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魏权臣高澄是如何维护自己统治集权的?

东魏权臣高澄是如何维护自己统治集权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56 更新时间:2024/2/13 5:21:53

在封建制度的不断延伸下,君臣之间的关系也是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异,君是君,臣是臣,两者之间的礼仪是不可逾越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与臣子之间完全是上下级的关系,可以直白地说皇帝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位大臣的生死。

虽然这表现得十分残酷,毕竟一个人的生命因为一句话就可能会被改变,但这也同时突出了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在那个时代下,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获得皇帝的青睐,如果有着皇帝的信任,那么他们就能够一步升天。

一个出色的君主是完全有能力处理好自己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的,有的时候君主需要恩威并施才能很好地处理好自己,臣子们之间的关系,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君主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这是一条不可超越的红线。

在有的时候皇帝为了能够得到一些重臣的帮助,他们也是会布置一些酒局,在这种场合之上,臣子们就相当于是下属,对于自己的领导,他们也自然是十分推崇的。有的时候如果大臣们向皇帝敬酒,皇帝是可以拒绝的。

毕竟那是自己的领导,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历史上就有着这样的一个人。在饭局上,皇帝拒绝了他的敬酒,没想到他却敢说我敬的酒你都不喝,听起来这会让人感到十分诧异,毕竟作为臣子,敢向皇帝这样说话的,恐怕没有几个人吧!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玄机呢?这件事情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当时的环境比较混乱,但皇帝的地位还是受人尊敬的。而在当时东魏的大丞相高澄却做出了一件令人不敢尝试的事情。

说起高澄,他的地位在当时的地位可以说是相当重要了,因为自己有着优越的家境,在小的时候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步入政坛也是迟早的事情。高澄的父亲经常设下考验来提高自己的儿子,就是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官场生涯中减少一些压力。

15岁时候高澄就已经成了东魏的渤海王以及大将军,他的父亲高欢在朝中,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着实权。为了能够在朝廷中快速地站住脚跟,高澄不断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他提出的这些想法也十分的有效。就这样短短的时间内,高澄就获得了威望。

作为臣子,本应该为皇帝处理好政务,稳固江山,但高澄可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一个王侯束缚不了他的野心,他想要自己做皇帝,毕竟能够建立自己的朝代,在历史上也能留下自己的痕迹。

为了能够实现这个伟大宏愿,高澄开始了慢慢的布局,他在向着皇帝的宝座不断的冲击。而就在当时,高澄的父亲高欢也是拥立元修为孝武帝,因为自己独断专横惯了,所以高欢与孝武帝之间的矛盾也是越来越大,两个人最终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地步。

自己用力的皇帝跑了,北魏也正式分裂了,同时也就形成了东魏和西魏的格局。就连高欢也觉得自己的做法有时太过分了,所以对于东魏的孝静帝,高欢可以说是分外的尊敬,彻底的把自己当作为一个臣子。

当高欢死后,高澄继承了他的位置,对于父亲的唯唯诺诺高澄并不认可,他拥有着自己的想法,对于自己能否登上皇帝宝座,他格外的在意。于是在自己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之后,他便开始收拢权力,一场阴谋也在不断地酝酿之中。

首先,高澄在获得大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强了对孝静帝的监视,皇帝的侍从官已经被他给收买了,他要清楚皇帝做的每一件事情,以免对自己不利。孝静帝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出去打猎。

不过高层对于皇帝外出打猎,总是指手画脚,这样皇帝越想越难受。他可是皇帝啊,自己的橙子对于这种事情还想要干预,有的时候孝静帝也会发出对高澄的怨言。因为收买了皇帝的侍从官,所以高澄自然是知晓了。

虽然自己现在还是臣子的身份,但他却不容忍皇帝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有一次他就直接气冲冲地来到了宫里,要对皇帝理论这件事情。孝静帝也是知道如今的高澄拥有着大权是不能够轻易得罪的。他便摆下了一桌酒席,希望两个人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

酒席开始之后,高澄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他立马站了起来,向皇帝敬酒,并希望皇帝能够喝下去。皇帝怎么能够接受呢?两个人的地位完全相反了,这有辱皇帝的尊严,所以当时的孝静帝也是拒绝了。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高澄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火了,他直接向皇帝喊到我向你敬酒,你却不喝,你究竟想要干什么?如果不是我们执勤的话,一定会以为高澄才是皇帝。还没有结束,为了平复心中的怒气,还让皇帝的侍从官替他打皇帝三拳。

皇帝做到这种份上,也是没有谁了吧?但出人意外的是因为害怕高澄的权势,孝静帝根本连大气都不敢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甚至他还向高澄道歉,说是自己做的不对。这件事情也是让高澄的威名,响震内外朝。

结语:他离皇帝的位置已经很近了,但是最后因为一些意外事件,始终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就连自己也在29岁的时候就死亡了。但是非常戏剧的是高澄的弟弟,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于是也将他追封为了皇帝,算是圆了他的皇帝梦吧!

标签: 高澄

更多文章

  • 中国国土最小的朝代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

    最近很多人对中国历史上这个朝代的大小非常的感兴趣,近期问得比较多的就是中国国土最小的朝代是哪个朝代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排名,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简单的学习分析看看,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来看看吧。一、中国国土最小的朝代是哪个朝代中国最小的朝代应该北宋这个朝代了,北宋的疆域面积是28

  • 鉴真东渡的原因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鉴真

    说到鉴真其实应该还是有不少人知道这个人的,毕竟在历史上还是非常的出名的,话说这个鉴真是一位大师,是唐朝的高僧,鉴真最为出名的历史事件就是东渡日本,一般人看的话,那就是给日本带去了佛教相关的东西,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呢?还有这个东渡都的影响还有意义还有贡献又分别是什么,下面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鉴真

  • 北魏后期“河阴之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河阴之变

    说到这个河阴之变,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事变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屠杀官员事件。然而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在洛阳的郊外河阴,所以才称之为“河阴之变”。那么这个事变的起因是什么呢?最后结果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什么是河阴之变河阴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场

  • 北魏拓跋为什么改姓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魏

    北魏帝国的开国君主乃鲜卑人拓跋珪,由他建立的帝国,后世君主自然皆姓拓跋,但是自北魏第七任皇帝起就全改姓元了,对于没有深究这部分历史的人大概都认为,北魏帝国被某某元姓的人篡权了,所以改姓元,其实并非如此。这一切都是因为北魏的第七任皇帝孝文帝拓跋弘,他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由于当时的鲜卑还没有属于自己的

  • 隋朝末年三只比较强大的起义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

    隋朝末年,统治者征敛无度,民夫转输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多列沟壑,骸骨遍及平野。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成蒿莱。加之灾年饥馑,谷价猛增,百姓困苦,冻馁交加。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农民揭竿而隋朝统治,计当时约百余支,遍及全国。在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起义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

  • 隋朝国库收入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

    大家都说隋朝很富,相关的论据不少,一般都是说粮食很多,例如《通典·食货志》载:“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多者千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州库布帛各数千万。。。亦魏晋降之未有。”虽然文字描述很多,可是翻阅文献,却很难

  • 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后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自成

    李自成的故事经常出现在文学,还有影视作品中,相对来说,大家会更加了解李自成一些。李自成早期征战四方,花了十几年建立大顺政权,可能当时的人们都觉得李自成彻底取代明朝只是时间问题。后来李自成顺利入京,结果入京没多久,李自成便快速走向衰败,令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李自成失败的原因能找出各种各项的分析文章,那今

  • 隋朝编订户籍的目的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

    古有谚云:“王者有二宝,土地与人民。”土地的大小,决定着国家的规模;人民的多少,决定着国力的强弱。隋朝建国后,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方式清理户籍,使得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大大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有力地加强了户口的管理,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

  • 民国时期女性旗袍服饰变迁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旗袍

    民国时期,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状况的变革,女性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也产生了重要的变化,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女性独立及解放运动的兴起,使传统妇女的参政意识、婚姻家庭、服饰形象、礼俗变革、职业选择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全新的变化。新的社会风尚为女性服饰的变迁创造了社会环境基础,因而,这一时期的女

  • 七七卢沟桥事变历史经过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卢沟桥事变

    日军挑衅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