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秦时期不同诸侯国纛旗、服饰的颜色介绍

先秦时期不同诸侯国纛旗、服饰的颜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2 更新时间:2024/1/20 7:14:08

看过《大秦帝国》的朋友或许注意过这样一段描写:魏惠王联合其他五个国家商议分秦的会盟之日站在高处远眺,当有车马来的时候,他瞥一眼就知道是哪个国家的仪仗队,他是有千里眼吗?肯定不是。那么他是如何做到一眼就知道是哪个国家呢?其实魏惠王是根据不同国家的仪仗队所持大纛旗的颜色以及将士的服饰颜色来判断的。

在先秦时期,不同诸侯国所崇尚的颜色都不同,因而他们的纛旗、服饰的颜色都是有讲究的。那么到底如何讲究的呢?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一、阴阳学说

阴阳家是诸子百家中地位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学派,也是诸子百家中最神秘的一个学派,其代表学问为“阴阳说”和“五行说”。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阴阳家的学问“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今天要讲的内容便与阴阳家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秦时期,阴阳家的学说流传极为广泛,上至国君,下至庶民都对其很是信服。而阴阳家认为,每一个国家自开创之时,上天便已经赋予了相对应的国德运数,一个国家政权要想维系,所作所为必不能违背其国德。这种国德结合他们的“五行说”可分为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五种。而一个国家展示其国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人从视觉上一眼洞悉,即不同诸侯国会规定不同的国色。

二、国色讲究

《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话:“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这里的“螾”、“蝼”分别为蚯蚓、蝼蛄,二者都与土有关,所以黄帝的政权为土德,其国色为黄色。“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夏朝兴起之时,秋冬季节的草木也不凋零,这一异象使夏朝以木为国德,所以其国色为青色。“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商朝兴起时,有金从水中溢出,所以商朝是金德,崇尚白色。“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周朝是火德,以红色作为国色。

透过《吕氏春秋》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夏被商灭,商的金德与夏的木德相克;商被周灭,周的火德与商的金德相克。一个政权兴起伴随着的是一个政权的灭亡,所以国德的相克,也会使得国色不同。

三、山东六国国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国割据混战的动乱时期,在这个时期,周王室倾颓,自然有国家号称是“代”王室,是周王室的延续;也有国家想要灭掉周王室自己统治中原,所以他们给自己国家规定的国色也不同。

认为自己是王室延续的最典型就是魏国。三家分晋以后,魏国实力最强,自称继承了晋国正统;而晋国是周王室的诸侯,所以魏国以周王室的火德作为国德,崇尚红色。赵国、韩国也出自晋国,但韩国为了表示自己特立独行,将木德作为国德,崇尚绿色;赵国则夹在两者之间,他们的纛旗三分绿色七分红色,绿色在下红色在上,寓意往火中添木柴,火会越烧越旺。所以赵国崇尚的是火木德。

齐国也算是号称延续周王室的国德。齐国第一任国君姜尚是周朝的臣子,对周朝一直是臣服的,所以姜齐时的国德也是火德,国色是红色。到了田齐时已是战国时期,而且魏国已经以火德作为国德,自己也不好与他人撞色。于是将国德改为火金德,以火德为主,金德为辅,国色为紫色。从国德上看,齐国也是野心外露,他们也想要成为周王室的延续。

楚国比较特殊,因为楚国本身的习俗与其他五国有很大不同,生活方式也与蛮夷相近。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楚国的国色纷杂,服饰颜色多种多样,惹得其他诸侯笑道“乱穿乱戴乱德性”。但是进入战国后,楚国便称自己是“炎帝后裔”所以理应与黄帝同色,将国德定为土德,服饰改为黄色。

至于燕国,就略微尴尬了。论血脉,燕国国君是正宗的周王室诸侯,理应顺理成章将火德作为国德。但是周王室倾颓燕国也是看在眼里的,燕国国君很清楚周王室终有一天会灭亡,所以他们摒弃了火德而推崇水德,将国色定为蓝色。但国力弱小的燕国所作的这一举动也让其他诸侯国看了笑话。

四、秦国国色

那么秦国呢?其实在战国七雄中,只有秦国没有宣示过自己的国德,但举国上下都崇尚黑色。列国也常常就此事嘲笑秦国蛮夷之邦,秦国却不以为然。从秦国人尚黑可以知道,秦国的国色是黑色,那么秦国的国德是什么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吕氏春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所以根据五行相克的规律我们可以知道,秦国的国德是水德。

有人会问,既然秦国的国德是水德,那为什么国色不是蓝色呢?这个答案我们可以从史记中找到。《史记·封禅书》中有一句“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龙与水有关,即秦国国德是水德;但这龙是黑色的,所以秦国将黑色作为国色。

标签: 诸侯国

更多文章

  • 辽朝“十香词冤案”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辽朝

    萧观音,辽朝女诗人,也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辽圣宗钦哀皇后之弟枢密使萧惠之女。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皇后,因为一首诗词被赐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萧观音自幼容貌清丽,聪慧秀逸,个性内向纤柔,文采出众,精通诗词、音律,还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萧观音也是

  • 清朝灭亡时领土面积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

    清朝中期的时候,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封建王朝中国力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1820年,大清的领土面积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虽说到了晚晴的时候,各种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失去了大量的领土。不过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中国所剩余的领土仍然达到1100多万平方公里,保留了83%的领土,成为了历代政权更迭之最。那么为

  • 刘备攻占益州后为何不定都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玄,刘备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刘备联合孙权,与周瑜、程普率领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周瑜进攻南郡时,刘备又率众南征荆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在江陵附近的巴丘病逝。刘备趁机从孙权手中借得荆州江陵(南郡),于是据有荆州五郡。建安十九

  • 战国后期秦将李信攻打楚国为何失败?李信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信

    李信,字有成,槐里,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战国末期,关东六国已经很难再对秦国产生威胁,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楚国可以说是实力最为强劲,灭国难度最大的一个。然而,在秦始皇询问攻灭六国需要多少兵力时,秦国名将王翦表示至少需要六十万大军,而后起之秀李信则表示最多需要二十

  • 大宛国是如今的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宛国

    说起大宛国,这是我国历史上西域地区的一个邻国,其国境范围就是如今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三个国家交界处的费尔干纳盆地。古代大宛国的都城贰师城就是如今土库曼斯坦的阿斯哈巴特城。如今汗血宝马的主要产地就是土库曼斯坦以及周边地区,这些位置在古代都属于大宛国的疆域之中。在古希腊马其顿的亚历

  • 样式雷家族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样式雷

    相信大家看了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后都是一致的好评,确实从剧情到演员到服道化都是特别用心的大制作。其中有一段剧情,二爷为了开山造隧道在当时的情况来讲难度比较高,所以请了个德国的建筑师,结果被告知不能接受二爷的委托,实力不够。这可急坏了二爷,但是洋人发现二爷家住的王府倒是别致,或许找到王府的设计师可

  • 晋朝开国后为何司马炎的开国第一策是封建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朝

    这里的封建,不同于现今历史教材中说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古代,封建是指天子把国土分封诸侯,让自己的子弟叔伯以及一些功臣到各地建立藩国,来拱卫皇权的一种措施。中国封建制度的标杆,当然是西周王朝。周武王一统天下之后,分封诸侯,据说当时有三四百个诸侯国,而到了春秋时代,依然有一百多个国家,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就

  • 达斡尔族礼仪文化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达斡尔族

    达斡尔人讲究礼仪,这种礼仪虽然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但在内容上更具有社会性,体现了整个民族较高的道德水平。在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将达斡尔族礼仪的基本内容概括为:有优良传统,尊老敬老,真诚热情,团结向上,展现全民族顽强进取的精神风貌。达斡尔族尊老的习俗在吃饭、家庭生活、散步、集会等各种场合无处不在。比如

  • 鲁国是被谁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鲁国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虽然在战国时期,除了战国七雄还有不少诸侯国。但是,在激烈的

  • 宋太宗为何能轻易消灭北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太宗

    前因1.刘崇建立北汉:公元951年(后周广顺元年),刘崇得知儿子死讯后在太原继位,继承后汉,史称北汉。2.宋太祖灭南唐:975年(北宋开宝八年),北宋军攻克金陵(今南京),南唐国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3.吴越国纳土归宋:公元978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吴越国灭亡。后果高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