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汉中张鲁为何降曹不降刘?

三国时汉中张鲁为何降曹不降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004 更新时间:2023/12/8 7:15:56

说到三国时期的汉中其实大家也知道这个地方的军师战略意义有多么的重大呀,汉中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比较的复杂,话说当时汉中王张鲁是没有投降刘备的,而是投降了曹操的,那么作为仁义之师的刘备为什么对汉中张鲁没有吸引力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张鲁被曹操攻破,逃入蜀中,阎圃劝他归顺曹操或者刘备。张鲁说了句,宁愿投降曹操,也不投降刘备。这里,张鲁这么说,既有心理因素,也有政治利益的原因,也有一些恩怨上的考虑。果然,张鲁投降曹操,成了投降曹操众多军阀中,算是最为得宠的吧,封了五子连同阎圃为侯。

张鲁早年跟着刘焉入蜀,后受刘焉派遣,连同张脩一起拿下汉中,随后张鲁杀了张脩,控制了汉中。刘璋继位后,因为张鲁不听命令,于是杀了张鲁母弟家室,又派庞義攻打张鲁。所以,成都之地,也算是张鲁的伤心地吧。后来,张鲁又杀害马超一家,害得马超家室尽亡,而马超归顺刘备,和刘备一起兵围成都,成了刘备阵营里的大将。如果,已经失去汉中的张鲁,此时归顺刘备,资本和名望都不如马超,而且又和旧主刘璋并蜀中的部蜀有旧怨,比如庞義。所以,张鲁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吧。

从政治上来说,曹操之前没空顾及张鲁,于是封了张鲁“镇民中郎将”,算是有恩宠于张鲁。而张鲁本来要汉中王的,后来也放弃了,没给朝廷添乱。所以,曹操和张鲁早就“眉来眼去”的。于是,曹操攻打张鲁,张鲁第一个念头就是投降归顺,只是被弟弟张卫鼓动了下,在阳平关拒守。阳平关被曹操攻破,汉中丢失,张鲁逃入蜀地巴中,最后还是归顺了曹操。这让曹操一下子把兵峰插入蜀中腹地,成都一日三惊,幸亏后被张飞打跑。从这点来说,张鲁降曹,也是有功的。

另外,东汉末年,三辅骆曜,东边的张角,汉中的张脩都是用宗教控制民心(见《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张鲁杀掉张脩后,自然也用这套方法巩固人心,何况他又是张道陵之孙,根正苗红的。虽然张角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有流派的不同,但是根子都在道教。而曹操当年在转战中,得到原来张角的黄巾军几十万大军,号称“青州兵”。这些人愿意归顺曹操除了军事上被动,粮草已尽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他们对曹操有“好感”。这是因为曹操在当济南相时,毁坏神坛,做法和太平教的黄巾军类似,所以,他们对曹操是有好感的(见《三国志.曹操传》注引《魏书》)。所以,张鲁和黄巾虽流派不同,但是一些做法是类似的,再加上曹操阵营里有很多原来的黄巾军,说明至少曹操是有包容性的。所以,这应该也是张鲁也比较认同投降曹操的因素之一。

标签: 张鲁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过程和影响_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是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军人家庭,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文治局面。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就是宋太祖。这皇位得来容易,巩固起来可就不那么简单了。一次,皇帝车队出行,宋太祖差点被一支冷箭射中。这个有惊无险的事件,让他警惕起来。他开始频频微服私访,以掌握情报。

  • 二王夺嫡的故事_什么是二王夺嫡_二王夺嫡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二王夺嫡

    曹操曾经说过:“倘若天命在我,则我为周文王矣。”这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因为周文王是周武王姬发的父亲,而姬发就是推翻了商纣王,建立周朝的开国之君。曹操如此说,显然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那么,既然有一天,他的儿子会成为开国之君,在他的晚年,让哪个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就非常重要,这关系

  • 刘禅为什么还能做几十年的蜀汉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禅

    说起蜀汉历史,在人们眼中蜀汉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为什么在刘备死后刘禅还能继续做了30年的皇帝呢?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三国鼎立众所周知,数学中的三角形最稳固,这个道理在三国时期也一样。就整个战局来说,曹魏独占长江以北,蜀汉和东吴共占长江以南。当蜀汉与东吴联手,依托长江之险时,曹魏占不到任

  • 商鞅死后秦国是怎么让商鞅变法继续实行下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商鞅

    秦国之所以能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实行了商鞅变法,当时秦孝公非常支持商鞅的政策,坚决实施。但是商鞅变法动了贵族们的奶酪,所以等秦孝公去世后,商鞅的保护伞也没了,最后也是被秦惠王所杀。但是商鞅死后,商鞅变法依然还在实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商鞅正是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了商鞅变法能够正常施行。而楚国

  • 唐宋古文运动是怎么回事_唐宋古文运动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朝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韩愈最先提出“古文”这一概念。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

  • 历史上高平陵政变:司马懿真的只有三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

    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标志性的事件,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司马懿就成为了曹魏实际上的主人,称帝与否并不是太重要的问题。然而在这次的事件当中,司马懿只带了自己的三千死士,尽管是死士,可是毕竟只有三千人,司马懿谨慎小心,难道不怕会有什么变故吗?还是说司马懿当时不止有三千人?高平陵政变时,司马懿家

  • 周朝分封几百年诸侯才争霸,为什么西汉几十年就开始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朝

    周王朝是历史上年代最久的一个王朝,周朝在建立之初实行的是分封制,大大小小分了百十个诸侯国。周王朝前后八百年,不过却是从中间有些分节,东周时期基本上就是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混战,没有周天子什么事。然而,这也是分封制数百年之后才出现的情况,然而西汉时期,刘邦也先进行了分封,结果才短短的几十年,诸侯王就开始造

  • 三国应该从什么时候算起?三国的开端到底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

    我们总是说“三国时期”,然而这段历史不同于其他统一的朝代,可以从建立的那一天开始算起。三国时期的划分总是让人感到很模糊,说不准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算,所以有时候也只能很模糊地说“汉末三国”。那么,“三国”时期的开始事件究竟是什么,

  • 南宋为什么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

    历史上南宋是唯一一个在杭州定都的朝代,偏安江南的朝代,大部分都定都南京,比如东吴、东晋等等。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南宋王朝来说,为什么要要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呢?首先,对于南宋朝廷来说,之所以要将都城设在杭州,而不是南京,主要原因就是南京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靠近前线,容易受到金国骑兵部队的冲击。当然,南京

  • 为什么宋朝后期军事实力急速下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

    从汉朝开始,几乎每个朝代的军事能力放到全世界都是前二或者最强的水平。但为什么到了宋朝后期,军事实力突然下降了很多呢?主要还是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毕竟在和平年代没那么多人会去当兵,大家为了出头只能去读书参加科举,当官成了大部分读书人一生的目标。所以才会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