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唯才是举”与曹丕选择“九品中正制”的区别

曹操“唯才是举”与曹丕选择“九品中正制”的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5 更新时间:2024/1/2 10:28:12

曹操死后,曹丕上位,而后司马氏夺权。司马氏的夺权,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少学者认为,司马氏夺权的机会,其实是曹丕给的,因为曹丕上位以后,没有继承曹操的“唯才是举”,而是实行了一项新政策,“九品中正制”。就是这个制度,让司马氏有了夺权的机会。

所以,很多人说,曹丕过于任性,也没有他的父亲那么有决断力,其实,这种评价是比较片面的,任何一项制度的实行,不可能是由一人无端就能实现的,曹丕之所以实行此政策,与当时的社会有关。

两汉时期,人才的选拔主要靠孝廉,察举。也就是说,从下到上推荐,一层一层选拔。

现在我们了解历史,都知道这种制度的弊端,那就是普通人根本没机会,都是关系户才能崭露头角。

所以普通人家并不满意这种政策。而到了东汉末年,上层社会之间开始出现内部争斗,汉王朝出现危机,寒门子弟愈发有了机会。

刘备,曹操,哪个都不是非常名贵的出身。

曹操的队伍,就是靠着吸纳人才、唯才是举组建起来的,这些人的来源大多还是士族阶层。三国的势力形成之后,战乱其实不再像从前那么多了,留给人才们的空间也很大。士族阶层的人也越来越成了得罪不起的一个阶层。而荀彧,更是代表之一。

当时,曹操要把皇帝当傀儡,士族阶层是很不满意的,毕竟都是有头有脸的出身,怎么能接受这种事情发生呢?所以曹操在士族阶层之中,其实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不满情绪。

曹操毕竟还是厉害,所以即便士族阶层不满意,还是能够被曹操的威严压下去。但是曹操死后,曹丕就不一定了,自己要上位了,底下的人不服气,怎么办?

杀?还要用着他们,杀不得。不杀?留着会妨碍自己。

于是,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办法,削减他们的势力,人还留着,但是不能让他们对自己的影响这么大,不能节外生枝。在这种背景下,曹丕灵机一动,九品中正制就此诞生了。

要么说是曹操的儿子,虽然后世对曹丕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确实还是聪明,用这一招,不动声色的干掉了对自己不利的势力,稳住了自己的位子。不过,令曹丕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寿命太短,所以最后让司马氏钻了空子,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唐朝不良人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不良人

    不良人出自江湖?不,其实来自于朝廷。最早要从大唐说起,相信大唐的开放和包容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因此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职业也不为奇,可是这个不良人却出自于朝廷,到底是什么官职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其实已经在后世有了很大的发展,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有,说出来大家一定知道,比如说明朝的锦衣卫、清朝的血滴子等等

  • 吐蕃在宋朝时期的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吐蕃

    在金庸老先生的名著《天龙八部》中,有这么个“顶尖”高手吐蕃国师鸠摩智,其口头禅是:“能够和贫僧打成平手的,世上没有几人!”类似语录还有:“没有我鸠摩智,算什么英雄大会”,“少林的绝学,竟然要到贫僧的手上,才能发挥的淋

  • 清朝养廉银对反腐有作用吗 养廉银的利与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养廉银

    康熙年间贪污腐败之风十分严重,上下官员中饱私囊,私征加派大大加重了百姓负担。朝廷所征派的正额在考虑到百姓的负担以后,其实并不算很重,但是除了这些之外,官府另外还加了许多征派,由于切身关系到地方官自身的利益,按照他们贪婪程度,自然是没有定额的,这是下层官员的贪污,中上层官员由于不直接对百姓征派,所以他

  • 北魏三长制的产生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长制

    三长制的施行背景是什么?三长制有什么意义?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长制简介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

  •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流行宗室子弟做质子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质子

    战国时期,列国频繁互质,发动长平之战的秦昭襄王、策动五国伐齐的燕昭王、乃至于一扫六合的秦始皇都曾做过人质。那么为何战国时期这些诸侯国的儿子们都要去别国做人质呢?他们的母国都如此羸弱,需要用公族质子换取两国盟好吗?其实两方互质,在很早的时候中原就已经存在了,但大多存在东夷和荆蛮部族之间,影响并不大。进

  • 东汉末军阀荆州刺史刘表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表

    刘表年轻的时候很厉害,他早早就成了名,是所谓世人的八俊之一、八顾之一,名气很大。大将军何进就把刘表招到身边来,让他担任北军中候。东汉的中央军分北军南军,北军有五支人马,刘表这个职务呢相当于北军的联席参谋长。到董卓当权时候,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所杀,董卓就派刘表到荆州去上任。但是董卓呢给了刘表一张委任状

  • 袁绍为什么会失败?曹操是如何评价袁绍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

    袁绍手下大将袁绍能够拿下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的广袤土地,自然是他麾下有着一帮能征善战的骁勇将军了。不过袁绍手下的将军,基本上都是能打,但是性子比较急,没有多少智谋的人,荀彧就评价多为匹夫之勇。文丑袁绍的大将最有名的自然是被时常并提的颜良、文丑。在后来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里,二人都是被关羽斩

  • 宋朝清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

    如今社会主义大环境下,人们大力倡导廉洁新风,主张在生活中力行节俭。政府相关部门也加大廉洁文化建设,力图在有序的思想组织文化下,形成良好正直的官场新风,从而促进官员政治职能的有效履行。追溯历史上的廉洁文化建设,我们就一定要提到宋朝,宋朝的清官文化,一度成为后世争相效仿称赞的典型案例。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和

  • 清朝一共出现多少个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权臣

    陈廷敬、张廷玉、刘统勋、阿桂、曾国藩、左宗棠等,这些都是清代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名臣、重臣。可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不是权臣,有清一代,可以称得上权臣的为数不多。清代是皇权高度集中的王朝,其政治土壤不适合权臣的生存。只有在皇帝年幼、昏聩,或是无主见的时候,权臣才会出现。清代为数不多的几个权臣,就是在这种历史条

  • 《北齐律》的内容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齐

    北齐律简述《北齐律》是北齐的主要法律。北齐的高氏兄弟在东魏职掌国政时,主持了《麟趾格》的修撰。550年,高洋称帝,以《麟趾格》为“未精”,始命群臣议造齐律,直到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完成,史称《北齐律》。其编撰的实际主持者是出身于渤海著名律学世家封氏家族的封述,参议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