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藏宗喀巴的宗教改革介绍

西藏宗喀巴的宗教改革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24 更新时间:2023/12/7 11:32:38

宗喀巴的宗教改革

宗喀巴十分著名的原因除了他对佛法的钻研以及德行出众之外,还有一个非重要的因素就是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当时他生活的那个年代西藏地区的佛教受到了政治的影响,很多佛教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处于崩溃的边缘,佛教的各个流派一片混乱。面对这种情况宗喀巴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且创立了纯粹的黄教,因此而受到人们的敬仰尊重,那么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呢?

宗喀巴大师图片

为了能够让佛教恢复到原来的声望,宗喀巴一直四处请教,吸收各个流派各位大师的长处,在此之后提出了改革的意见。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他认为修行的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要求他们不能像其他普通人那样世俗,对于不能吃肉、不能淫乱的清规戒律应该一直施行下去,至于结婚生子等行为更是绝对不能做。

另外宗喀巴的宗教改革还包括避免原本世俗主对佛教的操控,应该和各个地方都建立良好的施主关系,将原本的经济依靠放到这些施主的身上,这样一来才能够摆脱政治方面的影响。除此之外他还规定了僧人的修习方式。在他看来修行是要按部就班一点一点的深入,先进行显宗的修炼,之后再来学习密宗的佛法,先进行思考之后再按照自己的思想进行修习。这样一来就能更好的铲除原本佛教的各种弊端。

宗喀巴怎么去世的

宗喀巴是西藏等地非常著名的一位高僧,在人们的信奉之中他也同活佛有着同等的地位。自从九岁开始学习佛法后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并且还创立了不同于其他教派的黄教,因此宗喀巴在人们的心中是十分伟大的,在他去世的时候人们也非常希望他可以成佛,那么宗喀巴怎么去世的呢?

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怎么去世的这个问题在一些资料中也有着详细的记载。当时他已经六十二岁了,可是却依旧为人们讲道传法,在一次讲道的过程中,人们突然看到天上出现了缤纷的彩虹,他们将这种情况看成是宗喀巴去世的征兆,而宗喀巴果然在这个时候停了下来,人们更加信奉了这种说法,也觉得他这是在为自己的去世离开做准备,在此之后他还去拉隆大寺中祈祷。到了第二天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浑身非常的痛苦,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人们看不出他和平时有任的不同,但是却也意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宗喀巴将自己的衣服和帽子都交给了弟子,并且对所有人都说出了自己的忠告,希望他们可以严守自己的本心。

直到十个月的时候人们才见证了宗喀巴是怎么去世的,他对佛祖进行了供养之后,在当天的晚上还主持金刚经的诵读,五天之后他依旧像平时一样盘着双腿修禅,可是在太阳出来的时候他的呼吸就悄悄的停止了。同时人们看到他的身体仿佛回到了十六岁,而且许多人都见到他的身体有了许多的光彩,这个时候宗喀巴已经去世了。

标签: 宗喀巴

更多文章

  • 八七会议方针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召开的目的就是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经过激烈的讨论,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最终被确定了下来。八七会议发生在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遭遇到严重的挫折,正处于革命事业的迷惘时期,八七会议的召开就是为了为中国革命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而它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八七会议方针八七会议批判

  • 宁都会议参会人员 宁都会议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宁都会议

    宁都会议的参会人员分别是毛泽东、朱德、王稼样、顾作霖、邓发、任弼时以及项英,再加上后来加入主持会议的周恩来总共8人。宁都会议的结果是毛泽东的领导和指挥权被剥夺,这也导致了后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宁都会议参会人员为了贯彻执行临时中央的“左”倾冒险

  • 八七会议提出什么 八七会议的背景和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八七会议

    毛主席有一些名言流传甚广,在革命战争时期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精辟入里地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手段,鼓舞了一大批的革命党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提出的背景是在八七会议时期,其意义就是确定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式。毛泽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1927年8月7日在湖北

  • 三湾改编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被认为是党领导新型军队的开端,党的军队建设在此向前跨进了一大步,足见其对中国共产党军队建设的深远影响。我们知道,三湾改编最大的影响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但显然这一事件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这样。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共产党创建军队的开始,三湾改编,则是我党领导新型军

  • 雾社起义领导人是谁 雾社起义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雾社起义

    雾社起义简介雾社起义是发生在台湾地区的一次起义,这次起义发生在台湾地区人民与日本人之间。这场同样爆发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战争将台湾人民对于日军的侵略行为的不满表达的淋漓尽致,即使这场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台湾同胞在其间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却值得赞叹。所以,接下来就来对雾社起义简介一探究竟。雾社起义照片每

  • 毛泽东在扎西会议中的贡献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扎西会议

    毛泽东和扎西会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扎西会议不会召开得如此顺利,红军长征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也不可能建立起来,中国革命恐怕会更加曲折,甚至再次步入歧途。究竟扎西会议和毛泽东还有哪些联系?毛泽东在扎西会议中又有哪些贡献和作用呢?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一渡赤水,向云南扎

  • 中国古代内衣文化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古代

    中国汉以前,女人腰部以下,是没衣服可穿的,直到汉朝,才间或穿上开裆裤文明发展至21世纪,源远流长的文化内蕴,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以此而形成种种习惯和常识,我们都坦然接受,很少去问为什么,以为人生当如此。以至我们若回头观望历史,觑见某些生活细节,难免会驻足凝视片刻,先是迷惑,既而粲然。比如,内裤的

  • 古代东北扶余国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扶余国

    扶余国,又作“夫余国”等,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扶余人政权,是朝鲜半岛北部与今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扶余人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长春市宽城区小城子村,一说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其国故城叫濊城,本属濊貊之地。夫余统占其中的地盘,自

  • 回纥汗国的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回纥汗国

    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鹘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回鹘一度作为突厥汗国的臣属。突厥汗国强盛时,回纥部落臣服突厥。回纥汗国(74

  • 唐朝唐隆政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是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