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金元的官职制度简介_辽金元的官职制度是什么

辽金元的官职制度简介_辽金元的官职制度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16 更新时间:2024/1/31 22:04:57

辽的中央机构特点是分北面南面官两个系统。北面官掌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南面官理汉人。两套机构都由皇帝统辖。北面官设北、南宰府,这是中国历史一次把“宰相”作为正式机构和职官的名称。两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及总知军国事、知国事等官。

北宰相府长官由皇族耶律氏成员担任,南宰相府长官由后族萧氏所把持。由于中枢之官全由宗室贵族担任,这样,辽代的宰相便与周代的卿士颇有相似之处。南面官多仿唐制,设置三省六部及台、院、寺、监等机构,用以安置汉人,权任很轻,无法与北面官相比。辽代的军事机构也有北、南两枢密院,以枢密使及知枢密院事为其正、副长官。但只有北枢密院掌全国军政,南枢密院仅负责丁赋、铨选等事。

金朝实行一省制只设尚书省,无中书、门下省,以尚书令为最高行政长官。但尚书令仅为皇族荣衔,故下面的左、右丞相及平章政事便为宰相,左、右丞及参知政事则为执政。金还设有枢密院及御史台,用以掌管全国的军事及监察,其长官分别为枢密使及御史中丞。

元朝也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其中枢权力汇集于中书省和枢密院、御史台。但中书令之职位多由皇兼领,所以实际任宰相职务的还是左右丞相及平章政事,而由左右丞及参知政事为其副。右丞相为上,全由蒙古人充任。元朝全国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其枢密使也是虚崇之位,例由皇太子兼领,持院事者实为枢密院副使及同知枢密院事。

枢密院不用汉人。元代最高监察机关的御史台,以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正、副长官,下设殿和察院。殿中司掌纠察朝会失仪及百官过失,由殿中侍御史统领;察院掌监察地方,设监察御史若干员,后称肃政廉访使,主要负责燕南河北等内八道的监察工作。

元代中书省和御史台还派出代机构到各大区去主管军政大事,这便形成了“行中书省”和“行御史台”制度,简称“行省”、“行台”。“行”就是代行职权的意思。元朝分全国为11个大区,于是便有1个中书省(管辖邻近大都的“腹里”地区)和10个行中书省。这些“行省”最终演变成了中国地方的最高行政区划单位“省”。“行省”的官员设置与中书省大体相同,只是规模略。“行台”的设置则较少,仅有江南、陕西两处,由它们负责江南十道和陕西四道的监察工作。

标签: 辽金元

更多文章

  • 大学士和内阁制是什么制度_大学士和内阁制制度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学士

    明初中枢职官沿袭元制。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中书省,并规定不再设丞相,由皇帝亲理国政。但由于政务繁忙,便由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草拟诏谕。成祖时,命翰林院编修、检讨等人值文阁,参预机务,处理六部政务,称为内阁。仁宗以后,内阁权位渐高,人阁大学士们也多是元老旧臣,号称“辅臣&rd

  • 周朝的官职有哪些_周朝的官职制度_周朝官职分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朝

    周代,巫史的地位大大下降,担任中央政府最高职务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他们辅佐周王,统领百官,执掌朝政,是周王朝的中枢职官。而担任这些职务的一般都是有威望的贵族。如姜尚在武王时便曾为太师,协助武王灭商。周公也曾担任太师,并在成王年幼的时候摄政7年。周公的儿子伯禽也

  • 东周时期春秋70个诸侯国介绍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周

    1、齐国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与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次年,无知被杀。鲁伐

  • 东周时期春秋70个诸侯国介绍盘点 之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周

    公元前312年,秦、魏、韩出兵救燕,败齐于濮水之上。次年,赵武灵王召燕公子职于韩,派兵护送回燕,立为燕昭王。昭王即位于燕破之后,立志报仇雪耻,卑身厚币招聚天下贤士,得乐毅等人,励精图治,燕从此强大。这一时期,燕国设有两个都城,上都为蓟,下都为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但也有一说认为汉良乡县为燕的中都。

  • 白区党组织是如何支援红军长征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征

    央广网10月24日消息红军长征期间,在国民党统治区逐步恢复和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坚持地下斗争,以不同方式支援红军,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到达陕北后的红二方面军一部(资料图)中共中央迁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在白区的派出机构是中共上海中央局和中共中央北方局。上海中央局代表中共中央领导党在

  • 张格尔叛乱是如何被平定的_张格尔是谁_张格尔叛乱起因经过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格尔叛乱

    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南疆大小和卓之乱,统一天山南北后,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清政府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当地维吾尔族民众得以休养生息。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政府派遣驻扎新疆地区的各级官吏开始贪污腐败。嘉庆时,他们与当地维吾尔族官员狼狈为奸,坏事干尽:随意增加赋税,残酷压榨百姓,敲诈勒索老百姓。当地老百姓对此

  • 诸葛亮为评价益州为什么会前后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说到诸葛亮其实大家都很喜爱和佩服这个人的,是真的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但是其实有的时候也不见得,话说其实诸葛亮对于益州这个地方的评价还是前后不一样的,那么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当时的时局发生了变化,还是说当时诸葛亮看走眼了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横看成岭侧成峰&rdquo

  • 汉武帝要灭掉匈奴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只是因为边境的威胁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灭匈奴,这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经过文帝景帝两代的积累,汉武帝已经具备了与匈奴对抗的实力,因此北击匈奴就成为了汉武帝功绩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不过,为什么汉武帝对于匈奴如此憎恨,一定要灭掉它呢?只是因为匈奴对于汉朝国境的威胁吗?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汉武帝是历史

  • 孙权是否需要为吴国的灭亡负责?吴国灭亡与孙权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是一个不仅后世人羡慕,当时连曹操都羡慕的人才,尽管自己有曹植这样才华横溢的儿子,还是要感叹一句,生儿子就应该像孙权这样才行,可见孙权的才能的确超乎寻常。不过,孙权死后,距离吴国灭亡,中间又隔了好几代君主,为什么有人认为,孙权还需要为吴国的灭亡负责呢?三国时期,吴国与魏国、蜀国鼎

  • 燕云十六州什么时候夺回来的?燕云十六州为什么威胁北宋150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燕云十六州

    说起燕云十六州可能大家还不太熟悉,不知道是哪。其实燕云十六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后晋开国皇帝因为反对唐朝,所以借助契丹的力量建立后晋政权,但条件是要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所以后来辽国的边境已经扩展到了长城沿线,关键是后来中原的几个朝代都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到了北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