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胡十六国时期“五凉”政权介绍

五胡十六国时期“五凉”政权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77 更新时间:2024/1/16 13:15:46

五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是五胡十六国时代的五个政权。指晋和南朝宋时北方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主要活动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地区,后借指甘肃一带。

张九龄《益州长史叔置酒宴别序》:“前拜小司马,兼拥旄於五凉。”唐岑参《题金城临河驿楼》诗:“左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唐岑参《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马疾飞千里,凫飞向五凉。”

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国家曾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政治上的统一与分裂相交替是历史的基本特点之一。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一个典型的分裂时期。

“五凉”所存在的具体历史年代是公元301年至439年。其间,前秦统治河西近十年(376384年)。这近十年时间将五凉时期分为前、后两段,前一段是前凉时期,后一段是后、南、西、北诸凉时期。

古代河西,依其地域而言,包括今天甘肃省兰州市以西的整个河西走廊及今青海省的湟水流域。但在五凉政权的极盛时期,它所管辖的范围东至今甘肃甘谷、天水,西及今新疆境内的天山南北。从这一点上讲,五凉历史是古代西北边疆历史的一部分。

五凉政权是由不同民族建立的。其中,前凉和西凉分别为汉族张氏和李氏所建,后凉由氐族吕氏所建,南凉由鲜卑族秃发氏所建,而北凉则由匈奴族沮渠氏所建。这样多的古代民族在同一历史时期出现在同一地域的政治舞台上,并表现出他们的进取精神,展示出他们的历史地位,在共同参与北方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相互联系和彼此交流,这对促进北方民族融合,对推动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五凉史也是古代民族史的一部分。

河西地区,东西绵亘千余里。这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自西汉中期古代河西经济区崛起以后,历经东汉、曹魏、西晋诸朝的陆续开发,到北魏统一北方时,这里已成为民殷物丰之地。

而五凉政权则利用它们在河西走廊建制的政治优势,担负起承前后的历史使命,在促进河西与西域的交通贸易方面,在发展河西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方面,在发挥敦煌、酒泉、张掖、武威等城市的商业作用方面,尤其在弘扬敦煌文化方面,都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五凉史又是中西关系史和敦煌文化学术史的一部分。

当然,五凉政权毕竟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处西北的五个割据性政权,它们的存在是一种暂时的历史现象。随着国家统一形势的出现,它们一个个都会走向覆灭。正因为它们都是割据政权,所以它们存在的时期中,河西域内战争多、灾荒多,而且其政治有时表现得既腐败又黑暗。正是这些原因决定了它们不会长久。

发展历程

前凉

十六国之一。汉族张寔所建。历八主,共六十年。另一说,历九主,共七十六年。即从晋永宁元年(301年)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始至秦建元十二年(376年)悼王张天锡被迫出降前秦止,是十六国中享国最久的国家。

后凉

后凉王朝是十六国时期略阳(今甘肃平凉地区庄浪县)氐族人吕光建立的,吕光家族是西汉皇后吕雉的族人(故吕光家族是汉族和氐族融合的结晶),同前秦国主苻坚是同族、同乡。吕光的父亲是前秦开国重臣吕婆楼

西凉

李广后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虽在421年被北凉灭掉,但李姓却世代为凉州大族。

十六国时期的西凉政权,是汉人李暠建立的。李暠,前述汉朝李广将军之后裔,世为凉州大族。《晋书·凉武昭王传》载:“暠,字玄盛,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世为西州右姓。”北凉段业(十六国时凉王)时,曾任敦煌太守。庚子元年(400),自称凉公,改元建初,成为西凉的开国皇帝。

北凉

北凉(397或401-439)是十六国之一。由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沮渠蒙逊所建立;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建立者为段业,此说是以蒙逊堂兄沮渠男成拥立段业称凉州牧,并改元神玺为立国之始(397年)。

南凉

南凉(397年-414年)十六国之一。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所建。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部。历三主,共十八年。秃发即“拓跋”的异译。

标签: 五胡十六国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由夏朝后裔建立的诸侯国分别是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侯国

    一直以来,西方学者质疑夏朝的存在,考古又的确没有一锤定音的发现,然而根据史书种种记载,夏朝并非虚构王朝,甚至在夏朝之前中国还有虞朝,上古中国远比西方学者想象的更为发达。之所以说夏朝存在,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春秋战国时代,夏朝流传下来的诸侯国还有多个,其中一个周初被周武王封为公爵,且孔子还亲自考察过,

  • 春秋时期诸侯国:毕国 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毕国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 西周为什么要组建宗周六师、成周八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周

    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建立之前,华夏大地的政治模式一直都是那种类似部落联盟的方式,直到周朝建立后采取了分封制才算是解决了过去纷乱的局面。我们今人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不经意间以今人的视角来衡量古人的做法。至今在网络上依然有着周王室滥封诸侯,最终引起群雄逐鹿问鼎中原的尴尬境地。这样的说法,固然没有任何错

  • 中国古代“保甲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保甲制度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保甲制度,说实话小编反正是第一次听说了,所以不了解,那么这个保甲制度到底是什么制度呢?保甲制度的优缺点又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跟随小编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大家的加入。1、什么叫保甲制度保甲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军事管辖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在宋朝时期开始流行起来,而且延续了

  • 明英宗“夺门之变”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夺门之变

    大明景泰八年,文臣徐有贞、武将石亨和宦官曹吉祥等朝臣联手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明英宗至此复位。接下来听听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执政水平上,对国家利弊上看,朱祁钰是强于朱祁镇的,朱祁钰在危难关头,力挽狂澜,拯救帝国于水火之中。他无疑是大明王朝的大功臣,但朱祁钰依旧也有很多处理不当的地方,直

  • 金熙宗执政前期与后期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差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金熙宗

    金熙宗完颜亶是金朝第三位皇帝,他执政初期时颇有明君之风,但到了后期因为不满皇帝干政而不理朝政,滥杀无辜,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于天下。”这句话是对女真恐怖战斗力的最好总结,我们看金国120年的历史历经九代帝王。平均每位皇帝在

  • 锦衣卫职位等级排名 明朝锦衣卫官职一览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锦衣卫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锦衣卫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锦衣卫还是挺有意思的,很多话说,其实锦衣卫也不复杂,也就是另外一种官职了,多的也不说了,下面给大家带来这个锦衣卫职位等级排名还有,锦衣卫的官职一览表,只针对明朝时期的,所以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明朝锦衣卫官职一览表(含等级排名)官职:指挥使(1人

  • 汉武帝临终前任命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临终之时明确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汉昭帝时代,史书记载是“政事一决于光(霍光)”,汉宣帝时代是“诸事皆先关

  • 西周后期“宣王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周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周宣王(?-前782年),姬姓,名静,一作靖,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人,周厉王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2年),也即西周倒数第二位君主。周宣王继位后,面对

  • 乾隆帝六下江南分别去了哪儿?乾隆帝下江南主要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帝

    乾隆一生六次下江南,分别是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下江南每次都要到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后四次还巡幸了浙江的海宁。南巡期间,乾隆还在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