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为什么没办法灭绝匈奴?

汉朝为什么没办法灭绝匈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4/2/16 11:37:10

其实汉朝时期的军事能力已经非常强了,为什么依然不能把匈奴灭绝呢?汉武帝就是因为对匈奴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才让他成为了汉朝最强皇帝。但哪怕是这样,匈奴还是存货了下来。主要是当时中原部队去草原打仗并没有很大的优势,而且草原面积很大,部落非常分散,想要全局剿灭几乎不可能。而且还有些少数民族一直在汉朝和匈奴之间徘徊,乌孙族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乌孙国坐落于古代中原王朝的西北部,“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是西域诸国中的最强国。夹在敌对的两大政权大汉和匈奴之间,乌孙自然而然地卷入了两个强国的斗争,它的向背决定了两大强国之间的战争结局,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那么,在大汉、匈奴之争中,乌孙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至于它左右了两个大国的力量,甚至改变了匈奴的命运呢?

一、倚赖匈奴

乌孙是战国至南北朝时期居于天山以北的游牧民族,具体民族起源不详。

在汉朝之前,乌孙并未进入中原王朝的视野,直到西汉时期,乌孙已经人口众多,兵力强大,是西域首屈一指的大国。

当然,这些兵力无法与大汉、匈奴正面抗衡,但乌孙的存在无疑让两大强国同时将眼光盯在了西域,它成为左右两国之争的关键点。公元前2世纪,共居于祁连、敦煌一带的乌孙和月氏发生战争,月氏趁匈奴大军征伐东胡的时候进攻乌孙,乌孙国王难兜靡被杀,乌孙国灭。

但是难兜靡刚出生的儿子猎骄靡活了下来,相传猎骄靡在荒郊野岭避难的时候有飞鸟给他喂肉、有野狼给他喂乳汁,匈奴人见状,惊为天人,以为他是天神下凡。

于是猎骄靡被匈奴冒顿单于收养,一颗复国的种子自此深深埋在了匈奴。

猎骄靡在匈奴人的养育下长大,“(单于)使将兵,数有功”。在公元前177年左右,猎骄靡跟随匈奴老上单于进攻月氏,月氏兵败西迁,逃到了伊犁河流域。

赶走月氏人后,老上单于将原先的乌孙子民悉数交还给猎骄靡,帮助他重新建国。不过原先的祁连、敦煌之地已经分封给了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重新建立的乌孙国并不在河西走廊,而是在阿尔泰山附近。

乌孙复国对匈奴、大汉的国际关系和欧洲的民族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对于大汉来说,一个在西域势力强大的、亲匈奴的国家存在无疑是一件坏事,拉拢乌孙成了大汉“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思想的关键环节。

从地理位置来说,乌孙更靠近匈奴、远离大汉,“未知其(汉)大小”;从个人感情来看,猎骄靡被冒顿单于收养,后来的老上单于、军臣单于都待他不薄(匈奴惯例,只有单于的兄弟子侄等亲近的人才能统兵,猎骄靡也能“将兵”,足见历代单于对他的信任)。

因此,复国后的乌孙无可非议的站在了匈奴这边。

但是,猎骄靡野心勃勃,不肯屈居人下。乌孙复国后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营,国力逐渐强盛,特别是在军臣单于死后,猎骄靡“不肯复朝事匈奴”,双方也发生了军事冲突,“匈奴遣兵击之,不胜”,这为大汉拉拢乌孙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归汉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拉拢乌孙及其周边国家。

此时的西域仍然在匈奴的掌控之下,乌孙并没有因为张骞的来访而瞬间脱离匈奴、联合大汉,而是采取折中方案,送给了大汉数十匹好马作为答谢,同时派遣使节到大汉访问。

正是这次访问改变了历史,访问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乌孙使节看到了大汉社会的富庶和军队的强大,乌孙对大汉的态度由此发生转变。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嫁给猎骄靡,猎骄靡立其为右夫人,双方和亲。此后不久,匈奴单于也将女儿嫁给猎骄靡,成为左夫人(乌孙以左为尊)。三个国家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这种微妙的关系持续了很长时间。一方面,乌孙和匈奴仍然是从属关系,乌孙不敢和匈奴公然决裂;另一方面,大汉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没有展示出必胜的实力,这成为乌孙观望形势、不敢贸然联合大汉的主要原因。

此后,大汉又派出解忧公主前去和亲,继续巩固双方关系。直到公元前1世纪,大汉对乌孙国的苦心经营终于取得了巨大回报。

公元前72年,匈奴进攻乌孙,汉宣帝派十五万大军、五道并进前往支援,汉、乌联军发起反击,大败匈奴。

此役,乌孙“获……骑将以下四万级,马牛羊驴橐驼七十余万头”,直捣匈奴“右谷蠡王庭”,与大汉合兵制胜。

公元前71年,匈奴再攻乌孙,结果碰上天降大雪,很多匈奴人冻饿而死,乌孙趁机联合丁令、乌桓发起反击,匈奴再败。

至此,大汉、匈奴之间长期的战略相持被打破,汉武帝“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终于实现,乌孙归汉成为大汉攻击匈奴的转折点,匈奴不得不面对两面夹击,开始走向衰弱,并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60年开始,匈奴陷入连年内战,经历了一系列单于争夺战以后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投靠大汉。

东汉中晚期,在大将军窦宪耿秉等将领征讨下,北匈奴大败而逃,被迫西迁,在欧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也从此消失于中国历史舞台。

可惜的是,乌孙也未能保持强盛。从公元前53年起,乌孙国大、小昆弥并立,国家处于长期分裂,这种分裂状态一直持续数百年,直到5世纪初,乌孙被柔然所灭。

从背匈奴到归汉,乌孙的向背直接导致了匈奴力量的削弱以及大汉实力的增强,这也难怪当年的汉武帝为了“与乌孙共灭胡”,不惜打破儒家教条,“从其国俗”,让细君公主先后嫁给猎骄靡、军须靡父子。

“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后人对大汉的和亲政策往往颇有微词。但从结果来看,这种和亲政策无疑是取得重大成果的,大汉王朝之所以能击败匈奴,除了两汉强大国力以外,乌孙国的作用至关重要。

标签: 匈奴

更多文章

  • 秦朝焚书坑儒的主张是谁发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朝,焚书坑儒

    受了成语“焚书坑儒”的影响,很多人都会以为焚书和坑儒是同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发生在两个时期。今天先来聊聊焚书。焚书是谁的主张?是秦始皇吗?不是的。历史上有两个人主张并最终促成了焚书。巧的是,两次焚书都发生在秦。第一次发生在秦孝公时代。提出者是商鞅。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改革。商

  • 秦始皇是如何兼并六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秦庄襄王的名字叫异人,年轻的时候一直在赵国做人质。异人是秦昭公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异人的母亲夏姬不受安国君的宠爱,所以异人被送到了赵国。异人在赵国认识了吕不韦,吕不韦为他出谋划策,用重金贿赂华阳夫人,使华阳夫人在安国君面前

  • 楚汉之争因什么而起?刘邦和项羽为什么要划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是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那么这场战争又是如何打响的呢?战争起因项羽率北路楚军于巨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40余万,自恃功劳最大,并取得了诸侯上将军地位,统率诸侯之兵,实

  • 中国历史上四次著名的“清君侧”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君侧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上总是时不时出现清君侧事件。而所谓清君侧呢,实质就是某些人借着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再趁机杀了皇帝自己上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四次著名的清君侧事件。一、刘濞刘濞(前216年前154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侄,西汉诸侯王,性格剽悍勇猛。公元前196年,二十岁的

  • 辽穆宗耶律璟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辽穆宗

    耶律璟(931969),小字述律,后周为了避庙讳(信祖郭璟)而称之为耶律明,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母为靖安皇后萧氏。即位前封寿安王。天禄五年(951年)九月,辽世宗耶律兀欲被耶律察割等人所杀,时耶律璟随征在军中,诛察割,即帝位,成为大辽第四任皇帝。由此,帝位再次回归辽太宗一脉。耶律璟是中国历史上有

  • 辽朝金朝的官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辽朝,金朝

    辽朝官制辽朝是契丹贵族建立的政权,在皇帝之下设立了两套官僚机构:一是北院,掌管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事物;另一是南院,掌管境内汉人州县等事。俗称北面官、南面官。北面官设有北、南枢密院,有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为其长官。北枢密院掌管全国军政,类似唐朝的兵部;南枢密院掌管铨选、丁赋等政。枢密院下还设北、南宰相

  • 元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朝

    元朝的败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政治黑暗,民族歧视和政治压迫政策。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钩心斗角,欺上瞒下,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各地农民起义,指向元朝。元朝在历史潮流面前衰亡。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

  • 元朝藩属国盘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

    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与伊儿汗国等国。北有漠北诸部、南有南洋诸国、西有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别建立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0

  • 元仁宗的政治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仁宗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是我国元朝时第四位皇帝。在位9年。享年35岁。在元朝历代皇帝中,仁宗是最有文化底蕴的,一位较有作为之君。史书称他“遵世祖通儒术。用汉臣,求言图治”。他是继忽必烈之后推行“汉法&r

  • 匈奴有自己的文字吗? 他们是否也有史书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匈奴

    说到匈奴其实真的是和秦汉前前后后打了几百年啊,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我们华夏是有文字和史料记载的,那么匈奴他们有没有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事情一起来探秘寻找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匈奴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当然也不会有自己的史书。匈奴是游牧民族,比起农业民族,游牧民族的经济特点是&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