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商时期的“方国”是什么国?

夏商时期的“方国”是什么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51 更新时间:2024/2/9 0:17:58

方国是由原始氏族部落转化形成的小型国家。这些邦国位于王畿之外,不受夏后直接管辖。一些方国只是大的部族,另有一些较大的方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组织,规模甚至大于夏后氏。有穷氏代政期间,少康曾投奔有仍、有虞氏,在那里承当牧正和庖正。

有仍氏又名有任氏,风姓,居于山东济宁微山湖畔,是太昊、少昊的后裔。有仍与夏后来往密切,之间有通婚现象。相妻缗来自有仍。相被寒浞杀害时,缗已方妊,她避居故乡,在有仍生下少康。少康复兴后,封有仍族人于任国。

有虞氏乃虞幕、帝舜之后,活动于豫西北、晋南古汾水流域。舜老时,认为己儿商均不贤不肖,所以禅位于禹。禹仿效传舜时舜先让位于尧子丹朱的做法,让位于商均,然民众纷纷拥护禹而不理睬商均,于是禹继承了帝位,将商均分封于河南虞城附近。四世后,夏室中衰,年轻的少康逃到有虞避难,得到了首领虞思的大力协助,这才使夏室终得扭转局势,有虞氏直接关系到了夏后氏的存亡。

一说偃姓乃皋陶后裔。禹老时,荐皋陶为继承人,然皋陶先禹而死,禹又荐伯益。禹死后,伯益效仿常规,先让位给禹子,不料启深得民心,得到了民众的拥护,伯益失权。益不善罢甘休,于是与启作战,结果战败被杀。皋陶之后被封于东南六、英、许三地。

有扈氏为夏之同姓部落。启夺益位,有扈不服,以“尧舜举贤,禹独与之”为名反对启的统治,结果在甘大战中失败,其部众被罚贬为牧奴,世代从事畜牧。

胤子伯靡原为臣服夏后的部落首领,太康失国时又归附后羿,寒浞杀羿后逃奔有鬲氏。靡闻知少康准备复兴夏室,组织有鬲、二斟兵民与少康会师。

斟灌、斟鄩氏统称“二斟”,与夏后同为姒姓,是夏朝早期重要的亲夏氏族。二氏族在夏后氏的东南迁徒过程中与之融合,夏朝晚期斟鄩之地更成为夏后的都邑,偃师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斟鄩。无王时期,寒浞命子浇率兵灭二斟,同时杀死躲避斟鄩的夏后相。其剩余势力又在数年后加入少康和伯靡的联军,复兴夏室。

有缗氏为少昊另支后裔,是夏晚期东方的强大方国。夏在有仍召开盟会,有缗首领因不满桀的统治,愤慨归国,桀遂灭之。

有莘氏,帝喾高辛氏之后裔,启时的支子封国。夏商之际,在伊尹的帮助下,有莘氏与商汤在北亳结盟,汤还从有莘氏娶妃。

《山海经》之海外四经记录了夏后氏周边的许多方国“国”名,可能纯属神话亦可能是远古部落名称的讹化。

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或“联合城邦制国家”。所谓“部族”,是指由原始时代的部落组织衍变而来的、以血缘(族姓)联系为基础的社会集团,它是中国国家的早期形式,实际是以殷商为中心的方国联盟。商王国时代的部族很多,卜辞中大多称之为“方”。

标签: 方国

更多文章

  • 五胡十六国时期“五凉”政权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胡十六国

    五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是五胡十六国时代的五个政权。指晋和南朝宋时北方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主要活动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地区,后借指甘肃一带。唐张九龄《益州长史叔置酒宴别序》:“前拜小司马,兼拥旄於五凉。”唐岑参《题金城临河驿楼》诗:&ldquo

  • 春秋战国时期由夏朝后裔建立的诸侯国分别是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侯国

    一直以来,西方学者质疑夏朝的存在,考古又的确没有一锤定音的发现,然而根据史书种种记载,夏朝并非虚构王朝,甚至在夏朝之前中国还有虞朝,上古中国远比西方学者想象的更为发达。之所以说夏朝存在,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春秋战国时代,夏朝流传下来的诸侯国还有多个,其中一个周初被周武王封为公爵,且孔子还亲自考察过,

  • 春秋时期诸侯国:毕国 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毕国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 西周为什么要组建宗周六师、成周八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周

    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建立之前,华夏大地的政治模式一直都是那种类似部落联盟的方式,直到周朝建立后采取了分封制才算是解决了过去纷乱的局面。我们今人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不经意间以今人的视角来衡量古人的做法。至今在网络上依然有着周王室滥封诸侯,最终引起群雄逐鹿问鼎中原的尴尬境地。这样的说法,固然没有任何错

  • 中国古代“保甲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保甲制度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保甲制度,说实话小编反正是第一次听说了,所以不了解,那么这个保甲制度到底是什么制度呢?保甲制度的优缺点又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跟随小编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大家的加入。1、什么叫保甲制度保甲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军事管辖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在宋朝时期开始流行起来,而且延续了

  • 明英宗“夺门之变”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夺门之变

    大明景泰八年,文臣徐有贞、武将石亨和宦官曹吉祥等朝臣联手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明英宗至此复位。接下来听听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执政水平上,对国家利弊上看,朱祁钰是强于朱祁镇的,朱祁钰在危难关头,力挽狂澜,拯救帝国于水火之中。他无疑是大明王朝的大功臣,但朱祁钰依旧也有很多处理不当的地方,直

  • 金熙宗执政前期与后期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差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金熙宗

    金熙宗完颜亶是金朝第三位皇帝,他执政初期时颇有明君之风,但到了后期因为不满皇帝干政而不理朝政,滥杀无辜,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于天下。”这句话是对女真恐怖战斗力的最好总结,我们看金国120年的历史历经九代帝王。平均每位皇帝在

  • 锦衣卫职位等级排名 明朝锦衣卫官职一览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锦衣卫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锦衣卫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锦衣卫还是挺有意思的,很多话说,其实锦衣卫也不复杂,也就是另外一种官职了,多的也不说了,下面给大家带来这个锦衣卫职位等级排名还有,锦衣卫的官职一览表,只针对明朝时期的,所以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明朝锦衣卫官职一览表(含等级排名)官职:指挥使(1人

  • 汉武帝临终前任命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临终之时明确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汉昭帝时代,史书记载是“政事一决于光(霍光)”,汉宣帝时代是“诸事皆先关

  • 西周后期“宣王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周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周宣王(?-前782年),姬姓,名静,一作靖,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人,周厉王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2年),也即西周倒数第二位君主。周宣王继位后,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