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后主刘禅做太子时期有几位心腹?

蜀汉后主刘禅做太子时期有几位心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52 更新时间:2023/12/12 6:07:38

刘禅,即蜀汉怀帝,字公嗣,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太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对于太子来说,虽然看似距离皇帝只要一步之遥,但是,真的想要顺利坐稳皇帝的宝座,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子李建成就败给了秦王李世民。对于古代历史上的太子,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东宫的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换而言之,太子在即位之前,就需要拥有一群可以称之为心腹的属官。

比如在三国时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魏太子曹丕。对于担任太子中庶子这一官职的司马懿,自然可以称之为曹丕的心腹了,司马懿不仅辅佐曹丕即位称帝,还成为魏文帝曹丕的四位托孤大臣之一。而就本文所要说的后主刘禅,其还在太子时期,也拥有了三位可以称之为心腹的属官。对于太子刘禅的三位心腹来说,伴随着后主刘禅的即位,日和都成为蜀汉的朝廷大臣。其中,两人和诸葛亮齐名,一人镇守一方。

霍弋

霍弋的父亲霍峻跟随刘备入蜀,刘备与刘璋决裂时,霍峻驻守葭萌,先后阻挡张鲁和刘璋的攻击,刘备定蜀后,分广汉设置梓潼郡,以霍峻为梓潼太守。霍峻在郡三年去世,灵柩运回成都安葬。值得注意的是,刘备对霍峻之死非常痛惜,率领群僚参加霍峻葬礼,并留宿霍峻墓上,养其子霍弋于府上。因此,霍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刘备的养子。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立刘禅为太子,霍弋被刘备任命为太子舍人,也即霍弋成为太子刘禅的属官。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去世,太子刘禅即位,史称蜀汉后主。刘禅即位后,任用霍弋为谒者,伴随刘禅左右掌管传达等事。

在后主刘禅即位之后,霍弋自然是备受器重和信任。诸葛亮北驻汉中时,用霍弋为丞相府记室。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去世后,霍弋为黄门侍郎,刘禅立太子后为中庶子。尽言规谏太子,甚为得体。由此,对于霍弋来说,不仅辅佐了太子时期的刘禅,还在刘禅登基称帝之后,又辅佐了刘禅的太子。后来,南中地区出现叛乱,刘禅以霍弋领永昌太守,率军讨伐,斩其豪帅,郡界宁静之后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执掌南中诸郡,也即镇守一方。景耀六年(263年),霍弋进号安南将军。

同年,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偷袭阴平,霍弋想率军救援成都,但刘禅以成都已有准备,不准,后刘禅投降,霍弋在得知司马昭善待刘禅后,才率领南中六郡投降。归降司马氏之后,霍弋仍为南中都督,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功封列侯。

费祎

费祎(?-253年2月),字文伟,江夏(今河南罗山县)人。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立太子时,费祎与董允俱为太子舍人,迁庶子。太子舍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名,初设置于秦朝,是执掌东宫宿卫的,后来也兼管秘书、侍从之职。建兴元年(223年),刘禅继位后,以费祎为皇宫侍从。由此,对于费祎来说,长期作为刘禅的随从,并承担着护卫刘禅的重任。当然,对于费祎这样的人才,后主刘禅也没有长期将其留在身边,而是给了他一个更大的舞台。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的时候,请费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常出使东吴。

建兴十二年至建兴十三年(235–236年),费祎为后军师。延熙六年(243年)十月,大司马蒋琬自汉中返回涪。十一月,费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在蒋琬之后,费祎执掌蜀汉朝政,堪称蜀国的宰相了。延熙十五年(252年),刘禅命费祎开府。到了公元253年,费祎被来自魏国的降将郭循(一作郭脩)行刺身死。葬于今广元市昭化古城城西。费祎执掌大权时,与姜维北伐的主张相左,执行休养生息的策略,为蜀汉国力的恢复尽心竭力,从而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董允

最后,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刘备册立太子刘禅时,任命董允与费祎为太子舍人,后董允调任太子洗马,而费祎调任太子庶子。公元223年,刘禅即位后,董允与费祎同为黄门侍郎。其中,太子洗(xiǎn)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处理事务的官职,秦汉始置,作先马,后人可能误写,作“洗马”,从此留下千古悬念。由此,对于董允来说,和霍弋、费祎一样,都是太子刘禅时期的属官。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郭攸之、费祎、董允之名,希望刘禅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不久,诸葛亮任命侍中费祎为丞相府参军,随从北伐;于是董允为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

也即在费祎离开后主刘禅,跟随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董允继续辅佐后主刘禅。延熙六年(243年),董允被加封为辅国将军。延熙七年(244年),大司马蒋琬病重,不能处理朝政,朝廷于是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代替疆外处理朝政。董允以侍中的身份兼尚书令一职,成为大将军费祎的助手,也即可以视为蜀国当时的副丞相。最后,董允于延熙九年(246年)逝世。因为辅佐后主刘禅有功,尤其是其生前压制了宦官黄皓,所以董允和诸葛亮、蒋琬、费祎齐名,被后人一起称之为“蜀汉四相”。总的来说,对于霍弋、费祎、董允这三位太子刘禅的属官和心腹,无疑是刘备生前为后主刘禅选择的良才,这三人后来都为蜀汉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这,显然体现出了刘备识人用人上的一流水平。

标签: 刘禅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出现过几个代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代国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今天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

  • 清朝后期“刺马案”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刺马案

    在清末同治九年,发生了一起大案件,两江总督和封疆大吏马新贻被刺杀的案件,可以说当时震惊了朝野。这件事情发生在同治九年的7月26日的上午,当时马新贻刚好在校场阅兵结束,在返回督府的路上,然后被一名叫做张文祥刺客所杀。刺客在刺杀之后并没有逃走,反而还高喊道:刺客就是我张文祥!然后让那一队怕死的卫士将其捉

  • 美国的主要政党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美国

    民主党和共和党是美国两个主要政党。民主党于1791年建党,当时由部分种植园主、农民和某些与南方奴隶主有联系的资本家组成。曾名共和党和民主共和党,1828年改称现名。1933年至195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和杜鲁门先后任总统,民主党连续执政20年,是该党最兴旺发达时期。从1981年到1989年连任两届总

  • 德国的主要政党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德国

    德国政党,德国政治党派的简称,德国属于多党制,联邦议院中的两大政党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与姐妹党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属于同一个议会党团)。其他政党有自由民主党、左党和联盟90/绿党。一般都由两大政党之一与其他三个政党之一党共同合组执政联盟。德国曾存在或目前仍运作的重要政党有:*德国

  • 蜀汉巅峰时期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蜀汉

    赤壁之战以后,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魏国占据中原一带,凭借着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的努力,再加上政治上的优势,魏国的经济实力还有人口都遥遥领先蜀国和吴国,为晋国的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吴国占据江南之地,也是凭借着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人的努力,吴国土地肥沃,人才济济。反观蜀国综合实力

  • 曹魏“高平陵政变”发生的背景经过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高平陵政变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

  • 什么是郡国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郡国制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既没有完全采用周朝的分封制,也没有全盘采用秦朝的郡县制,而是采用了两者并存的“郡国制”,在中央直属的领地之内,全面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而在其他地方,则依旧采用周朝时期的分封制。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原因一:中央集权制并不成熟秦始皇灭六国

  • 三国魏文帝曹丕几次伐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221年,因为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所以刘备发起了夷陵之战。黄初三年(222年)正月,孙权给曹丕上书言说出兵迎敌,曹丕作《报吴王孙权书》鼓励其杀敌。闰月,孙权

  • 刘邦称帝后为何定国号为“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公元前202建立,刘邦建立汉朝。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吴京导演的电影《战狼》中的一句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台词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很自然地就会激起人们的爱国情怀。那么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这句话出自《后汉书》,原话是&ldquo

  • 宋哲宗赵煦亲政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哲宗

    元祐更化,发生于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捩点。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个事情还得从“元祐更化”说起,宋神宗病逝之后,年仅9岁的宋哲宗赵煦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虽然执政能力非常出色,一度形成了“元祐之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