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初辽宁地区“朵颜三卫”历史介绍

明朝初辽宁地区“朵颜三卫”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9 更新时间:2024/1/16 18:48:36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为什么要突袭“朵颜三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明成祖一生进行了5次北伐,在第3次北伐的时候,本来是为了打击鞑靼大汗阿鲁台,但是在进军途中,并没有找到阿鲁台。因为阿鲁台早就带着族人提前逃跑了。明成祖一怒之下,把阿鲁台没有来得及转移走的帐篷一股脑儿烧掉,把阿鲁台留下来的牛羊牲口,全部往家里赶。

在回来的路上,明成祖忽然拐道前往进攻朵颜三卫。由于朵颜三卫并没有着力防备,因此明成祖给予了他们沉重的打击,几乎灭绝了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

说起来,朵颜三卫是曾经给过朱棣很大帮助的。朵颜三卫在朱元璋北伐期间,归附了明朝。后来,朵颜三卫被朱元璋划拨给了宁朱权。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由于要用一个藩王的兵力对付全国的兵力,因此,他在兵力上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他打起了朱权的主意。《明史》上记载,当时朱权实力雄厚,“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也就是说,朱权除了有八万甲士、六千战车外,还有朵颜三卫下面众多骁勇善战的骑兵。

朱棣在用计谋擒获朱权以后,也就把朱权的这些兵力收归己有。这样一来,虽然朱棣在总兵力上,还是远远不能与中央军抗衡。但他依靠这些强悍的军队,最终夺取了朱允炆的江山。

由此可见,朵颜三卫对朱棣是帮了很大忙的。所以,朱棣实在不该打击他们。打击他们的话,就有点显得恩将仇报了。

再一点,在明军的强力打击下,当时整个蒙古分成瓦剌、鞑靼和朵颜三卫三部分。这三部分中,鞑靼与明朝比较敌对,瓦剌稍微好一点,朵颜三卫与明朝最亲善。

这三部分并不团结,互相攻击。当时对于明朝来说,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们进行分化。最重要的,就是要联合一部分,打击另一部分。尤其是应该联合瓦剌和朵颜三卫,把鞑靼给消灭掉。这也是唐朝的时候,对付北方少数民族所使用的政策,而且效果还非常好。

(朱棣画像)

可是为什么朱棣却不这样做,反而还要打击自己的朋友朵颜三卫拉仇恨呢?

朱棣之所以要打击朵颜三卫,有两个直接的原因。

一是因为朵颜三卫虽然与明朝亲善,表面上投奔了明朝,实际上又和鞑靼的阿鲁台眉来眼去,帮助阿鲁台打击明朝。

二是朵颜三卫本来一开始还和明朝关系很好,但是后来,他们却开始不断南下抄掠明朝,侵扰明朝边关的老百姓。

那么,朵颜三卫本来和明朝亲善,为什么会做这件事呢?

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当蒙古人回到漠北的时候,由于他们人的基数比较庞大,再加上元朝统治期间,蒙古人大量南下,在南方生活,漠北缺少经营。当然了,由于那里土地贫瘠,不出产庄稼,他们想要经营,也办不到。

当年蒙古帝国之所以强势崛起,在那里生活得比较好,更多的,还是靠不断的南征北战,从别的国家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粮食,因此生活不愁。元末明初蒙古人回到漠北后,就面临着物资极为缺乏的情况。他们为了夺得更多的物资,只能互相攻击,同时南下抄掠明朝。

(鞑靼大汗阿鲁台)

朵颜三卫当时在蒙古三大部落中,力量是最小的。当鞑靼打过来的时候,他们虽然想对抗,但是力量不足。因此,尽管他们归顺了明朝,却又不得不鞑靼投降。毕竟明朝鞭长莫及,等着明朝带着军队来救的时候,他们可能早就被鞑靼给干掉了。所以,他们才会显得两面三刀。

另一方面,虽然明朝也会赐给他们物品,但是由于他们基数太大,因此根本不够。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南下抄掠。

所以,朱棣当时之所以要打朵颜三卫,就是明白,在利益面前,在利害关系面前,没有真正的朋友。且不说明朝自身物资就不丰富,就算很丰富,也无法满足朵颜三卫蒙古人巨大的需求。而且,就算满足了,当明军撤退,阿鲁台打过来的时候,朵颜三卫依然会投降他们。与其养一个填不饱的“白眼狼”,不如把它消灭,以免成为祸害。

明朝之所以采用它这样的策略,还在于他们对自己军队的力量极为自信。明朝是历史上唯一不采用温和外交手段,直接强打北方少数民族的朝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朱元璋和朱棣给后世定下的基调。

标签: 朵颜三卫

更多文章

  • 西汉时期有多少郡国!西汉的郡国及人口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汉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西汉的郡国及人口一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京兆尹,十二县,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户,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左冯翊,二十四县,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右扶风,二十一县,户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万六千七十。弘农郡,十一县,户十一万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

  • ​叶尔羌汗国世系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公元1514–1680年)1.赛义德1514–1533⒉拉失德1533–1559⒊阿不都克里木1559–1591(一译阿不都哈林汗)⒋马黑麻1591–1609⒌阿黑麻1609–1618⒍沙拉夫.丁.速檀1614&nd

  • 维吾尔族的历史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超过千万。维吾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结”的意思。&ld

  • 新疆是怎样伊斯兰化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新疆

    十世纪新疆,在喀喇汗王朝同于阗王国的战争中,由于位于新疆吐鲁番的高昌回鹘支持于阗,因此与同为回鹘人国家的喀喇汗王朝的关系逐渐恶化,喀喇汗王朝对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鹘人恨之入骨。现在只剩下高昌人民独自奋战了。。唇亡齿寒喀喇汗穆斯林和高昌回鹘佛教徒战争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喀喇汗国穆斯林马哈茂

  • 辽朝契丹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辽朝

    作为辽帝国的创建者,契丹人的崛起过程很有传奇色彩。他们从居于蒙古高原与东北亚山林之间的缓冲区出发,将大片情况迥异的领地收入囊中。治下既有非常典型的游牧草场,也不乏很多传统的农耕产区,甚至是很多区域间的独立商业商业中心。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契丹人将这个态势维持了数百年之久。这在强权易手如走马观花般的北方

  • 契丹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契丹族

    契丹,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提起契丹这个种族,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曾一度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方,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了100

  • 辽朝疆域和行政区划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辽朝

    契丹辽国强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1111年,489万平方公里)。契丹人在建国之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基本没什么行政区划,只是建国后,为了加强对汉族居住地区的统治,也就采用了汉族州县制的方法进行管理,但又不同的地方。同时,他们

  • 隋唐为什么非灭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句丽

    隋唐两朝四位君王坚定不移征讨高句丽,非灭高句丽不可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将对此进行详细的讲解。高句丽建国于西汉时期,早在三国末年就已经和曹魏政权产生了交锋。最终被曹魏政权赶到了朝鲜半岛北部的沃沮,苟延残喘,一直到五胡乱华之前都不敢再次侵犯中原。而在曹魏政权和西晋政权建国后,两个政权一直都在试图去恢复汉

  • 高句丽的历史属于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句丽

    高句丽是韩国的吗?高句丽是朝鲜的吗?高句丽属于中国吗?经常遇到这些提问,今天,整理一下,写成此短文。首先,从民众的构成来看,高句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这一点上与同为“三国”的新罗和百济有着显著的区别。高句丽的主体是秽貊系的高句丽人,除此之外靺鞨人也占有不少的比重。(统一新罗的

  • 西汉七国之乱的真正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七国之乱

    西汉七国之乱的真正起因是啥?是削藩,还是为了一盘棋?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联合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点燃这场大乱“导火线”的是景帝刘启的老师晁错,晁错提出的一项《削藩策》,直接威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