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不良人是干什么的

唐朝不良人是干什么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95 更新时间:2024/1/6 10:31:06

不良人出自江湖?不,其实来自于朝廷。最早要从大唐说起,相信大唐的开放包容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因此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职业也不为奇,可是这个不良人却出自于朝廷,到底是什么官职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其实已经在后世有了很大的发展,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有,说出来大家一定知道,比如说明朝的锦衣卫、清朝的血滴子等等。

不良人是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差使,其称位为“不良”或“不良人”。清梁章钜《称谓录》引《说铃续》:“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

其实不良人在唐朝时期地位非卑微,根本没有以后那么大的权力,但是实力绝对是有的。根据记载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一类钦差就被定义为“不良”或者是“不良人”,当然这是官职。这个职位也是专门为皇帝负责,但是却不被皇帝太重视,因为大唐的风气就是如此,自然皇帝也不能免俗。不良人只能从事着最底端的刑侦工作,没有那些奇案和大案等着他们,也没有刺杀和严刑逼供。只是在街头巷尾巡逻,管理治安问题,因此来说混得非常差。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遭当时人们所诟病,因为他们做的许多事都是暗地里面的勾当,很少能拿到台面上来说,而且有时候还要替那些大人物挡刀,从而成为替死鬼也是在所难免的。

一般什么样的人会去做这个不良人呢?大体是一些江湖人去朝廷讨些官职,毕竟他们没有正式的编制,但是又因为武功高强,所以皇帝为了不寒天下人的心就让他们做这个,后来普遍成为一种职业。他们不是保镖也不是什么刺客,只是专门管小偷小摸的事情,但是油水也非常足因此许多人抢着头皮去做,但是又因为进去的唯一规格就是会武功,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脱颖而出。

溯源

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不良”条:“唐代官府征用有恶迹者充任侦缉逮捕的小吏,称为‘不良,俗又称之为‘不良脊烂,其统管者称‘不良帅。

韦绚《宾客嘉话录》:“相国司徒勉为开封知县尉捕贼。时有不良试公之宽猛,乃潜纳人贿,俾公知之。”

鷟《朝野佥载》卷五:“录奏,敕令长安、万年捉不良脊烂求贼,鼎沸三日不获。不良主帅魏昶有策略,取舍人家奴,选年少端正者三人布衣笼头至卫。”

清梁章钜《称谓录》引《说铃续》:“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由此可知,唐代的这类主管侦缉逮捕的小吏其官称应是“不良”或“不良人”。

《旧唐书·慎矜传》:“先令卢铉收太府少卿张瑄于会昌驿,系而推之,瑄不肯答辩。铉百端拷讯不得,乃令不良枷瑄,以手力绊其足,以木按其足间。”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倘是个不良人,这样神力,如何敌得?”

《汉语大词典》收录“捉不良”、《唐五代语言研究》收录“不良脊烂”都是错误的,是收录了破词。而《唐五代语言研究》认为“不良”乃是“征用有恶迹者充任”,应是望生义,实际上并无文献的佐证。

标签: 不良人

更多文章

  • 吐蕃在宋朝时期的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吐蕃

    在金庸老先生的名著《天龙八部》中,有这么个“顶尖”高手吐蕃国师鸠摩智,其口头禅是:“能够和贫僧打成平手的,世上没有几人!”类似语录还有:“没有我鸠摩智,算什么英雄大会”,“少林的绝学,竟然要到贫僧的手上,才能发挥的淋

  • 清朝养廉银对反腐有作用吗 养廉银的利与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养廉银

    康熙年间贪污腐败之风十分严重,上下官员中饱私囊,私征加派大大加重了百姓负担。朝廷所征派的正额在考虑到百姓的负担以后,其实并不算很重,但是除了这些之外,官府另外还加了许多征派,由于切身关系到地方官自身的利益,按照他们贪婪程度,自然是没有定额的,这是下层官员的贪污,中上层官员由于不直接对百姓征派,所以他

  • 北魏三长制的产生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长制

    三长制的施行背景是什么?三长制有什么意义?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长制简介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

  •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流行宗室子弟做质子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质子

    战国时期,列国频繁互质,发动长平之战的秦昭襄王、策动五国伐齐的燕昭王、乃至于一扫六合的秦始皇都曾做过人质。那么为何战国时期这些诸侯国的儿子们都要去别国做人质呢?他们的母国都如此羸弱,需要用公族质子换取两国盟好吗?其实两方互质,在很早的时候中原就已经存在了,但大多存在东夷和荆蛮部族之间,影响并不大。进

  • 东汉末军阀荆州刺史刘表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表

    刘表年轻的时候很厉害,他早早就成了名,是所谓世人的八俊之一、八顾之一,名气很大。大将军何进就把刘表招到身边来,让他担任北军中候。东汉的中央军分北军南军,北军有五支人马,刘表这个职务呢相当于北军的联席参谋长。到董卓当权时候,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所杀,董卓就派刘表到荆州去上任。但是董卓呢给了刘表一张委任状

  • 袁绍为什么会失败?曹操是如何评价袁绍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

    袁绍手下大将袁绍能够拿下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的广袤土地,自然是他麾下有着一帮能征善战的骁勇将军了。不过袁绍手下的将军,基本上都是能打,但是性子比较急,没有多少智谋的人,荀彧就评价多为匹夫之勇。文丑袁绍的大将最有名的自然是被时常并提的颜良、文丑。在后来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里,二人都是被关羽斩

  • 宋朝清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

    如今社会主义大环境下,人们大力倡导廉洁新风,主张在生活中力行节俭。政府相关部门也加大廉洁文化建设,力图在有序的思想组织文化下,形成良好正直的官场新风,从而促进官员政治职能的有效履行。追溯历史上的廉洁文化建设,我们就一定要提到宋朝,宋朝的清官文化,一度成为后世争相效仿称赞的典型案例。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和

  • 清朝一共出现多少个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权臣

    陈廷敬、张廷玉、刘统勋、阿桂、曾国藩、左宗棠等,这些都是清代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名臣、重臣。可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不是权臣,有清一代,可以称得上权臣的为数不多。清代是皇权高度集中的王朝,其政治土壤不适合权臣的生存。只有在皇帝年幼、昏聩,或是无主见的时候,权臣才会出现。清代为数不多的几个权臣,就是在这种历史条

  • 《北齐律》的内容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齐

    北齐律简述《北齐律》是北齐的主要法律。北齐的高氏兄弟在东魏职掌国政时,主持了《麟趾格》的修撰。550年,高洋称帝,以《麟趾格》为“未精”,始命群臣议造齐律,直到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完成,史称《北齐律》。其编撰的实际主持者是出身于渤海著名律学世家封氏家族的封述,参议的还有

  • 清朝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军机处主要职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军机处

    军机处是什么机构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