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沙丘之乱爆发的原因及经过结局

沙丘之乱爆发的原因及经过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65 更新时间:2024/2/12 21:27:21

沙丘之乱,或作沙丘宫变,是指战国时代赵国的一场兵变。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国于公子何,任肥义为相,兼任赵王何的傅。赵武灵王自号主父。

就宗法制度而言,赵武灵王违背宗制,废嫡立幼(赵武灵王原有嫡子公子章,但由于爱惜幼子公子何而传国),又不忍废老太子,为其后赵国内乱埋下伏笔。

废太子公子章,年长太子10岁,英武多谋,有军功,又长期据太子之位,故党羽众多。主父起初是把长子赵章立为太子,后来得到吴娃,非常宠爱她,为此不出吴娃之宫好几年,生下儿子赵何后,便废了太子章而立赵何为王。

吴娃死后,对赵何的爱也随之松弛,重又怜惜原来的太子,拟分代郡和已灭国的中山国,让长子任代王,而让两个儿子并立为王,为此犹豫不决。

沙丘之乱的过程

公元前295年,赵章得知赵武灵王与赵惠文王在沙丘游猎,于是和田不礼趁机发动兵变,史称沙丘之乱,可此战只杀死了国相肥义,没能杀死他的弟弟赵惠文王。将领高信率军平乱,赵章逃亡到赵武灵王行宫中,赵武灵王接纳了他。

因此李兑、公子成兵围沙丘宫。李兑想向赵王何请示如何处置,被公子成制止。公子成认为:以目前之势,赵王定不忍下令诛其父兄。如此一来,围主父宫,赶杀公子章就会成为两人的罪过。事后如主父追究,他们难逃灭族。而如果不请示赵王何,自己处置,赵王何年幼且不明真相也一定会接受这个结果。

于是派兵攻入主父宫,诛杀公子章及其党羽,主父不能制止。后公子成遣人在宫门口高呼:最后出宫者族之。尽出主父宫人,但不许主父出宫。主父欲拼一死,但公子成等人只围不战,无人敢担刺杀主父的罪名。

主父被围在内宫里,内宫本无存粮和饮水。公子成对主父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主父被逼不得不掏鸟窝吃雏鸟,最后竟以壮年被活活饿死。公子成在确定主父死之后,才打开内宫为其收尸。并发讣告告知各诸侯。事后惠文王任命公子成为宰相,封号是安平君,任命李兑为司寇。沙丘之乱结束。

沙丘之乱的影响

沙丘之乱,严重打击了正处于上升期的赵国国势。赵国王室受到巨大打击,赵国失去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和辅佐3代赵王的明相肥义。赵武灵王所确立的“胡服骑射”的改革,在此之后虽然形式上继续,但实际条令大多被废止。

赵武灵王对赵国国家结构的改造,对赵国国家性格的重塑由此戛然而止,赵国从此失去了取代尚未完全变法成功的秦国成为超级强国的机会。

标签: 沙丘之乱

更多文章

  • 北宋建隆之治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建隆之治

    宋太祖非常重视帝王和百姓之间的关系,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他继位以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百姓在这一时间段经济比较富足,北宋的国库也收入比较稳定。但是,在这同一期间,国家连年征战,使刚刚发展起来的经济又缓慢增长,不过,因此北宋的兵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很快统一了中原广大地区。到了963年,百姓生

  • 楚成王是如何成为南方霸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楚成王

    关于春秋五霸,有好几种说法。《史记索隐》里说,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荀子》里讲,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才是五霸。后代有不少史学家称,晋国称霸了一百多年,晋襄公、晋景公和晋悼公都有资格称为霸主。其实不管是齐桓公称霸还是晋国称霸,他们的光芒也仅限于北方,对于

  • 西周分封诸侯的爵位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周

    根据《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左传》则记载:“兄弟之国十之有五,姬姓之国四十”。虽然记载略有不同,但姬姓在西周分封诸侯时占据了大头。西周分封诸侯将爵位分成了六个等级:公爵、侯爵、伯爵、男爵、子爵、附庸爵,正统的

  • 南宋皇权是怎么被后宫和权臣瓜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宋

    南宋第一位权臣韩侂胄,因为绍熙内禅所立的定策功而被宋宁宗信任,又因为扳倒了独相赵汝愚制造庆元党禁而崛起,成为权倾天下的权臣。韩侂胄利用不聪明的宁宗喜欢用御批的习惯,成为南宋的真正掌控者,从他开始,南宋皇权不可避免的衰落,皇权被后宫势力和权臣瓜分。1,权臣诞生的环境韩侂胄的发迹和他与皇室有三层外戚关系

  •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分别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公九卿

    在古代有很多官职,但是其实这些官我们一般人还真说不上来,但是却听到过三公九卿的说法,也是很多官啊,而且还要上朝,文武百官呢,还有人站在外面进不去,那么这三公九卿都是一些什么人呢,官职大小如何。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

  • 曹操“唯才是举”与曹丕选择“九品中正制”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

    曹操死后,曹丕上位,而后司马氏夺权。司马氏的夺权,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少学者认为,司马氏夺权的机会,其实是曹丕给的,因为曹丕上位以后,没有继承曹操的“唯才是举”,而是实行了一项新政策,“九品中正制”。就是这个制度,让司马氏有了夺权的机会。所以,很多人说

  • 唐朝不良人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不良人

    不良人出自江湖?不,其实来自于朝廷。最早要从大唐说起,相信大唐的开放和包容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因此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职业也不为奇,可是这个不良人却出自于朝廷,到底是什么官职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其实已经在后世有了很大的发展,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有,说出来大家一定知道,比如说明朝的锦衣卫、清朝的血滴子等等

  • 吐蕃在宋朝时期的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吐蕃

    在金庸老先生的名著《天龙八部》中,有这么个“顶尖”高手吐蕃国师鸠摩智,其口头禅是:“能够和贫僧打成平手的,世上没有几人!”类似语录还有:“没有我鸠摩智,算什么英雄大会”,“少林的绝学,竟然要到贫僧的手上,才能发挥的淋

  • 清朝养廉银对反腐有作用吗 养廉银的利与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养廉银

    康熙年间贪污腐败之风十分严重,上下官员中饱私囊,私征加派大大加重了百姓负担。朝廷所征派的正额在考虑到百姓的负担以后,其实并不算很重,但是除了这些之外,官府另外还加了许多征派,由于切身关系到地方官自身的利益,按照他们贪婪程度,自然是没有定额的,这是下层官员的贪污,中上层官员由于不直接对百姓征派,所以他

  • 北魏三长制的产生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长制

    三长制的施行背景是什么?三长制有什么意义?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长制简介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