更多文章

  • 齐国和赵国的差距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齐国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一统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在

  • 西魏八柱国分别是谁?西魏八柱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八柱国

    西魏的权臣、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可以说是南北朝时期最显赫的人物之一,他跟东魏的权臣高欢简直就是一对“绝代双骄”,两人分别控制着西魏和东魏的实权,甚至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但即便是权臣,名义上也是有特定官职的,宇文泰的官职就是西魏的柱国,准确来说是柱国之首,因为当时西魏一共有八

  • 武则天在哪一年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于天授元年(690年)称帝。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六万多人上表请改国号,武则天见时机已到,遂改唐为周,定都洛阳,自己加尊号为圣神皇帝。神龙元年(公元705),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恢复唐朝旧制。同年十二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去世,享年82岁。神龙政变,

  • 北宋灭十国的顺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

    五代十国指的是唐朝灭亡之后至北宋灭北汉之前近八十年分裂时期的统称。其中,《水浒传》这么概况“五代”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十国”则是前蜀、后蜀、南唐、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的统称。这段历史中,五代一般被认为是中原的正统王朝,十国不被认为是正统。郭威建立

  • 清朝晚期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发展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洋务运动

    封建思想之下的许多行为和言论都是非常可笑的,而在洋务运动中这样可笑的言行更加让人觉得,在封建统治之下人们消息闭塞,对于新鲜的事物不但不会主动了解来接受,而是加以嘲笑和反对,可见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如何的愚蠢而不自知。这种显现在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一事上体现的更加明显。那么在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上发生了什么呢

  • 洋务运动的政治派别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洋务运动

    关于洋务运动历史地位,主要是从它对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来看的,其中也包括它的出现所导致的社会环境的改变等。19世纪60年代由洋务派引导来开展的洋务运动,就实际意义上来说是一场为了保住清政府统治的救亡运动。那么洋务运动一共分几派,政治派别有哪些呢?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打破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和自给自足的

  •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洋务运动

    关于洋务运动历史地位,主要是从它对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来看的,其中也包括它的出现所导致的社会环境的改变等。19世纪60年代由洋务派引导来开展的洋务运动,就实际意义上来说是一场为了保住清政府统治的救亡运动。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打破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而由洋务派引导社会大众开办军事

  • 戊戌变法的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光绪年间,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通过光绪帝倡导学习西方文化的一场革命活动,但是这场活动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抵抗,导致正常运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那么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呢?戊戌变法的性质其实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最为官方的解释,历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的性

  • 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戊戌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太后,戊戌变法

    历史上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而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当时的实权人物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捕杀维新派,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法。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戊戌变法呢?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的原因有二。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并不是一开始就反对戊戌变法的,如果慈禧太后一开始就反对的话

  • 如何评价戊戌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之间,因为时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所以历史上又称之为“百日维新”。这是一场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在这次运动中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充当了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领导人的角色。历史上对戊戌变法的评价是比较高的。戊戌变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