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汉争霸时期项羽的战败原因

楚汉争霸时期项羽的战败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550 更新时间:2024/1/14 11:59:19

彭城之战后,刘邦惨败之下心灰意冷,张良则向刘邦提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计策,“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而事实证明,项羽之败的确与这三人密切相关。

韩信:攻占魏、代、赵、齐等地,使刘邦对项羽形成压倒性优势

韩信作为刘邦麾下头号统率,他在楚汉争霸中的贡献无疑极为巨大。刘邦兵败彭城之后,因正面战场根本无法抵挡项羽,刘邦便以自己为诱饵,将项羽吸引在了正面战场,同时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建议,开辟北方战场,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

汉三年(前204年),魏豹以探视父母为由返回魏地,随即反汉归楚,并封锁河关,切断汉军退路。刘邦在派郦食其说服失败之后,随即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攻打魏地,韩信采取声东击西之计,陈列船只假意要渡河关,而伏兵却从夏阳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袭击魏都安邑。魏豹兵败被擒,为帝重新被平定,刘邦于此设立河东郡、太原郡和上党郡,将其彻底纳入统治。

攻占魏地之后,刘邦按照韩信的建议,命令张耳和韩信率兵继续北上,攻灭赵代等地。韩信用“背水一战”之计,大败赵军,夺取井陉关。韩信、张耳随即率军攻打赵国,先后击杀代王陈馀和赵王赵歇,次年封张耳为赵王。同时,韩信又按照李左车的计策,派使者去燕地,劝降了燕王臧荼

汉四年(前203年)十一月,韩王刘邦派使者郦食其赴齐,成功说服田广、田横和刘邦联合对付项羽。韩信臣子齐国懈怠之际,引兵东进,攻入齐国,攻陷齐都临淄,随后又击败田广、楚将龙且联军,杀死齐王田广和楚将龙且,成功占领齐地。

韩信攻占齐地,对项羽从北部形成包围

至此,韩信在北方战场大获全胜,魏地、赵地、代地、燕地、齐地全部落入刘邦手中,不仅使刘邦势力大涨,还从北部对项羽形成了包围之势,更使项羽陷入了腹背受敌之中。最后,更是在垓下之战中直接率兵击败项羽,迫使其弃军突围。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彭越也收拢招纳了一支千人军队,一直在钜野泽附近活动。项羽西入关中之后,彭越的军队已经多达万人,却始终没有归属。直到汉二年(前205年),彭越这才归附刘邦,刘邦任命彭越做魏国国相,独揽兵权,平定梁地。

彭城之战后,刘邦按照张良之计,派人联络彭越,使其在项羽背后活动,一方面分担正面战场的压力,另一方面袭扰项羽粮道,迫使其退兵。于是从汉三年(前204年)开始,彭越便经常在项羽背后出没,经常骚扰储君粮道,史称彭越挠楚”。

前204年冬,趁着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峙之际,彭越一举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项羽得知之后,只得派曹咎驻守城皋,自己则率军攻打彭越、收复失地,彭越只得向北退往谷城。结果,就在项羽离开正面战场之际,刘邦便乘机收复了成皋,不过在项羽回军之后便又被夺回。

前203年秋,西楚军队撤退至夏阳,彭越又一举攻克了昌邑旁二十多个城邑,缴获谷物十多万斛,用作刘邦的军粮。此举直接导致西楚军队陷入粮草不济的境况之中,间接迫使项羽与刘邦议和。

此后,刘邦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趁着项羽撤军之际撕毁协议,率军追击项羽。而彭越在得到刘邦的许诺之后,也率领大军与刘邦合兵一处,最终在垓下击败了项羽。

英布:英布叛楚使项羽自断一臂,垓下之战从南向北攻向项羽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英布先是跟随番县令吴芮一起反秦,还娶了吴芮的女儿,后来则与蒲将军等一起率军归属了项梁。此后,英布因骁勇善战而屡立战功,在项梁拥立楚怀王之后,英布得以受封当阳君。项梁去世之后,英布又奉命随宋义北上救援巨鹿,项羽杀死宋义之后,彭越便就此归属了项羽。

前206年,项羽西入关中灭秦,此后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英布因屡立战功的原因,被封为九江王,统治九江、庐江二郡。项羽虽然拥立楚怀王为义帝,迁都长沙,但却暗中派人命令九江王英布等人,在半路袭杀了义帝熊心。

前205年,齐王田荣背叛楚国,项羽向英布征调军队前往平叛,然而此时的英布却早已对项羽新生戒备,推脱说自己病重不能前往,只是派手下将领带着几千人前去。刘邦率军偷袭夺取彭城,英布又托辞病重不去辅佐楚国。前后两次事件,使得项羽与英布之间裂痕越来越大,而这也是张良劝说刘邦策反九江王的原因所在。

彭城之战后,按照张良的建议,刘邦派遣随何出使淮南,当时项羽的使者也在英布处,正在迫不及待的催促英布出兵。随何得知之后,便直接闯入楚国使者的住处,坐在楚国使者的上席,说:“九江王已归附汉王,楚国凭什么让他出兵?”彻底断绝了英布再次倒向项羽的可能,后来更是劝说英布杀死了楚国的使者,迫使英布归附了刘邦。

英布叛楚之后,不仅使得项羽自断一笔,而且还直接出兵攻击楚军,虽然此后被项羽派兵打败,但也帮刘邦分担了一丝正面压力,为刘邦赢得了喘息之机。被项羽击败之后,英布逃至刘邦处,后来英布派人到九江招揽了旧部数千人,加上汉王拨了一些军队给他,他的势力又恢复了一些。

垓下之战爆发之时,英布则派人进入九江地区,诱降楚将大司马周殷,与之合兵攻向城父方向,不仅恢复了自己的封地,且和刘贾联合率兵从淮地北上,在垓下合击项羽。

按照张良的计策,刘邦派人策反英布使项羽自断一臂,联络彭越分担正面压力,派出韩信开辟北方战场,最终一举扭转彭城战败后的不利局面,为最终垓下之战击败项羽打下了坚实基础。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为何盛行“侠客”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侠客

    少年鲜衣怒马,执剑走天涯,嫉恶如仇,潇洒又自在。这大概是很多人对侠客的印象吧。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侠客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理想化身,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现在,侠客一词都是很多人心里的“白月光。”我想这大概是很多人迷恋金庸的一个原因吧。那为什么偏偏是在这纷乱不堪的

  • 关羽留守荆州时实力有多少 关羽手下有多少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

    想要了解关羽手中有多少人马,我们要先看看当时蜀国的情况。平常在小说或者演义中大家看到的都是数十万的规模,比如说单单就看这个夷陵之战中,刘备方的兵力就被夸张的描写到有七十多万人。但是在实际的夷陵之战中,刘备真实的兵力其实也就十万左右。如果当时刘备的总兵力有十万人的话,那么能留给关羽的差不多也就是三四万

  • 北魏三长制与均田制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长制

    北魏时期,统治者在适应和改造中原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中,实施了三长制与均田制两种制度,对社会尤其是下层阶级进行了重新整个。这两种制度作为硬性控制手段,为北魏政权的稳固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尽管豪强对依附客横征暴敛比国家的赋税高出几倍,之所以大量人口依附

  • 辛丑条约是谁签字的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辛丑条约

    说到辛丑条约,大家肯定都知道,这个是我们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因为这个合约的签订,让各种帝国主义和其他的侵占国家都开始纷纷掠夺。清朝的政府甚至都成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的工具!那么这个辛丑条约是谁签字的呢?里面的内容大概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辛丑条约是谁签字的关于这个辛丑条

  • 三国孙权最想攻占的地方除了荆州还有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权

    在汉末三国时期,存在众多兵家之地,促使各个诸侯反复争夺。比如东汉末年的徐州,就被刘备、吕布、曹操等诸侯所争夺。围绕着徐州这一兵家必争之地,吕布最终付出了性命的代价。在此之后,曹操和刘备曾围绕着汉中之地,爆发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

  • 明朝藩王子朱厚熜为何能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厚熜

    明朝时期,按照祖制,皇帝驾崩之后,必须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迎立新皇,要是皇帝没有子嗣的话,就会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选择血缘关系上比较近的藩王立为皇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子嗣继位,内阁为何要选朱厚熜继承大统?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朱厚熜父亲朱祐杬的身份说起。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

  • 东汉末“十常侍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十常侍之乱

    说到这个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外戚专权,政治腐败。何太后临朝听政。对于十常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谁,何太后的哥哥想要铲除这些宦官,结果何太后还不同意。结果最后还闹出了十常侍之乱事件,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1、十常侍分别是谁在历史上,这个“十常侍&rdquo

  • 西汉吴楚七国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七国之乱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

  • 诸葛亮6次讨伐魏国为何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作为千古名相,诸葛亮无疑是后汉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宰辅之一。就连跟诸葛亮有仇的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也不得不表示由衷的敬佩:“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 明朝名将戚继光抗倭成功后是怎么备守北方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戚继光

    戚继光,明朝著名抗倭名将,是个杰出的军事家。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当代,人们受到当代影视作品等影响,一提到戚继光,就会想到他驰骋海疆,肃清倭患,以至于他的其他成就被忽略。戚继光于1553年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防御倭寇,逐渐得到重用,直至1585年受到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