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将相制是什么官职制度?

将相制是什么官职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9 更新时间:2024/1/31 22:04:36

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君主地位的极大提高和权力的高度集中,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已退居次要地位,只有君主的臣仆越来越受到重用。某些君主的臣仆侍从已由主管君主的私人事务而发展到管理国政,并被委以重任,于是在中央政府中便出现了以相、将为主的官制。

战国时各国在国君之下都分设相、将。正如《尉缭子·原官》所说:“官分文武,君主二术。”如赵惠文王便曾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京剧《将相和》演唱的便是他们二人交好的故事。

“相”有扶助之义,是由搀扶盲人、主持仪式者而演变为辅佐国君之人的名称。春秋时的齐桓公和秦穆公已开始设置“相”(如齐桓公以管仲为相),至战国时,相已成为“百官之长”(《荀子·王霸》)。如《战国策·齐策》说:“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相的名称也不尽一致,或单称“相”,或曰“相邦”、“相国”、“相室”、“丞相”,而楚国则称“令尹”(次于令尹者为“左徒”和“上柱国”)。至于“宰相”之称,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不过它除了曾被辽朝用作正式官名外,一般都被当作中枢职官的泛称,历代关于宰相的具体职称和名目也很多。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将君主总管家称呼的“宰”与具有辅助之义的“相”合称,并作为专制君主下面最高执政官的通称,这实际上是反映了战国以后中枢职官的实质,即用家臣的头目以掌管国事。

“将”职则为一国的最高军事统帅,其地位仅次于相,由擅长作战的武将担任。有时为了强调某些将的统帅地位,还设有“上将军”、“大将军”之职,犹如春秋时晋国的元帅。而各国对将的称呼及级别也名目不一。如楚称最高武官曰“上柱国”,秦的高级武官有大良造,而赵、秦两国又设“国尉”以掌管军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太尉作为掌管军事的最高长官,可能即与此前曾设国尉有关。

除相、将外,战国时期国君秘书人员的职权也加重了。君主的秘书本是从史官分化出来的,至战国时则已有了御史、主书、御书、掌书、尚书等不同的名目。这些秘书人员不但负责国君的文书档案,而且已开始具有监察其他官员的职能。后世作为监官的“御史”之类,便是由此再行分化、发展而形成的。

至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职官,各国还常常沿用司空、司徒、司寇等旧的名称。有些国家也设置了一些新的职官,如秦国掌管司法的“廷尉”,赵国掌管租税的“田部吏”,以及秦、齐用以备顾问的“博士”等。

在中国官制史上,战国是一个转变的时期,即中枢职官由以巫史和宗室贵族为主,而转变为由国君臣仆来充当。这样,国君对中枢之官便操有生杀予夺之权,而不必有所顾忌了。

标签: 将相制

更多文章

  • 三公九卿制简介_三公九卿制是什么制度_三公九卿制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公九卿制

    秦统一中国后,其中枢职官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汉承秦制,又继续发展为“三公九卿”制。丞相为最高行政长官,禀承皇帝意旨处理国政。丞相一般设两人,以右丞相为上。以宦官充任丞相者为“中丞相”。对某些有威望的丞相朝廷还尊称为“相国”,

  • 三省六部制简介_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意思_三省六部制实行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意思?三省六部制什么时候实行的?本文来详细说说。魏晋南北朝的三省制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政府执行政务的总机关。晋称尚书台为尚书都省,刘宋称尚书寺,一名尚书省。至南北朝梁代遂改称尚书省。尚书省的首长是尚书令,副职是尚书仆射(yè)。这样,尚书省便相当于西

  • 二府制是什么制度_二府制制度简介_二府制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二府制

    宋代中央是由中书门下(简称“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号称“二府”。北宋神宗以前的一百多年,中书、尚书、门下三省虽仍然设置,但都不预朝政,形同虚设,全非宰相之职。在三省之外,另设宰相的办公机构于禁中,称为“政事堂”或&ld

  • 辽金元的官职制度简介_辽金元的官职制度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辽金元

    辽的中央机构特点是分北面官和南面官两个系统。北面官掌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南面官理汉人。两套机构都由皇帝统辖。北面官设北、南宰相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宰相”作为正式机构和职官的名称。两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及总知军国事、知国事等长官。北宰相府长官由皇族耶律氏成员担任,南宰相

  • 大学士和内阁制是什么制度_大学士和内阁制制度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学士

    明初中枢职官沿袭元制。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中书省,并规定不再设丞相,由皇帝亲理国政。但由于政务繁忙,便由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草拟诏谕。成祖时,命翰林院编修、检讨等人值文阁,参预机务,处理六部政务,称为内阁。仁宗以后,内阁权位渐高,人阁大学士们也多是元老旧臣,号称“辅臣&rd

  • 周朝的官职有哪些_周朝的官职制度_周朝官职分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朝

    周代,巫史的地位大大下降,担任中央政府最高职务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他们辅佐周王,统领百官,执掌朝政,是周王朝的中枢职官。而担任这些职务的一般都是有威望的贵族。如姜尚在武王时便曾为太师,协助武王灭商。周公也曾担任太师,并在成王年幼的时候摄政7年。周公的儿子伯禽也

  • 东周时期春秋70个诸侯国介绍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周

    1、齐国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与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次年,无知被杀。鲁伐

  • 东周时期春秋70个诸侯国介绍盘点 之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周

    公元前312年,秦、魏、韩出兵救燕,败齐于濮水之上。次年,赵武灵王召燕公子职于韩,派兵护送回燕,立为燕昭王。昭王即位于燕破之后,立志报仇雪耻,卑身厚币招聚天下贤士,得乐毅等人,励精图治,燕从此强大。这一时期,燕国设有两个都城,上都为蓟,下都为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但也有一说认为汉良乡县为燕的中都。

  • 白区党组织是如何支援红军长征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征

    央广网10月24日消息红军长征期间,在国民党统治区逐步恢复和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坚持地下斗争,以不同方式支援红军,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到达陕北后的红二方面军一部(资料图)中共中央迁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在白区的派出机构是中共上海中央局和中共中央北方局。上海中央局代表中共中央领导党在

  • 张格尔叛乱是如何被平定的_张格尔是谁_张格尔叛乱起因经过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格尔叛乱

    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南疆大小和卓之乱,统一天山南北后,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清政府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当地维吾尔族民众得以休养生息。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政府派遣驻扎新疆地区的各级官吏开始贪污腐败。嘉庆时,他们与当地维吾尔族官员狼狈为奸,坏事干尽:随意增加赋税,残酷压榨百姓,敲诈勒索老百姓。当地老百姓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