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有哪些宗教

唐朝有哪些宗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1 更新时间:2024/2/17 6:49:45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传统两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较大发展。唐朝初年,高僧玄奘远赴天竺(现在的印度)取经657部,唐朝特此兴建了大雁塔来保存这些佛经。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迎来空前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形成或成熟。

其它宗教如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和祆教也随着国际交流传入中国。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法,使得除禅宗等少数宗派外,其它佛教派别从此一蹶不振。

道教

祆教、景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主要是在西域胡商中流传,唐人信仰的并不多。在唐朝流行的主要宗教还是道教和佛教,其中又以佛教的势力最大,影响最深。

道教尊老子李耳为教主。因为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从李渊起皇帝就以教主的后裔自居,积极扶植道教,企图借助神权来巩固皇权。666年(乾封元年),高宗下令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进一步尊老子为大圣祖,令人画老子像颁于天下,要求生徒皆习《老子》、《庄子》等,又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等,以壮大道教的势力。

玄宗还派人四处搜寻道经,编纂《道藏》3744卷。当时两京和各州府都建有玄元皇帝庙,道观也很多,仅长安就有三十所。据统计,到884年(中和四年),全国共有1900余所道宫,道士达1.5万余人。

佛教

佛教在唐代也有新的发展。由于南北朝以来新的佛经不断传入和对教义的不同解释,所以在唐代逐渐形成了许多佛教宗派。

各派虽有差异,但基本精神却是相同的。它们都提倡灵魂不灭、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迷信说教,引导人们逆来顺受,安心现状。所以,它们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在诸派别中,以智?为代表的天台宗、以玄奘为代表的法相宗、以法藏为代表的华严宗和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的影响较大。

祆教和摩尼教

唐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精神统治,积极提倡各种宗教。当时,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许多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播开来。

从波斯传来的有祆教、摩尼教和景教。祆教又名拜火教,曾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国教。唐代长安、洛阳、武威、敦煌等地都设有祆祠。唐政府中设有萨宝府,是专管祆教的机构。

694年(延载元年),波斯人拂多诞持摩尼经典《二宗经》来朝,这是摩尼教传入中国之始。回纥助唐平安史之乱时,曾从洛阳携带四个摩尼教师回国,摩尼教又传到回纥地区,并成为回纥的国教。768年(大历三年),唐代宗准许回纥在长安建摩尼教寺,赐额“大云光明寺”。771年,回纥又请于荆、扬、洪、越等州建大云光明寺,这说明摩尼教在南方也有所流传。

景教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638年,唐太宗下诏准许波斯景教僧阿罗本在中国传教。阿罗本在长安义宁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高宗时,允许在各州建景教寺院。

景教寺原称波斯寺,天宝年间玄宗令改名大秦寺。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在唐朝大秦寺遗址上出土的珍贵文物。碑文记叙了景教在唐代传播的情况,还用叙利亚文和汉文对照刻了七十二个景教僧徒的名字。

此外,唐代在长安、广州、扬州等地曾有不少大食商人,他们信奉的伊斯兰教也在这些地区流传,据说当时长安就建有清真寺。

宗教在唐朝盛行的原因

唐朝佛教兴,是因为唐朝文化的开族性,不光是佛教兴,道教也兴,还有伊斯兰教,景教在中国也得到发展。

这种局面是因为唐朝是最中历史上最自信的一个王朝,也是最发达的,领土,文化都是自信的,这种自信下,唐人到人外国,朝廷不会怕它们被同化,外国人来中国,朝廷不会担心,外国文化喧宾夺主。

中国的文化是非宗教性的,不像基教,伊斯兰教那样是纯宗教性的文化,排它性,攻击它人文化性的,中国文化的这种包容性,其实也是一种扩张性,外来文化都可以让它本土化,被中国文化所包容,所容纳吸收。

而排它性的文化,想吸收外来文化也没得这个天分,是排拆性的。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那时文化的自信心才是原因。

从汉以来,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发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佛教已经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中国的佛教已不是印度的佛了,本土化的,比如说,佛寺都是中国风格的,和尚的衣服是交领的,和尚的名字也是中国汉字,中国风格的名字,而不是外国风格的名字,和尚也会诗,也会古筝,这种本土化才是被中国人接纳的原因。

但是伊斯兰教,基督教都是排它性,不好完成本土化,不能被大众化接受。其实这两种教来中国的时间都很久的。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佛教盛行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魏晋南北朝时,儒学衰落,佛教趁机大肆传教,吸收信众,至唐朝之时,依然成为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儒学实力相当的宗教。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唐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包容的宗教政策,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支持

  • 唐朝为什么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

    唐代是一个宗教盛行、多元并包的社会,佛教、道教及各种外来宗教都获得巨大发展,相互之间也在影响、交融。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玄奘西天取经,却又出现了会昌灭佛;道教取得了类似于国教的地位,却始终不及佛教深入人心。在相互竞争又相互渗透的各种宗教之上,则是笼罩一切的皇权。武则天利用佛教的经义为其登上皇位进行合法

  • 回鹘历史介绍 回鹘与唐朝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回鹘

    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纥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其后统一铁勒诸部,回纥逐渐成为铁勒诸部的统称。广德元年(763年),英义可汗(牟羽可汗)正式皈依摩尼教,摩尼教成为回鹘汗国国教。贞元四年(788年)

  • 吐谷浑历史介绍 吐谷浑与唐朝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吐谷浑

    吐谷浑乃慕容鲜卑支系,五胡十六国时期西迁至青藏高原东北端,并在晋咸和四年(329年)立国。曾在隋大业五年(609年)被隋军占领,隋末战争时复国。吐谷浑因夹处于吐蕃和唐两大势力之间,又与吐蕃同处青藏高原这一特殊地缘上,早年慕容伏允采取亲蕃疏唐的外交政策。唐太宗几进召见未能成功,公元634年,开始派兵西

  • 袁术手底下的猛将都有谁? 南阳军阀袁术为何最近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术

    世人无不了解在那三国之中,其实到了后来也真正成了王的是自封的刘备以及坐镇江东的孙权,而曹操是早早的因为得了脑部疾病去世了,所以就没有当成皇帝。但是其实在三国争斗的那些英豪以及诸侯之中,最早自立为王的并不是刘备或者是孙权,而是一个前期还算可以的人,他就是那袁术。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袁术究竟是何人,他与那袁

  • 唐庄宗李存勖在位期间在政治与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存勖

    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本姓朱邪,字亚子,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末时期,李存勖随父四处征战,颇有功绩,南击后梁、北取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23年4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在位期间,并岐国,

  • 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建国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庄宗

    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本姓朱邪,字亚子,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末时期,李存勖随父四处征战,颇有功绩,南击后梁、北取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23年4月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在位期间,并岐国,

  • 朱温代唐建梁过程介绍 朱温死因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温

    朱温,即后梁太祖,别名朱全忠、朱晃,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末时期,朱温联合李克用镇压黄巢军,后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唐末最大割据势力。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l

  • 三国时期的爵位:宜城亭侯和南昌侯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宜城亭侯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汉末三国时期,公爵是比较罕见的,往往只有亡国之君等才能获得公爵的待遇,比如后主刘禅被司马氏封为安乐公。在此基础上,侯爵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荣誉了。比如关羽因为被东汉王朝册封为汉寿亭侯,就经

  • 金宣宗完颜珣“九公封建”抗蒙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金宣宗

    金宣宗完颜珣贞佑二年(1214)﹐在蒙古军的打击下﹐金朝南迁。河北﹑山东等地相继沦陷。兴定二年(1218)﹐蒙古军攻占山西太原﹑平阳等地﹐形势对金朝极为不利。次年正月﹐金宣宗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宣徽使移剌光祖等人建策:“当募土人威望服众者﹐假以方面重权。能克复一道﹐即以本道总管授之。能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