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四次著名的“清君侧”事件盘点

中国历史上四次著名的“清君侧”事件盘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03 更新时间:2023/12/10 15:31:54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上总是时不时出现清君侧事件。而所谓清君侧呢,实质就是某些人借着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再趁机杀了皇帝自己上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四次著名的清君侧事件。

一、刘濞

刘濞(前216年前154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侄,西汉诸侯王,性格剽悍勇猛。公元前196年,二十岁的刘濞受封为沛侯,后英布谋反时,刘濞随刘邦大破英布军,公元前195年,封刘濞为吴王,管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由于西汉皇帝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使刘姓宗室诸侯王的势力日益壮大,日渐骄纵,刘濞在封国内大量铸钱、扩军,并广纳能人异士,以扩张势力,图谋篡夺皇位。

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继位后,采纳御史大夫贾谊的建议,开始削弱诸侯势力的权力,公元前157年,汉景帝刘继位后,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削夺王国封地,于是刘濞开始联合楚赵等国谋划叛乱。公元前154年,刘濞带领楚、赵等七国以“清君侧”为名,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被汉军主将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封国被废除。

二、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其父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人,因其父早死,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改姓安,开元初年(713年),突厥部族分裂,他逃离突厥到大唐,后得赏识,在朝廷任职,官至节度使。

由于安禄山欲望膨胀,又目睹了大唐政治腐败,起了谋反之心,正好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不和,给安禄山提供了绝好机会。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联合史思明,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但不敌唐军,兵败,被其子杀害。

三、孛罗帖木儿

孛罗帖木儿(?1365年),又叫孛罗铁木儿,元末将领,蒙古散只兀氏,四川行省左丞相答失八都鲁之子,早年从父镇压元末红巾军起义,多次击败红巾军及击杀红巾军将领,升任中书省平章事,后孛罗帖木儿和另一元朝将领扩廓帖木儿均卷入元末宫廷党争。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与扩廓帖木儿争夺山西和河北地区,次年太子爱猷识理达腊逼迫元顺帝解除孛罗帖木儿的职位,后太子命扩廓帖木儿出兵攻打孛罗帖木儿,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贴木儿以“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大都,太子流亡到扩廓帖木儿的属地太原,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太子领军反攻大都,孛罗贴木儿战败,最终为元顺帝密派人刺杀而死。

四、朱棣

朱棣(1360年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因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卓越,开创著名的“永乐盛世”,后世称其“永乐大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同年六月,朱允炆继位,次年改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

建文元年(1399年),由于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建文帝接受了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的削藩建议,着手进行削藩,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对此极为不满,他以“清君侧”为名,起兵谋反,建文帝派兵镇压,但朝廷方面屡战屡败,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率兵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齐泰、黄子澄等人被诛杀,同年七月,朱棣自立为帝,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正因为古人什么都讲究师出有名,因此每逢有人意欲篡夺皇位、改朝换代时,清君侧就是用来掩饰自己篡位行径的最好借口!可尽管如此,以上四次著名的清君侧事件,唯有明成祖朱棣成功登上帝位。

标签: 清君侧

更多文章

  • 辽穆宗耶律璟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辽穆宗

    耶律璟(931969),小字述律,后周为了避庙讳(信祖郭璟)而称之为耶律明,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母为靖安皇后萧氏。即位前封寿安王。天禄五年(951年)九月,辽世宗耶律兀欲被耶律察割等人所杀,时耶律璟随征在军中,诛察割,即帝位,成为大辽第四任皇帝。由此,帝位再次回归辽太宗一脉。耶律璟是中国历史上有

  • 辽朝金朝的官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辽朝,金朝

    辽朝官制辽朝是契丹贵族建立的政权,在皇帝之下设立了两套官僚机构:一是北院,掌管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事物;另一是南院,掌管境内汉人州县等事。俗称北面官、南面官。北面官设有北、南枢密院,有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为其长官。北枢密院掌管全国军政,类似唐朝的兵部;南枢密院掌管铨选、丁赋等政。枢密院下还设北、南宰相

  • 元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朝

    元朝的败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政治黑暗,民族歧视和政治压迫政策。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钩心斗角,欺上瞒下,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各地农民起义,指向元朝。元朝在历史潮流面前衰亡。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

  • 元朝藩属国盘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

    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与伊儿汗国等国。北有漠北诸部、南有南洋诸国、西有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别建立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0

  • 元仁宗的政治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仁宗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是我国元朝时第四位皇帝。在位9年。享年35岁。在元朝历代皇帝中,仁宗是最有文化底蕴的,一位较有作为之君。史书称他“遵世祖通儒术。用汉臣,求言图治”。他是继忽必烈之后推行“汉法&r

  • 匈奴有自己的文字吗? 他们是否也有史书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匈奴

    说到匈奴其实真的是和秦汉前前后后打了几百年啊,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我们华夏是有文字和史料记载的,那么匈奴他们有没有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事情一起来探秘寻找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匈奴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当然也不会有自己的史书。匈奴是游牧民族,比起农业民族,游牧民族的经济特点是&ldquo

  • 清朝晚期的同治中兴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同治中兴

    说起清朝的盛世,很多人都会想到康乾盛世。但是清朝后叶还有一次同治中兴。那么什么是同治中兴?同治中兴为什么会失败呢?下面带着这些问题,跟随小编一起看一看吧!什么是同治中兴?指的就是封建末期接触资本主义改革的历史趋势而出现的短暂的经济发展社会和平的阶段。这个时期许多的措施实行使得许多中国人接触并深受西方

  • 清朝为什么不沿袭嫡长子继承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

    自古以来,历代王朝大多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然而,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却反其道而行之。那么,清朝为何不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清朝皇子是如何继承皇位?清朝皇帝和历史上王朝一样实行世袭。太祖努尔哈赤之后的11帝都是他的子孙。但是袭位方式与历代不大同。历代由皇帝的嫡长子继位,并且要先预立为太子。清朝不守这个规矩,

  • 清朝为什么大兴文字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文字狱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而明清最为出名。据说,明清两朝因所谓的“文字狱”牵连甚广,动辄数万人陪葬。那么,清朝为何大兴文字狱?文字狱又有哪些故事呢?清朝统治者一面开科取士,笼络汉族读书人,软化他们的抗清意识;一面用“文字狱”来打击、压制具有强烈抗清意识的

  • 清朝的正式名称是什么?满人汉人叫法需区别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

    说到清朝的这个叫法其实真的是很有说法的,其实清朝正式的名称也是有说法的,不仅仅是叫清朝了,那么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真正的清朝正式的名称叫什么吧,话说满人的叫法和汉人的叫法晚清不一样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别错过了!清朝的国号发生过好几次变化,要说他的正式名称,不同时期不一样,而且同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