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评价益州为什么会前后不一样?

诸葛亮为评价益州为什么会前后不一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71 更新时间:2024/1/23 19:19:47

说到诸葛亮其实大家都很喜爱和佩服这个人的,是真的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但是其实有的时候也不见得,话说其实诸葛亮对于益州这个地方的评价还是前后不一样的,那么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当时的时局发生了变化,还是说当时诸葛亮看走眼了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横看成岭侧成峰”,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象自然不一样。诸葛亮也是如此,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所看到的状况自然也不同。

在《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尚未出山,是在帮刘备规划天下。当时,刘备没有寸土之地,只是暂时借了刘表的新野来驻扎,可以说实力孱弱。而相对的益州,却是九州之一,幅员辽阔,根本不是刘备的势力所能比拟,称之“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也是十分合理的。另一点,当年高祖刘邦就是以益州和汉中作为基地夺取天下的,益州自古以来也有天府之土的美称。

到了《出师表》的时候,刘备已经去世,蜀国势力从最初的雄跨荆州、益州、汉中沦为偏居一隅,资源和人口远远不能和中原相比较,当年高祖夺取天下时不仅有益州作为基业,也很快夺取了关中,才能和项羽打楚汉之战的。因此,只有益州的蜀国随着时间的迁移自然会越来越疲敝,没有关中始终没有争天下的资本的。

前期的益州,天府之土,民殷国富,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在占据荆州、汉中的条件下,可以进逼洛阳和长安,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而后期的益州,只有汉中,虽然还是天府之土,但粮食却没办法运出汉中,在北伐战争时始终难以解决缺粮的问题。

所以,说法不同,只是大势不一样了。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汉武帝要灭掉匈奴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只是因为边境的威胁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灭匈奴,这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经过文帝景帝两代的积累,汉武帝已经具备了与匈奴对抗的实力,因此北击匈奴就成为了汉武帝功绩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不过,为什么汉武帝对于匈奴如此憎恨,一定要灭掉它呢?只是因为匈奴对于汉朝国境的威胁吗?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汉武帝是历史

  • 孙权是否需要为吴国的灭亡负责?吴国灭亡与孙权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是一个不仅后世人羡慕,当时连曹操都羡慕的人才,尽管自己有曹植这样才华横溢的儿子,还是要感叹一句,生儿子就应该像孙权这样才行,可见孙权的才能的确超乎寻常。不过,孙权死后,距离吴国灭亡,中间又隔了好几代君主,为什么有人认为,孙权还需要为吴国的灭亡负责呢?三国时期,吴国与魏国、蜀国鼎

  • 燕云十六州什么时候夺回来的?燕云十六州为什么威胁北宋150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燕云十六州

    说起燕云十六州可能大家还不太熟悉,不知道是哪。其实燕云十六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后晋开国皇帝因为反对唐朝,所以借助契丹的力量建立后晋政权,但条件是要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所以后来辽国的边境已经扩展到了长城沿线,关键是后来中原的几个朝代都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到了北宋时

  • 汉朝为什么没办法灭绝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匈奴

    其实汉朝时期的军事能力已经非常强了,为什么依然不能把匈奴灭绝呢?汉武帝就是因为对匈奴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才让他成为了汉朝最强皇帝。但哪怕是这样,匈奴还是存货了下来。主要是当时中原部队去草原打仗并没有很大的优势,而且草原面积很大,部落非常分散,想要全局剿灭几乎不可能。而且还有些少数民族一直在汉朝和匈奴

  • 秦朝焚书坑儒的主张是谁发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朝,焚书坑儒

    受了成语“焚书坑儒”的影响,很多人都会以为焚书和坑儒是同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发生在两个时期。今天先来聊聊焚书。焚书是谁的主张?是秦始皇吗?不是的。历史上有两个人主张并最终促成了焚书。巧的是,两次焚书都发生在秦。第一次发生在秦孝公时代。提出者是商鞅。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改革。商

  • 秦始皇是如何兼并六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秦庄襄王的名字叫异人,年轻的时候一直在赵国做人质。异人是秦昭公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异人的母亲夏姬不受安国君的宠爱,所以异人被送到了赵国。异人在赵国认识了吕不韦,吕不韦为他出谋划策,用重金贿赂华阳夫人,使华阳夫人在安国君面前

  • 楚汉之争因什么而起?刘邦和项羽为什么要划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是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那么这场战争又是如何打响的呢?战争起因项羽率北路楚军于巨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40余万,自恃功劳最大,并取得了诸侯上将军地位,统率诸侯之兵,实

  • 中国历史上四次著名的“清君侧”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君侧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上总是时不时出现清君侧事件。而所谓清君侧呢,实质就是某些人借着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再趁机杀了皇帝自己上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四次著名的清君侧事件。一、刘濞刘濞(前216年前154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侄,西汉诸侯王,性格剽悍勇猛。公元前196年,二十岁的

  • 辽穆宗耶律璟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辽穆宗

    耶律璟(931969),小字述律,后周为了避庙讳(信祖郭璟)而称之为耶律明,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母为靖安皇后萧氏。即位前封寿安王。天禄五年(951年)九月,辽世宗耶律兀欲被耶律察割等人所杀,时耶律璟随征在军中,诛察割,即帝位,成为大辽第四任皇帝。由此,帝位再次回归辽太宗一脉。耶律璟是中国历史上有

  • 辽朝金朝的官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辽朝,金朝

    辽朝官制辽朝是契丹贵族建立的政权,在皇帝之下设立了两套官僚机构:一是北院,掌管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事物;另一是南院,掌管境内汉人州县等事。俗称北面官、南面官。北面官设有北、南枢密院,有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为其长官。北枢密院掌管全国军政,类似唐朝的兵部;南枢密院掌管铨选、丁赋等政。枢密院下还设北、南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