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末“怀王之约”具体内容介绍

秦末“怀王之约”具体内容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85 更新时间:2024/1/25 8:31:34

秦朝末年,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打响了武装反抗秦朝统治的“第一枪”。章邯用骊山囚徒打败了喊出口号的陈胜,但死了一个陈胜,还有千千万个陈胜。刘邦在在沛起兵,项梁吴起兵,田儋在齐国旧地起兵。不过,当时秦军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义军中强大的项梁号召各路义军在薛地议事。期间,项梁听从范增的建议,拥立楚怀王的孙子芈心为楚怀王,做天下共主。项梁成为了义军里的实权人物,后来章邯打败项梁,认为剩下的已翻不起风浪,便去攻打北方的义军。这时,楚怀王立下“先入关中者王之”的怀王之约,让刘邦打咸阳,项羽救援赵国的义军。很多人认为这是楚怀王这是借机打压项羽等项家势力,因为后来刘邦成功打下咸阳,在名义上获得了很大的优势。这是一种“上帝视角”,但是楚怀王并不是穿越者,没有“上帝视角”,不知结果。所以他立下的怀王之约更像是一种激励手段,而不是平衡权术。

一般都认为楚怀王对项家势力心怀不满,其实楚怀王一开始对项梁等项家势力还是感恩的。毕竟楚怀王从一个放羊的成为天下共主,项梁他们是出了大力的。他们之间还是有一段“蜜月期”的。

那么楚怀王和项羽项梁等势力是什么时候反目的呢?

很多人认为是项梁死后,楚怀王夺了项羽的兵权。其实,这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调整。当时,义军“主心骨”项梁战败而死,军心动荡,项羽和刘邦听到消息后,马上与吕臣一起率军撤退,护送楚怀王到彭城。

外部章邯虎视眈眈,内部统帅已死,残兵败将不敢言勇。楚怀王这时站出来主持大局,安抚军心。很多人认为项羽也可以做到,其实此时的项羽威望不足以压服众人,项羽的霸王之名是在巨鹿之战后才开始打响的。

当时义军不只有刘邦、项羽两队人马,还有吕臣、魏豹、韩王等势力。项梁能成为“主心骨”,是因为当时项家势力最强。不过项家大部分精锐已经在项梁被章邯打败的战争中消耗殆尽,因为章邯打败项梁,认为楚地不值得忧虑。项家势力已经不足以担当“主心骨”了。再加上项羽年纪轻轻,作战虽然勇猛,但是都被人视为是将军的角色,并不能胜任统帅。此外,由于项梁战败,其他诸侯也有损失,若是项羽坐上统帅之位,恐怕会受到其他诸侯的声讨。毕竟,项羽此时还不是可以让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西楚霸王。

所以,此时军队统帅需要一个压得住各路诸侯的名分。整个义军上下,恐怕只有楚怀王有这个资格了。

楚怀王合并吕臣、项羽的军队,由自己统帅。重赏有救驾之功的刘邦、项羽和吕臣,所以刘邦、项羽封侯,吕臣为司徒。项家毕竟对怀王有恩,让项羽号称鲁公。

楚怀王安抚军心,整顿兵马,准备迎接章邯。不过,章邯认为楚地不值得忧虑,便北上攻打赵国,势如破竹。赵国开始向各方求援。

唇亡则齿寒,各路诸侯纷纷派兵救援。不过,他们已经被章邯打出心理阴影来了,对此持悲观的态度,就连赵国内部的陈馀也不尽力援助前线。

在这种情况下,怀王与众臣商议,认为除了救援,还需要使用别的办法,才能缓解秦军的攻势,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这个办法就是进攻咸阳,迫使秦军回援。初,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之杀项梁,奋愿与沛公西入关。

不过,与孙膑“围魏救赵”不同的是,义军都被秦军吓破了胆,不敢进攻。楚怀王只好开始“画大饼”,来了个怀王之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然而,各路诸侯都是鬼精,能拿到的利益才是利益,风险太大,把命丢了可就什么都没了。只有项羽和刘邦两人愿意去,项羽是因为仇恨,刘邦是想博一个上位的机会。毕竟刘邦一不是贵族出身,二不够资历,只能靠拼命去出彩。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悍猾贼,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无侵暴,宜可下。项羽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怀王乃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以伐秦。

怀王和众大臣眼睛还是雪亮的,因为项羽为人虽然勇猛,但是很残忍。再加上项羽报仇心切,一去肯定会屠城,这会让秦朝决心抵抗,恐怕攻克不了几个城池,项羽就会把这点家底拼光的。不如让刘邦一个人去,以“仁义”之名,可能会让秦朝震动,令章邯火速回援。项羽既然想报仇,个人又是猛将,就让项羽去救援赵国,碰一碰章邯那个“硬点子”,或许还可以拖住章邯的步伐,让义军尤其是自己,快速回复。

最后结果出乎怀王及众臣的预料,项羽实在是太猛了,不仅拖住了章邯,还打败了章邯,获得了个人势力的巅峰。而刘邦不仅让秦朝上下震动,还真的攻下了咸阳。

怀王他们高兴没多久,便开始发现麻烦来了。项羽巨鹿之战,实在太过出彩。各路诸侯都由原来的的轻视变得畏惧,项羽不满刘邦轻轻松松攻下咸阳,获得王号。于是,威逼怀王放弃先前的约定。

怀王发现自己丧失了掌控权,现在连脸面也要没有了,非常生气,便说“如约”。这让项羽十分生气,越过怀王,分封诸侯,还把刘邦分到偏远荒芜的蜀地。项羽当时势力太强,无人敢惹,于是各诸侯都乖乖听话。这时,项羽和楚怀王算是开始反目,于是,项羽派人暗杀了怀王,使自己名正言顺的发号施令。

虽然怀王已死,但是怀王之约还是对项羽和刘邦两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项羽不仅名义上受到损失,他也看到了“画饼”的危害。“画饼”虽然可以激励人,但如果有人完成,那么自己的利益就要受损。所以项羽把好处分给自己的亲人、亲信,搞得其他人都没法完了。大家出来混,就是为了出人头地的。项羽手下的好多人才一看出头无望,纷纷开始投奔刘邦。

刘邦除了获得了名义上的优势,还看到了“画饼”的好处。只要饼画的好,就会出现各种奇迹。所以刘邦很舍得给人好处,各路人才纷纷来投。比如最后关键时刻,刘邦承诺把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土地,都分封给彭越;从陈以东的沿海地区,分给韩信。两人得知后,马上与刘邦汇合,对项羽形成“十面埋伏”,使得项羽最后不得不乌江自刎。

虽然手中的“饼”不够分,但“画饼”画的好,照样无往而不利。因为“画饼”足以吸引别人,做出选择。刘邦从怀王中学到并发扬光大,“画饼”最后成真。可见,项羽输的不冤啊。

标签: 怀王之约

更多文章

  • 汉桓帝刘志如何铲除权臣梁冀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桓帝

    汉桓帝刘志,汉章帝刘炟曾孙,蠡吾侯刘翼之子,生母匽明。本初元年(146年),汉质帝病逝,大将军梁冀迎立刘志为皇帝。汉桓帝刘志当时才十五岁,由大将军梁冀的妹妹梁太后垂帘听政,朝局实际上掌控在梁冀手中,汉桓帝成了摆设。官员升迁,可以不去拜见皇帝,但必须拜见梁冀,汉桓帝的日常活动受到监控和限制。汉桓帝知道

  • 盘点中国古代以“汉”为国号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古代

    西汉王朝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二个出现的朝代,一直以来,都被后世认为是最正统的王朝。所以后世在创立政权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都会以汉为国号。而说到所谓的正统,那就跟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儒学,离不开关系。从孔子开始,儒家就一直强调,要把周朝的礼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础。所以周朝,就代表了正统。秦朝

  •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的结局与生活状态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就算武则天再强势,终归有没落的一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免。武则天到了晚年,已经定下还政李唐的对策,随即放松下来,张易之、张昌宗两位男宠趁虚而入,朝廷大权旁落,武周政权陷入空前危机。一、张易之、张昌宗肆意妄为史料记载“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

  • 澶渊之盟的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北宋和辽国在1005年缔结的盟约,一场经历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999年,辽朝派兵挑衅,掠杀百姓,由于骑兵战术灵活,宋朝边防压力越来越大。辽朝在北宋边境不断挑衅,直至挥师进逼,可见其觊觎中原之心,其妄图吞并北宋,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这便是之后两国所缔结的澶渊之盟的直接原因。两国长

  • 秦国“虎狼之国”称呼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

    周平王东迁之时,曾封秦襄公为诸侯,列国之中,秦应该是最年轻的诸侯国。它地处西北,远离中原,封闭偏僻,发展始终落后于他国。从公元前770年正式立国,至战国中期,秦始终被中原各国,甚至地处江汉的楚国瞧不起,视其为蛮夷,秦穆公时,有过一段辉煌,但很快秦国再次湮没在西方,悄无声息。春秋初期形势图就是这样的一

  • 中国古代白莲教组织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莲教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与净土宗大致相同,崇奉阿弥陀佛,要求信徒念佛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期往生西方净土。先前的净土结社,参加者之间只是松弛的社友关系

  • 匈奴的起源与兴亡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匈奴

    匈奴是我国古代一支游牧民族,曾经与中原农耕民族并存近千年,累世为敌。中原历代王朝为抗击匈奴,留下了无数动人传说。万里长城、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匈奴人的影子。汉人与匈奴人之间,历经数百年战争。匈奴起源5000年前,华夏大地的北方草原有一支强大的游牧部落

  • 蜀汉和曹魏两国实力比较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蜀汉

    公元223年,蜀汉昭烈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去世后,蜀汉的军政权力就掌握在了李严和诸葛亮手中。这两人掌握蜀汉军政大权,也就相当于掌握了蜀汉的主要权力。225年,李严因为作奸犯科,行为过于张扬跋扈,甚至准备与诸葛亮分庭抗礼,因而被诸葛亮贬为庶民,此后再也没有被起用。因此,从225年到234年诸葛亮病

  • 春秋时期诸侯国许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许国

    牧野之战后周武王灭商立周,然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得知整个周期分封了多少诸侯国,但可以肯定的是,其数量是极大的,总数至少在一百五十个以上。这些诸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大变动,经由春秋时期的争霸到战国时期的称雄,绝大多数的诸侯国被兼并、灭国,到了战国时期不

  • 华督为什么要杀宋殇公 华督之乱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督

    今天的古代人物介绍,准备和大家讲讲春秋时期宋国宰相华督的故事。华督是宋国宗室,宋戴公孙子,但他却被认为是一名奸臣,因为华督为官期间做出了弑君之事,史称华督之乱。而这起事件的起因是因为华督抢占了孔父嘉的妻子,后来担心宋殇公会怪罪于他,便决定先下手为强,带人将宋殇公弑杀。这件事对宋国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