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多少人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92 更新时间:2024/1/17 4:13:58

中国古代科技不发达,节气、历法之事多依赖于观察天象,依据天象还衍生出了推断事物发展的玄学,历代封建王朝都有专门负责观察天象的机构,比如秦汉时期有太史令、唐朝有太史局、明清有钦天监等等。

据史料记载,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一,太白金星出现在正南方,六月初三,太白金星又在正南方出现,按照古代天象玄学解释,这预示必将有大事发生,太史丞傅奕立刻向李渊汇报了此事。

当时秦王李世民的封地就在正南方,太白金星出现在他封地的上空,因此傅奕秘密告诉李渊,说:“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意思是说秦王将会做皇帝。

而此时的太子是李建成,如果李世民做皇帝,那肯定是通过非常手段获得,想到这里,李渊不免心里发慌,于是命人召李世民入宫,并当面质问,李世民自然不会承认,反倒说是李建成在冤枉他,李渊见李世民言之诚恳,就相信了他。

在回去的路上,李世民左思右想,既然父亲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最终他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一大早,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杀死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

李建成一死,李渊这才如梦初醒,事已至此,他无奈只能退位,并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毋庸置疑,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在为帝之后,以文治天下,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不过李世民对待自己兄长的手段确实有点残忍,李世民不仅割下了李建成的头颅示众,还给他扣上不少的罪名,以至于李建成在正史成为卑鄙平庸之人,除此之外,他还将李建成逐出宗籍。

不仅如此,李世民连李建成的5个儿子都没放过,全部杀死,据《旧唐书》记载:“建成死时年三十八,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并坐诛。”

“玄武门之变”中另一个主角的下场也很惨,他就是齐王李元吉,李元吉是被尉迟敬德杀死,死时年仅岁24岁,他也被逐出宗籍,李元吉的5个儿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也都被诛。

玄武门之变简介: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标签: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更多文章

  • 西汉“诸吕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吕之乱

    汉高后七年(前180年)八月,一代权后吕雉去世,随后西汉国都长安便爆发了一场血腥的权力斗争,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人以吕氏诸人谋反为名,彻底铲除吕氏集团,史称“诸吕之乱”。那么,“诸吕之乱”的原因真的是诸吕谋反吗?周勃、陈平杀了汉少帝和汉惠帝刘盈的其他儿

  • 北宋为何选择开封为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开封

    北宋都城易攻难守是没错,毕竟开封地区地处平原,无险可依,不然的话,当年金人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攻破汴京,导致三千大宋皇族被一锅端。但是各位需要知道的是,一个国家定都的选择,其实是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安全性是方面,但更多的是要看这个都城对于天下的作用。所谓国都,作为国家之中心,其一定要起到一个能够连接、

  • 北宋重文抑武的目的及措施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

    重文抑武、国家贫弱,一谈论起宋朝,大家对它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这样。确实,自从唐朝时期的蕃镇割据引起的国家灭亡,再经过五代十国时的分裂与战乱之后,宋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本身又是在军士拥戴下成为皇帝的,由史、由己让赵匡胤以及后来的继承者都时刻警惕军队这把双刃剑,甚至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直接将&l

  • 北宋和吐蕃的关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

    《天龙八部》中,说北宋时天下五分,有辽、宋、金、西夏、吐蕃五国,吐蕃国师鸠摩智,亦是书中的重要角色。而真实历史中,北宋时,在青海东部和甘肃南部的河湟地区,确实兴起了一个吐蕃人建立的强大政权:青唐吐蕃。其首领”唃厮啰“,是唐朝时吐蕃王朝的王室后裔。他向宋朝称臣进贡,受封为河西节

  • 北宋大事年表介绍 北宋发生了哪些历史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以其建都于北方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北宋乃由后周末帝禅让赵匡胤开始,统治了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以南一带的以汉族人为主体的生活地区。北宋政权先后与辽、金及西夏对峙

  • 宋朝幕职与诸曹官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

    宋代州郡行政属官的设置及其职能看,宋代幕职、诸曹官的特点有以下三点:一、与唐朝州官相比,宋代地方行政属官人员有所减少。如幕职诸官由数十人、十数人减为不超过五人,诸曹官由六曹参军且每曹不止一员减为五员以下,一般各在四员以下。因为宋代州级官员的职能有了专项分类,幕职诸曹官以与百姓接触较多的税籍、狱讼、赈

  • 宋朝诸曹官及其职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曹

    宋代州级行政属官由幕职官和诛曹官两部分组成,诛曹官有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和司户参军。在官阶体系中,录事参军与县令并称令录;司理、司法、司户三参军称“判司”,与县主簿、县尉并称判司簿尉,系选人最低阶层。在职事官体系中,作为州郡属官,诸曹官分掌户籍、赋税、仓库出纳、议法断

  • 宋朝州级幕职官的主要职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

    宋代州政丛杂,军政、民政、财政、刑狱、上下文移、赈恤灾伤、布宣教化、察举官员,无所不与,“以一守令之身而下兼众曹之事,非材闳力钜,谁与共此凛凛哉。”特别是刑狱繁多、财税任务重的州郡,知州、通判不能事必躬亲,必须借助属官才能有所作为。(一)幕职诸官及其职能总体上,宋代幕职官&l

  • 宋朝州级属官体制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

    宋代州级政府是地方行政体制的重要一环,而州级行政属官是佐助正副长官贯彻中央政令,处理日常政务,保证完纳税粮,尤其是办理日常司法政务的主要官员。宋代州级属官体制承袭于唐末五代,但又有较大的改组,呈现出人员减少,司法政务繁重等时代特点,在化解民间纠纷,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和加强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过程中,起

  • 南宋“三司使”官职历史介绍 三司使职权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司使

    三司使是唐代中期以后,财务行政渐趋繁杂,乃特简大臣分判度支、户部、及充任盐铁转运使,分别管理财政收支、租赋与盐铁专卖事务。后唐明宗亍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委任宰相一人专判度支、户部与盐铁转运使事务。长兴元年(公元930年),三使并为一使,称三司使,总揽财政收支,租赋及盐铁专卖事务。北宋沿设,三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