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焚书坑儒的主张是谁发起的?

秦朝焚书坑儒的主张是谁发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8 更新时间:2024/1/20 19:06:25

受了成语“焚书坑儒”的影响,很多人都会以为焚书和坑儒是同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发生在两个时期。今天先来聊聊焚书。焚书是谁的主张?是秦始皇吗?不是的。

历史上有两个人主张并最终促成了焚书。巧的是,两次焚书都发生在秦。第一次发生在秦孝公时代。提出者是商鞅。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改革。商鞅改革在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

其改革内容其中一条就是“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子》)。但是《韩非子》的记载很简略,没有具体记载怎么焚、焚哪些。

第二次发生在秦始皇时代。提出者是李斯。这次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李斯列传》都有提及,比较详细。所以重点聊聊第二次焚书。

焚书的缘由是一次争论。争论的主角一个叫周青臣,一个叫淳于越。争论的焦点是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以及秦王朝到底该实行哪种制度。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摆宴席宴请大臣。在敬酒的过程中,周青臣拍了一把秦始皇的马屁,说陛下“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

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秦始皇听完非常高兴,夸赞了周青臣。

这时淳于越坐不住了,他站起来反对说:“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一旦有事,谁来相救?况且以前从来没有搞过郡县,从来没听过国家大政方针不学习古代而能长久的。现在周青臣又在您面前阿谀奉承,可见不是忠臣。”

分封制与郡县制优劣的争论,并非二人一时兴起,自从统一六国那一天起,争议就一直存在。公元前221年,秦统灭六国。在全体官员都主张效法周实行分封制的时候,李斯力驳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时间过去了近十年,大臣们仍旧在争论这个问题,可见全国意见仍旧不统一,存在分歧。

秦始皇并没有就两人的争论进行评判,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宴席上的其他人,问:“你们都有什么看法?”这时,丞相李斯站了出来。李斯一贯主张郡县制,他信心满满,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李斯说的的确很有道理。如果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倒好(中央下个文,全国都学习李斯的精神)。可事情到此还没完。李斯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他从大臣们的争论中闻到了国家分裂的危险味道。

他很清楚,要维持帝国的“大一统”,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文化。所以他瞅准时机提出了焚书的建议。秦始皇丝毫不犹豫,当场拍板,“就按你说的干”。

标签: 秦朝焚书坑儒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是如何兼并六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秦庄襄王的名字叫异人,年轻的时候一直在赵国做人质。异人是秦昭公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异人的母亲夏姬不受安国君的宠爱,所以异人被送到了赵国。异人在赵国认识了吕不韦,吕不韦为他出谋划策,用重金贿赂华阳夫人,使华阳夫人在安国君面前

  • 楚汉之争因什么而起?刘邦和项羽为什么要划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是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那么这场战争又是如何打响的呢?战争起因项羽率北路楚军于巨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40余万,自恃功劳最大,并取得了诸侯上将军地位,统率诸侯之兵,实

  • 中国历史上四次著名的“清君侧”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君侧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上总是时不时出现清君侧事件。而所谓清君侧呢,实质就是某些人借着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再趁机杀了皇帝自己上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四次著名的清君侧事件。一、刘濞刘濞(前216年前154年),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侄,西汉诸侯王,性格剽悍勇猛。公元前196年,二十岁的

  • 辽穆宗耶律璟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辽穆宗

    耶律璟(931969),小字述律,后周为了避庙讳(信祖郭璟)而称之为耶律明,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母为靖安皇后萧氏。即位前封寿安王。天禄五年(951年)九月,辽世宗耶律兀欲被耶律察割等人所杀,时耶律璟随征在军中,诛察割,即帝位,成为大辽第四任皇帝。由此,帝位再次回归辽太宗一脉。耶律璟是中国历史上有

  • 辽朝金朝的官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辽朝,金朝

    辽朝官制辽朝是契丹贵族建立的政权,在皇帝之下设立了两套官僚机构:一是北院,掌管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事物;另一是南院,掌管境内汉人州县等事。俗称北面官、南面官。北面官设有北、南枢密院,有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为其长官。北枢密院掌管全国军政,类似唐朝的兵部;南枢密院掌管铨选、丁赋等政。枢密院下还设北、南宰相

  • 元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朝

    元朝的败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政治黑暗,民族歧视和政治压迫政策。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钩心斗角,欺上瞒下,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各地农民起义,指向元朝。元朝在历史潮流面前衰亡。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

  • 元朝藩属国盘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

    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与伊儿汗国等国。北有漠北诸部、南有南洋诸国、西有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别建立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0

  • 元仁宗的政治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仁宗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是我国元朝时第四位皇帝。在位9年。享年35岁。在元朝历代皇帝中,仁宗是最有文化底蕴的,一位较有作为之君。史书称他“遵世祖通儒术。用汉臣,求言图治”。他是继忽必烈之后推行“汉法&r

  • 匈奴有自己的文字吗? 他们是否也有史书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匈奴

    说到匈奴其实真的是和秦汉前前后后打了几百年啊,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我们华夏是有文字和史料记载的,那么匈奴他们有没有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事情一起来探秘寻找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匈奴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当然也不会有自己的史书。匈奴是游牧民族,比起农业民族,游牧民族的经济特点是&ldquo

  • 清朝晚期的同治中兴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同治中兴

    说起清朝的盛世,很多人都会想到康乾盛世。但是清朝后叶还有一次同治中兴。那么什么是同治中兴?同治中兴为什么会失败呢?下面带着这些问题,跟随小编一起看一看吧!什么是同治中兴?指的就是封建末期接触资本主义改革的历史趋势而出现的短暂的经济发展社会和平的阶段。这个时期许多的措施实行使得许多中国人接触并深受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