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为何有百分之50的朝代选择在河南地区建都?

中国古代为何有百分之50的朝代选择在河南地区建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01 更新时间:2023/12/12 12:53:27

河南长期以来是中国的经济重心,想要建都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支撑,没有粮食,皇帝一帮不耕地的大臣都饿着肚子上班?况且除了官员,还有大量从事工商业的工匠,商贾,都需要大量的粮食。所以,首都所在地必须经济富饶,农业发达。以河南为代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从部落时代就已经得到开发,至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全国绝对的经济重心。唐朝安史之乱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才开始从黄河流域南移至长江流域。所以从经济方面考量,地处中原的河南是南之前最适合定都的地方。

古代不像现代,有高铁、飞机,当时全靠马匹、水运,位于陆路或水运交通枢纽显得尤为重要,而河南长期以来是中国的交通中心,河南的洛阳位居天下之中,陆路驿道的交汇点,开封是唐以后中国的水陆双重交通枢纽。河南全省也位于全国的中心地带。从交通方面考量,非适合作为都城所在地。

都城所在的京畿地区必须是全国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便于补充兵源,选调徭役,同时也是为了便于直接统治多数人口,防止割据分裂。南宋之前的长安的关中地区、以洛阳、开封为代表的河南地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两块区域。定都河南能够为军队提供充足的兵源,能为朝廷提供足够的赋税徭役,也便于直接统治人中集中区。

都城一般都建立在开阔的河谷或宽广的平原,即使是现代世界各国的首都也不例外。因为只有这样才便于都城的布局和发展,也才有比较方便的交通系统和发达的农业生产。因此,我国古代的著名都城,特别是统一朝的五大都城,无不位于平原上。另外都城人口稠密,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帝王将相的宫殿园囿、沟渠池塘,需要涓涓的绿水加以美化点缀。近水择址,也可为灌溉和航运提供方便。因此,水源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影响。由于水源的原因,我国的古都基本即使依大江大河而建。河南有广阔的平原,又有黄河等多条较大的河流穿过,满足建都的自然条件。

标签: 中国古代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朝代迁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迁都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比如说这个迁移都城。毕竟对于国家来说,一个都城的地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迁移都城这个事情又是一个非常大的。那么在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朝代迁移过都城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盘庚迁殷殷商时期,盘庚将商朝的首都迁到了黄河北岸的殷,造就了

  • 荆州和汉中哪个对蜀汉更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荆州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荆州和汉中的事情,再三国历史上还是非常著名的。作为蜀汉的一部分,刘备和曹操两边为了争夺汉中,也是损失不少。可是刘备争夺到汉中之后,关羽又失去了荆州。那么这个时候,很多人要问了,对于蜀汉来说,荆州和汉中哪个更重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就刘备的蜀汉而言,我认为汉中的作用

  • 清朝“火耗归公”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火耗归公

    最近小编有听说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火耗归公”的意思,很多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有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火耗归公是不是真的可以利民,其实仔细的分析后会发现,这个玩意真的没想象的那么好了,更多的跟随小编的脚步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这是完全虚构的一个结论。1、什么是火耗传统上,中国

  • 清朝“议罪银制度”历史事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议罪银

    说到这个清朝乾隆时期,虽然当时的朝代还算可以。但是还是会出现很多非常不好的现象以及制度,就比如说这个“议罪银制度”。很多人对于这个制度并不怎么了解,但是你只管知道,这个制度是一个专门敛财的就行了。那么这个制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谁发起的这个制度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

  • AD618-AD907唐朝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

    “唐”重定向至此。关于其他用法,请见“唐(消歧义)”。关于唐朝的其他意思,请见“唐朝(消歧义)”。唐朝(中古汉语IPA读音:/dang/,618年-907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国祚共历289年,23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渊所建立。

  • 唐朝行政区域划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

    隋朝前期实行州县制,后期实行郡县制。唐又改郡为州,恢复州县二级制。贞观元年,天下大定,又对州县进行省并。唐朝还在州一级的行政区划中设立“府”这一建制。先是开元元年设立京兆府和河南府。今后陆续升新的陪都和皇帝到过的地方为府。同时,唐朝根据山川形便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

  • 唐朝三省六部制制度历史介绍 唐朝中央官制部门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唐朝沿用隋朝制订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1]:285。三省即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此外中央还有掌帝室器物车马的殿中省、掌帝室经史书籍的秘书省、掌宫官内侍的内侍省三个职权较小的省。尚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其中枢称“尚书都省”,都省下

  • 中国古代“和亲”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亲

    和亲,又可称和蕃,是指中原王朝或自视为中华正统国家的君主将自己或宗室的女儿或国内其他女性嫁给藩属国或被视为夷狄的君主或以示两国友好,增进彼此关系,具有政治目的联姻(英语:Royalintermarriage)。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政治集团的联姻或各地位平等的国家联姻不算在内[1]。中国的和亲政策始于汉高

  • 唐朝人口最多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有户380万。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3714万人。唐

  • 唐朝时期的女性地位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有特色的一个王朝,人们在谈论唐朝时,除了他自身辉煌的文治武功之外,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个性解放,也常常被后人所津津乐道。人们很难相信,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那些唐朝女性们,竟然有这样奔放的自由灵魂,她们的婚姻,她们的服饰,成为了哪个朝代最为靓丽的色彩。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表现在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