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曹魏“高平陵之变”历史事件介绍

三国曹魏“高平陵之变”历史事件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82 更新时间:2023/12/29 19:04:54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从不缺少贤臣的美谈。无论是春秋时期的管仲商鞅范蠡等人;还是楚汉时期的范增张良萧何等人;还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荀彧、陆逊等人。都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有关贤臣的一段佳话。但是与以上这些贤臣形成鲜明对比的“乱臣贼子”也是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三国时期最大赢家司马懿,看看司马懿辅佐曹魏四代最终成为最后赢家的故事。

正始十年(249),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扫墓时,命令部下发动政变控制京都,至此曹魏军权、政权尽落司马氏一族,史称高平陵事变。这次政变,司马懿消除了由曹爽领导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曹氏宗室力量逐渐衰弱,司马氏逐渐掌握权力,控制朝政,为日后司马炎(司马懿之孙)取代曹魏立晋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仅从上文提到的高平陵事变,不难看出司马懿卧薪尝胆,不仅有智慧还有耐心。此时的司马懿浸淫官场多年,辅佐曹魏四代。从建安十三年(208),时任丞相的曹操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到后来辅佐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前,又将司马懿和曹真等任命为辅佐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崩,又将幼帝托付于司马懿和曹爽。

但司马懿最开始却不是自愿成为曹操的府臣,曾借口自己患有风痹症来逃避曹操的征辟。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成为丞相,强制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甚至对前去“请”司马懿的使者说,如果他不来,就把他逮捕回来。无奈之下,司马懿只能入职。

生于乱世的司马懿确有奇才,早在司马懿二十岁之前,就被以知人善任著称的南阳太守杨俊称其绝非寻常之子。尚书崔琰也曾对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说过,他这位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他(司马朗)所能比较的。司马懿跟着曹操,这份才能自然也被曹操注意到。但曹操同时也发现,司马懿“有雄豪志”,但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就是说司马懿像狼行走时喜欢左右观望一样,谨慎多疑,心怀不轨。

不得不说,曹操的眼光十分毒辣,司马懿的性格特点被曹操分析的一清二楚。而司马懿这位聪明人最大的优点也许也不是他的聪明,而是他的耐心。他知道曹操防备着自己,但自己又已上了这条船,那么自己能做的就是表忠心。后来由于司马懿勤于职守,慢慢打消了曹操的怀疑。司马懿在三国里贡献了不少奇策善谋,还支持曹操“称帝”,逐渐获得了曹氏一族的信任。

这其中,最为信任司马懿的,就是魏太子曹丕,也就是后来的魏文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比起父亲曹操对司马懿总有的那一丝怀疑,曹丕对司马懿可谓是十分信任。黄初一年(220),十一月,曹丕登皇帝位,称魏文帝。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不只是不断的升官,更是让司马懿留镇老巢许昌。我们都知道曹魏大本营就是许昌,皇帝去征战,把自己的后方大本营留给司马懿,可见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程度。

如果曹丕没有那么早就去世,也许司马懿的后半生又会是其他的景象。但命运有时就是这样,司马懿遇到了信任他的曹丕,但曹丕在黄初七年(226)就病重去世了。临终前曹丕对太子曹叡说不要怀疑司马懿等三名重臣。曹叡即位,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也算是遵守了曹丕留下的遗言。这个时期的司马懿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政治上的影响,获得了关中军政大权,成为曹魏无法缺少的重臣之一。

司马懿的聪明,在于他一直知道他的危险是什么,就像是曹操评价他的那样,他是一匹狼,无论是行走在深山老林还是千里平川,都不会改掉小心谨慎的习惯。站得越高,他就越发低调谨慎。景初二年(238),司马懿率数万精兵讨伐辽东公孙渊,途径故乡,在那场宴请乡里故旧的宴会上,司马懿留下了这样一首诗:“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诗里能看到司马懿的豪情壮志,也能看到他作为臣子时那永远不变的小心谨慎。

这份谨慎,使得司马懿总能快速地捕捉到潜在的危险,然后未雨绸缪。辅佐曹操时,这份未雨绸缪是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辅佐曹丕时,这份未雨绸缪是坚定不移的站在曹丕身边;辅佐曹叡时,这份未雨绸缪是不动声色地揽下军政大权;而到了最后和曹爽决一死战时,这份未雨绸缪是从未停止过的训练三千死士。

所以,司马懿赢了。一辈子做他人利刃的司马懿,终于让自己成为了最后的持刀人。拿起刀的他,不再卑微,不再战战兢兢,他拿着刀下达最多的指令是“夷三族”,当一只狼决定反击,就绝不会再畏手畏脚。然后,这个故事就走到了结局,三国尽归司马氏。

标签: 高平陵之变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穆公称霸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穆公

    秦穆公是秦国人士,曾称霸西戎,是春秋五霸之一,在历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五张羊皮当然不能帮秦穆公换来霸主地位,但秦穆公却用五张羊皮换来了一个人,正是在这个人的辅佐之下,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使得秦国开始真正崛起,而秦穆公也最

  • 蜀汉后主刘禅做太子时期有几位心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禅

    刘禅,即蜀汉怀帝,字公嗣,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太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对于太子来说,虽然看似距离皇帝只要一步之遥,但是,真的想要顺利坐稳皇帝的宝座,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子李建成就败给了秦王李

  • 春秋战国时出现过几个代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代国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今天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

  • 清朝后期“刺马案”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刺马案

    在清末同治九年,发生了一起大案件,两江总督和封疆大吏马新贻被刺杀的案件,可以说当时震惊了朝野。这件事情发生在同治九年的7月26日的上午,当时马新贻刚好在校场阅兵结束,在返回督府的路上,然后被一名叫做张文祥刺客所杀。刺客在刺杀之后并没有逃走,反而还高喊道:刺客就是我张文祥!然后让那一队怕死的卫士将其捉

  • 美国的主要政党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美国

    民主党和共和党是美国两个主要政党。民主党于1791年建党,当时由部分种植园主、农民和某些与南方奴隶主有联系的资本家组成。曾名共和党和民主共和党,1828年改称现名。1933年至195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和杜鲁门先后任总统,民主党连续执政20年,是该党最兴旺发达时期。从1981年到1989年连任两届总

  • 德国的主要政党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德国

    德国政党,德国政治党派的简称,德国属于多党制,联邦议院中的两大政党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与姐妹党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属于同一个议会党团)。其他政党有自由民主党、左党和联盟90/绿党。一般都由两大政党之一与其他三个政党之一党共同合组执政联盟。德国曾存在或目前仍运作的重要政党有:*德国

  • 蜀汉巅峰时期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蜀汉

    赤壁之战以后,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魏国占据中原一带,凭借着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的努力,再加上政治上的优势,魏国的经济实力还有人口都遥遥领先蜀国和吴国,为晋国的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吴国占据江南之地,也是凭借着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人的努力,吴国土地肥沃,人才济济。反观蜀国综合实力

  • 曹魏“高平陵政变”发生的背景经过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高平陵政变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

  • 什么是郡国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郡国制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既没有完全采用周朝的分封制,也没有全盘采用秦朝的郡县制,而是采用了两者并存的“郡国制”,在中央直属的领地之内,全面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而在其他地方,则依旧采用周朝时期的分封制。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原因一:中央集权制并不成熟秦始皇灭六国

  • 三国魏文帝曹丕几次伐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221年,因为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所以刘备发起了夷陵之战。黄初三年(222年)正月,孙权给曹丕上书言说出兵迎敌,曹丕作《报吴王孙权书》鼓励其杀敌。闰月,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