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独揽大权却加速蜀汉衰亡 诸葛亮掌权暴露最大缺点

诸葛亮独揽大权却加速蜀汉衰亡 诸葛亮掌权暴露最大缺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12 更新时间:2024/1/2 22:51:38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独揽朝中大权,但是这并没有让诸葛亮的日子变的好过,反而让他离死亡越来越近。这也暴露了诸葛亮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太爱操心,不懂下放权力。虽然也说明了诸葛亮非常有责任心,但时间长了只会事倍功半,而且诸葛亮的身体也完全吃不消。实际上早有人提醒过诸葛亮,要懂得放权别操心一些没必要的事情,但诸葛亮把整个蜀汉的前途都背负在了自己身上,根本不敢有一丝松懈。

在三国历史上,诸葛亮是个传奇,他的一生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价值标准。他死的时候才53岁。对当时的人来说,这个年纪也不算小。不过,在这个年纪去世,依然属于死得有点早。史书上认为,诸葛亮积劳成疾,最后去世。这个说法基本上没有问题。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并且是个什么细节都过问的工作狂。刘备死后,他开丞相府,事必躬亲。他的这个性格特点造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下边人没有事做,但诸葛亮自己累得半死不活的。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襄阳记》的记载,非常形象地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当时诸葛亮正在校对账本,他的主簿,也就是主任秘书杨颙走了进来,发现丞相满身是汗,已经在这个屋子里校对一整天了。这让他大吃一惊。

杨颙非常客气地告诉诸葛亮,搞管理要有所区分,上下不能相互侵夺职权。诸葛亮没听明白他的意思,于是杨颙拿一个家庭当家的人为例,对诸葛亮说道:

“今有人于此,使奴执耕种,婢主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拱,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更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犬哉?失为家主之法也。”

这无异于说,诸葛亮就是这个家主,如今连猪狗都管不了,自己累得半死。借这个故事,杨颙进一步说道:“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卿大夫。邴吉不问横尸而忧牛喘,陈平不肯对钱谷,云自有主者。彼诚达於位分之体也。”

他从三公的职业分配来讲,告诉诸葛亮要有不同位置的分配,同时要有不同政务的权责安排,这样才能各司其职。不然,一个领导者,是没有办法管理的。他进而讲到:“今明公为治,亲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亦劳乎!”这里就当面批评诸葛亮了。

诸葛亮也是个有胸怀的人,听了杨颙的一番讲话后,非常羞惭,立即向他道歉。这个故事被完整地记录在《资治通鉴·卷七十》中,并加了一句“及颙卒,亮垂泣三日”,可见诸葛亮对杨颙还是比较客气和敬重的。不过,诸葛亮并没有改掉自己的这个毛病。

尽管出征后,朝廷的事情交给了蒋琬等人处理,但是成都的重要政策文书不断被送到军事前线。诸葛亮的批示也不断从前线反到宫廷里。诸葛亮出征在外,照样办理军国大事,可见他用功之深。说他是累死的,笔者丝毫不会怀疑。

不懂分工,一人独揽权力,必然导致自己精力耗尽,国家大事毫无明显的进展。我们夸诸葛亮的时候,也应分析他的这个局限性。诸葛亮并不完美。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汉中张鲁为何降曹不降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鲁

    说到三国时期的汉中其实大家也知道这个地方的军师战略意义有多么的重大呀,汉中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比较的复杂,话说当时汉中王张鲁是没有投降刘备的,而是投降了曹操的,那么作为仁义之师的刘备为什么对汉中张鲁没有吸引力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张鲁被曹操攻破,逃入蜀中,阎圃劝他归顺曹操或者刘备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过程和影响_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是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军人家庭,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文治局面。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就是宋太祖。这皇位得来容易,巩固起来可就不那么简单了。一次,皇帝车队出行,宋太祖差点被一支冷箭射中。这个有惊无险的事件,让他警惕起来。他开始频频微服私访,以掌握情报。

  • 二王夺嫡的故事_什么是二王夺嫡_二王夺嫡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二王夺嫡

    曹操曾经说过:“倘若天命在我,则我为周文王矣。”这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因为周文王是周武王姬发的父亲,而姬发就是推翻了商纣王,建立周朝的开国之君。曹操如此说,显然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那么,既然有一天,他的儿子会成为开国之君,在他的晚年,让哪个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就非常重要,这关系

  • 刘禅为什么还能做几十年的蜀汉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禅

    说起蜀汉历史,在人们眼中蜀汉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为什么在刘备死后刘禅还能继续做了30年的皇帝呢?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三国鼎立众所周知,数学中的三角形最稳固,这个道理在三国时期也一样。就整个战局来说,曹魏独占长江以北,蜀汉和东吴共占长江以南。当蜀汉与东吴联手,依托长江之险时,曹魏占不到任

  • 商鞅死后秦国是怎么让商鞅变法继续实行下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商鞅

    秦国之所以能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实行了商鞅变法,当时秦孝公非常支持商鞅的政策,坚决实施。但是商鞅变法动了贵族们的奶酪,所以等秦孝公去世后,商鞅的保护伞也没了,最后也是被秦惠王所杀。但是商鞅死后,商鞅变法依然还在实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商鞅正是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了商鞅变法能够正常施行。而楚国

  • 唐宋古文运动是怎么回事_唐宋古文运动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朝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韩愈最先提出“古文”这一概念。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

  • 历史上高平陵政变:司马懿真的只有三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

    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标志性的事件,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司马懿就成为了曹魏实际上的主人,称帝与否并不是太重要的问题。然而在这次的事件当中,司马懿只带了自己的三千死士,尽管是死士,可是毕竟只有三千人,司马懿谨慎小心,难道不怕会有什么变故吗?还是说司马懿当时不止有三千人?高平陵政变时,司马懿家

  • 周朝分封几百年诸侯才争霸,为什么西汉几十年就开始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朝

    周王朝是历史上年代最久的一个王朝,周朝在建立之初实行的是分封制,大大小小分了百十个诸侯国。周王朝前后八百年,不过却是从中间有些分节,东周时期基本上就是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混战,没有周天子什么事。然而,这也是分封制数百年之后才出现的情况,然而西汉时期,刘邦也先进行了分封,结果才短短的几十年,诸侯王就开始造

  • 三国应该从什么时候算起?三国的开端到底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

    我们总是说“三国时期”,然而这段历史不同于其他统一的朝代,可以从建立的那一天开始算起。三国时期的划分总是让人感到很模糊,说不准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算,所以有时候也只能很模糊地说“汉末三国”。那么,“三国”时期的开始事件究竟是什么,

  • 南宋为什么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

    历史上南宋是唯一一个在杭州定都的朝代,偏安江南的朝代,大部分都定都南京,比如东吴、东晋等等。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南宋王朝来说,为什么要要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呢?首先,对于南宋朝廷来说,之所以要将都城设在杭州,而不是南京,主要原因就是南京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靠近前线,容易受到金国骑兵部队的冲击。当然,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