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朝会制度历史介绍 什么时候可实行辍朝制度?

宋朝朝会制度历史介绍 什么时候可实行辍朝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56 更新时间:2024/2/9 12:17:59

历史小编为大带来宋朝朝会制度是怎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宋朝时期的辍朝制度涉及到许多方面,并形成逐渐制度化的一个过程。这一制度涉及到丧礼辍朝、式假辍朝、国祭辍朝,一些像天象异常,皇帝身体原因或者是自然灾害等并不包含在制度之中。

在这其中丧礼辍朝是辍朝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整个制度的主体。如若是皇帝长时间辍朝必定会对政务产生影响,在中央集权大制度之下,会出现人心不稳的情况。另一方面,辍朝制度在那一时期也是作为一种礼制而存在,对维护封建统治以及作为外交手段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宋朝朝会制度简述及辍朝制度定义

朝会是古代封建社会重要礼仪的一种,主要泛指诸侯和朝臣等人进朝面见君主,朝会制度属于宾礼之中。据史料记载,大朝会最早是在宋太祖建隆二年的元旦,开始在大庆殿崇元殿举办,初步制定了朝会的礼仪制度。

这一时期的礼仪制度并不完善,后经过不断地修改,最终到宋神宗元丰元年,由宋敏等人正式制订了大朝会的礼仪制度。

“元旦、五月朔、冬至大朝会,有司设御坐大庆殿,皇帝接受百官朝贺”

辍朝顾名思义即是停止上朝,其中并不仅仅局限于大臣的丧礼,还有皇帝停止临朝听政。

辍朝并不是指皇帝停止对事务的处理,只是停止群臣面见皇上的仪式,在辍朝期间,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皇帝依然会在后殿正常的处理事务。

宋朝行皇帝丧主要的礼制分为四个阶段:宋太祖丧,这一时期是开国初期,丧礼制度并不是完备,只是在举丧之时辍朝五日。宋太宗丧,这一时期的宋朝大行丧的制度基本成形。

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和宋哲宗丧;这一阶段宋朝大行丧的制度已经成熟。最后一个阶段南宋时期宋高宗丧时,对前一阶段的大行丧制度进行完善总结。

二、宋朝辍朝制度的变迁

宋朝时期的辍朝制度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制度化的辍朝模式,另一方是非制度化的辍朝操制度。

制度化的辍朝制度只要是下几种情况:丧礼辍朝、式假辍朝、国忌辍朝。非制度化的辍朝一般是因为天气的变化,皇帝的个人原因以及皇室重要成员生病,又或是因为自然灾害等一些突发情况辍朝。

制度辍朝一般是对前朝辍朝制度进行沿袭总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辍朝制度,非制度辍朝由于变化因素较多,因为各朝代统治者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异,具有阶段性。

宋太祖和宋太宗时期由于国家正处于开国之初的重要时期,有着开拓疆土的重任,这一时期的辍朝制度处于不稳定且不完善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皇帝对于政事非常勤恳,每日都要赶赴长春殿视朝,只有在国家祭祀,大臣丧礼等时期才会辍朝。在这一时期,不论是国家祭祀是大还是小都只是简单的辍朝一日。宗室丧的辍朝礼制在这一时期有着严格的规定:

“齐衰亲辍朝五日,大攻亲辍朝三日,小攻亲和缌麻亲都是辍朝一日”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官臣的辍朝是由官品和官职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可以确定的是,宋太祖和宋太宗时期辍朝制度并没有真正的形成,只是有一个简单的雏形存在。

宋真宗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政局逐渐趋于稳定化,在檀渊之盟之后,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处于发展时期。

宋朝的辍朝制度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宋朝大行丧的辍朝制度也是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在因为大臣丧辍朝的制度基本是沿袭前朝,有所不同的是节度使丧的辍朝是一日或者是二日不定,在这一时期,由于天气原因开始对辍朝制度产生影响。宋真宗就曾下诏在极寒酷暑时放朝,改为令式。

宋仁宗、宋英宗时期,这一时期恢复了宋太祖和宋太宗每日视朝的制度,到宋英宗时期仍被沿用。在大行丧方面也是对前朝制度进行了沿袭,并在辍朝天数上进行改变,在这一时期,宋朝大行丧的辍朝制度已经成熟。

宋仁宗时期,对于天气不好的情况影响诏令有了新的不同,但是还没有出现因为天气原因而辍朝的现象发生,只是对大于大雪的情况进行了新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会改为常朝,如若遇到天气颜色,皇帝会在后殿视事,后有改编成前后殿不坐。

在宋神宗之后的北宋时期,基本是沿用每日视朝的制度。对于大臣丧情况下的辍朝除了继承宋仁宗的制度之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宋神宗时期在天气严寒时期是否视朝也是沿袭了后殿视事的习惯。

南宋时恢复了御前殿制度,御前殿视朝每日都在继续,但发展到南宋后期,这种每日御前殿视朝也是名存实亡,皇帝已经很少进行。这一时期的大臣丧的辍朝制度也是基本沿袭元丰时期的制度。

三、辍朝对于政务的影响以及辍朝时期的事务处理

在一般情况下,辍朝的时间基本不会太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臣也是基本可以接受,对国家政务来说也是没有太大的影响。前文提到,在辍朝时期,不做特殊说明的话,皇帝一般会在后殿继续处理事务。但是在皇帝生病的情况下,辍朝时间一般会比较长,并且对于国家政务也是不进行处理,这种情况下的辍朝对于国家政务来说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国家丧期间,有举丧不视政的礼制,由于是国丧的原因,没有人可以代替皇帝处理国家政务,在皇帝未视政的这段时间里往往会产生政务的堆积,一直要等到皇帝听政的时候才能对堆积的政事一一处理,所以对国家政事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皇帝生病不能处理政务的这段时间里,对于大臣来说会心中又不安,害怕政局会发生动荡。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稳定群臣之心,皇帝会在大臣的建议之下确定继承人。

例如在宋英宗统治时期,宋英宗的病情加重,宋英宗就立颖为皇太子,让太子监国,文武大臣对其辅助,另一种情况就是由皇太后代替皇帝去处理政务。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造成皇帝无法视朝都会对政务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即使是在有人待处理的情况之下,在中央集权的封建时期也会在城证据不稳定,人心动荡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我国封建时期对于礼制十分的重视,宋朝也不例外。在宋朝的思想家心中,“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在国家政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礼制不可逾越,作为国家政治稳定的根本。统治者认为,通过礼制思想去规范民众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辍朝制度中的体现就是,在为不同地位的人进行辍朝时,辍朝的天数都是不相同的,强调至上而下的封建等级制度。为了大臣而进行的辍朝,主要为了表达对人才的重视,希望可以给百姓做到榜样的作用。在天灾的情况下辍朝,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天的敬畏之情,另一方面则时统治者为了标榜自己是以德治天下,表达皇帝的仁爱之心。

标签: 朝会制度

更多文章

  • 明朝初辽宁地区“朵颜三卫”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朵颜三卫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为什么要突袭“朵颜三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成祖一生进行了5次北伐,在第3次北伐的时候,本来是为了打击鞑靼大汗阿鲁台,但是在进军途中,并没有找到阿鲁台。因为阿鲁台早就带着族人提前逃跑了。明成祖一怒之下,把阿鲁台没有来得及转移走的帐篷一

  • 西汉时期有多少郡国!西汉的郡国及人口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汉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西汉的郡国及人口一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京兆尹,十二县,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户,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左冯翊,二十四县,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右扶风,二十一县,户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万六千七十。弘农郡,十一县,户十一万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

  • ​叶尔羌汗国世系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公元1514–1680年)1.赛义德1514–1533⒉拉失德1533–1559⒊阿不都克里木1559–1591(一译阿不都哈林汗)⒋马黑麻1591–1609⒌阿黑麻1609–1618⒍沙拉夫.丁.速檀1614&nd

  • 维吾尔族的历史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超过千万。维吾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结”的意思。&ld

  • 新疆是怎样伊斯兰化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新疆

    十世纪新疆,在喀喇汗王朝同于阗王国的战争中,由于位于新疆吐鲁番的高昌回鹘支持于阗,因此与同为回鹘人国家的喀喇汗王朝的关系逐渐恶化,喀喇汗王朝对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鹘人恨之入骨。现在只剩下高昌人民独自奋战了。。唇亡齿寒喀喇汗穆斯林和高昌回鹘佛教徒战争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喀喇汗国穆斯林马哈茂

  • 辽朝契丹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辽朝

    作为辽帝国的创建者,契丹人的崛起过程很有传奇色彩。他们从居于蒙古高原与东北亚山林之间的缓冲区出发,将大片情况迥异的领地收入囊中。治下既有非常典型的游牧草场,也不乏很多传统的农耕产区,甚至是很多区域间的独立商业商业中心。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契丹人将这个态势维持了数百年之久。这在强权易手如走马观花般的北方

  • 契丹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契丹族

    契丹,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提起契丹这个种族,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曾一度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方,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了100

  • 辽朝疆域和行政区划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辽朝

    契丹辽国强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1111年,489万平方公里)。契丹人在建国之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基本没什么行政区划,只是建国后,为了加强对汉族居住地区的统治,也就采用了汉族州县制的方法进行管理,但又不同的地方。同时,他们

  • 隋唐为什么非灭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句丽

    隋唐两朝四位君王坚定不移征讨高句丽,非灭高句丽不可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将对此进行详细的讲解。高句丽建国于西汉时期,早在三国末年就已经和曹魏政权产生了交锋。最终被曹魏政权赶到了朝鲜半岛北部的沃沮,苟延残喘,一直到五胡乱华之前都不敢再次侵犯中原。而在曹魏政权和西晋政权建国后,两个政权一直都在试图去恢复汉

  • 高句丽的历史属于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句丽

    高句丽是韩国的吗?高句丽是朝鲜的吗?高句丽属于中国吗?经常遇到这些提问,今天,整理一下,写成此短文。首先,从民众的构成来看,高句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这一点上与同为“三国”的新罗和百济有着显著的区别。高句丽的主体是秽貊系的高句丽人,除此之外靺鞨人也占有不少的比重。(统一新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