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朝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辽朝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90 更新时间:2023/12/14 6:32:19

辽朝(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辽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样的吧!

五京制度

辽朝先后形成五京制度。五京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但只有上京开封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至辽澶渊之盟后的极盛期,中京政治作用虽然加强,但仍没有改变上京首都的地位。

辽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其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南北院制

为了统治当地汉族,辽太宗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分治汉人和契丹人、南北两面官的两院制。并且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

辽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大部分官名及职掌沿袭唐制,并参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官有实授、遥授之分。职事官与散官及阶、勋、宪衔、封爵、食邑户数等配套。辽代官名多有契丹语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隐掌管皇族政教,夷离毕掌管刑狱,乙里免为诰命夫人,等等。

辽世宗任用耶律屋质,进行一系列改革,将辽太宗时的南面官和北面官合并,成立南北枢密院,废南、北大。后来南北枢密院合并,形成一个枢密院。辽世宗的改革使辽朝从部落联盟形式进入中央集权的时代。

辽朝的法律,因俗而治,各地使用不同法律。早期有民族歧视,至圣宗时契丹人法也用汉律来断。这反映汉人地位的提升。一般来讲辽代刑罚较重,而且皇帝往往随意杀人,无法无天,穆宗尤甚。

捺钵制度

捺钵,汉语译为“行营”、“行在”、“营盘”。辽朝虽先后以辽上京和辽中京作为首都,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这是因为辽朝的主要民族契丹族为游牧民族。由于契丹族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特性,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

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每年又“四时巡守”,“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皇帝在游猎地区设的行帐,以区别于皇都的宫帐。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辽太宗时,取燕云十六州后,其国土包括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保持契丹族的骑射善战传统的经济生活,仍然过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

正如《辽史》中记载的“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四时各有行在之所,在这种特殊经济、政治、化背景下,在契丹的管理体制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县有鲜明游牧契丹民族独特特点的四时捺钵制度。契丹皇帝四时巡行的宫帐(也称牙帐),即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冬捺钵。

标签: 辽朝

更多文章

  • 三国吴的都城是今天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都城

    建业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今南京)。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名为石头城,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并改秣陵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之大业&rdquo

  • 抗日儿童团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抗日儿童团

    中国“童子军”运动的目的,按1933年出台的《中国童子军总章》的说法,是为了“发展儿童做事能力,养成良好习惯,使其人格高尚,常识丰富,体魄健全,成为智仁勇兼备之青年。”抗日准备时期,“童子军”除常规的政治、侦查、服务、工艺训练外

  • 中国古代“皇贵妃”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贵妃

    皇贵妃这个职位,最早起源于明朝。拥有这个位置的嫔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因为是刚刚设立的关系,皇贵妃职位为后宫带来许多弊端。因为皇贵妃在嫔妃中最有分量,又得皇帝喜爱,所以可以直接对皇后产生威胁。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也造成后宫的混乱争斗。当清朝继承明朝制度后,就对皇贵妃制度

  • 宋金和议的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金和议

    宋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汴京陷金,徽、钦二宗北狩,北宋亡。其後宋室南渡,改元建炎,以迄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之十五年间,与金始终处於交战状态。惟交战期间,宋未尝一日忘和,一面请和,一面抗战。宋金酝酿议和,始於绍兴七年(一一三七)。方是时,伪齐刘豫废,中原空虚,金熙宗又新立,内部不安,无暇南顾,正

  • 隋文帝称帝建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稳固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文帝

    隋朝的经济实力相较于南北朝时期有了很大的提升,唐朝能在建国初期就达到这么高的成就,与隋朝时期的经济积累有很大关系,开皇之治时期,隋文帝的哪些措施大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呢?修建水渠隋文帝于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

  • 东魏权臣高澄是如何维护自己统治集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澄

    在封建制度的不断延伸下,君臣之间的关系也是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异,君是君,臣是臣,两者之间的礼仪是不可逾越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与臣子之间完全是上下级的关系,可以直白地说皇帝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位大臣的生死。虽然这表现得十分残酷,毕竟一个人的生命因为一句话就可能会被改变,但这也同时突出了皇帝权力的

  • 中国国土最小的朝代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

    最近很多人对中国历史上这个朝代的大小非常的感兴趣,近期问得比较多的就是中国国土最小的朝代是哪个朝代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排名,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简单的学习分析看看,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来看看吧。一、中国国土最小的朝代是哪个朝代中国最小的朝代应该北宋这个朝代了,北宋的疆域面积是28

  • 鉴真东渡的原因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鉴真

    说到鉴真其实应该还是有不少人知道这个人的,毕竟在历史上还是非常的出名的,话说这个鉴真是一位大师,是唐朝的高僧,鉴真最为出名的历史事件就是东渡日本,一般人看的话,那就是给日本带去了佛教相关的东西,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呢?还有这个东渡都的影响还有意义还有贡献又分别是什么,下面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鉴真

  • 北魏后期“河阴之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河阴之变

    说到这个河阴之变,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事变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屠杀官员事件。然而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在洛阳的郊外河阴,所以才称之为“河阴之变”。那么这个事变的起因是什么呢?最后结果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什么是河阴之变河阴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场

  • 北魏拓跋为什么改姓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魏

    北魏帝国的开国君主乃鲜卑人拓跋珪,由他建立的帝国,后世君主自然皆姓拓跋,但是自北魏第七任皇帝起就全改姓元了,对于没有深究这部分历史的人大概都认为,北魏帝国被某某元姓的人篡权了,所以改姓元,其实并非如此。这一切都是因为北魏的第七任皇帝孝文帝拓跋弘,他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由于当时的鲜卑还没有属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