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推恩令介绍 推恩令的作用介绍 推恩令和削藩区别在哪

汉朝推恩令介绍 推恩令的作用介绍 推恩令和削藩区别在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43 更新时间:2024/1/19 16:15:52

汉朝推恩令介绍

汉朝推恩令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一项制度,推恩令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起来的,之所以要颁布推恩令,是因为在当时一些权势大臣的势力过于大,已经影响到了皇帝的统治,皇帝为了改善自身被动的局面,便出台此制度来使得权势大臣的权利有所减弱,从而对自身的统治有所稳定。

推恩令的执行者汉武帝

推恩令这项制度具体是这样实施的,因为诸侯有很多的土地,自身的权利也很大,皇帝便要首先削减他们所拥有的土地,怎么削减呢?就是将诸侯王各自分为好几个国家,使得他们的子弟也享治理王国的权利,依次分封,这样便使得土地的权利掌握在多个人手中,而不是诸侯王一人手中,这样诸侯王的权利也就没有以前那么大了。这样给子孙分封,直到土地都分没了就停止了,到时候就不会担心诸侯王的势力过大而影响皇帝的统治了,以上便是汉朝推恩令的具体措施,这样的做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削减诸侯王的权利,来使得皇帝的权利更加稳定。

汉朝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发展的问题,诸侯王所拥有的田地也逐渐变少了,自然他们的势力也会有所减弱。汉朝汉武帝颁布的这个推恩令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就避免了那些诸侯王对皇帝所做措施的不满,从表面上使得诸侯王觉得是皇帝在对他们施加恩惠,实际上是有利于中央权利的集中。

推恩令的内容介绍

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针对诸侯势力过大推行的一部令法,那么推恩令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汉武帝想要看到的局面出现了吗?

推恩令的执行者汉武帝图片

推恩令的内容其实总结起来主要的就是那么一个方面而已,那就是在关于诸侯的爵位继承这个问题上的整改,在推恩令还没有推出的时候,按照之前汉朝颁布的法令,诸侯的爵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诸侯其他的儿子们是得不到任何封地的赏赐的,而推恩令就是针对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重新规定,新的规定是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别传给几个儿子,虽然依旧是嫡长子继承王位,但是诸侯其他的儿子们可以分别得到候位以及各自的封地,而且新封的候国就不再隶属于原本的诸侯了,而是由地区所在的郡来进行管理。

这些候国的地位和现在的县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些原本应该是诸侯的土地管理权,转了一圈之后再一次回到了皇帝的手中,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大大减少了因为诸侯强大而造成的威胁,而在推恩令推行出去之后,诸侯们纷纷主动向皇帝申请分地,于是各大诸侯国就这样被分成了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候国,之后更是土地方面越分越小,皇帝想要看到的局面就这样出现了,没有用一兵一卒,仅仅是推行了一部推恩令,就成功将原本势大的诸侯国,逐一分化了。

推恩令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它对中央集权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推恩令是谁提出来的

汉武帝时期曾经推行过一部和诸侯封地继承有关的法令,这就是推恩令,它的出现成功解决了关于诸侯势力过大的问题,那么推恩令是谁的提议呢?这个人又有什么特点呢?

推恩令的提议者主父偃(图为汉武大帝中主父偃形象)

关于推恩令是谁的提议这个问题,史料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推恩令的提议者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主父偃。主父偃是山东临淄人,他的出身比较贫寒,有着因为在齐国受到儒生们的排挤,而周游过各大诸侯国的经历,但是他所到达过的所有诸侯国,都没有给过他他想要得到的礼遇,最后主父偃选择前往长安,也就是汉朝国都,皇帝的所在地。

到达长安之后,主父偃直接就给汉武帝上书表达了想要面圣的想法,而且当天就成功被皇帝召见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他就被连升了四次,之后更是成为汉武帝设在宫中内朝的大臣,其实也就相当于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了,而有了这重身份之后,主父偃对当时的政治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对这个时期的汉朝而言,怎么和平的解决掉诸侯势大的事,是皇帝心中一直存在的难题,推恩令就是主父偃在这种情况下向汉武帝提议的,之后又因为提出了很多符合汉武帝需要的建议,而得到了皇帝的欢心,这个时期的主父偃,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但是他最终因为贪污受贿,而被皇帝下令斩杀,导致全族被灭。

推恩令是主父偃的提议,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主父偃的确是有真本事,但是最终却因为一个‘贪字,把自己亲手送上了绝路。

推恩令和削藩区别在哪

推恩令是汉朝皇帝为了打击藩王制定的法令,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的总体权力,削藩也是皇帝一种打击藩王的手段,目的同样是为了收权,那么推恩令和削藩有什么区别吗?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推恩令和削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间接委婉,最终使整个藩国被层层削弱,另一个则是强制执行,不给藩王任何机会。首先是推恩令,推恩令指的是将原本只能由嫡长子继承的藩王土地,改成藩王的儿子们都能继承各自的封地,只是几个字的改变,实际内容却变了非常多,原本一个人掌控的土地不断被分成几个人所有,这样一来每个人分到的就都是原本藩国的一小部分了,这种办法虽然会遭到嫡长子的反对,但是原本应该分不到封地的其他人却都会感谢皇帝,因为按照之前的法令,他们在嫡长子们继承土地之后,是什么都没有的。这样一来,这条法令对他们是非常有益的,所以这种手段虽然比较委婉,但确实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对皇帝自己的名声也很有利。

之后就是削藩,其实所谓的削藩,说白了就是皇帝下令强制性的将藩王们原本享有的权力、土地都收回来,也就相当于直接就把藩王们废除了,那么可想而知,已经在自己的封地上待惯了的藩王当然不会同意,不仅不会同意,惹急了还有可能直接造反,就会对政权产生一定的影响。

推恩令和削藩虽然是两种手段,但是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收复藩王手中控制的大片土地,好让这些被分出去的地域重新被皇帝自己掌控,但是相比较起来,推恩令和削藩的区别就在于,推恩令要比削藩明智、有效很多。

推恩令的作用介绍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刘彻推行的一个重要法令,推恩令的作用就在于减少各个侯王的封地,并且削弱各个诸侯王的势力。

推恩令示意图

其实西汉自﹑景两代开始﹐封建皇帝就一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遏制和减弱日益增长的的其他诸侯王的势力。武帝初年﹐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国家仍然有很多的池城,甚至有千里地方﹐他们阻众抗命﹐极大的威胁了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巩固。汉朝初期﹐侯王的王位只能由嫡子继承﹐庶出的儿子和孙子没有继承的资格。

所以﹐前127年,主父偃提出了新的建议在向帝王的上书中,主父偃以为,如果侯王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封地,仁孝之道就得不到弘扬。所以他就建议诸侯分别将自己的孩子封为列侯。这样一来﹐表面上是施德惠﹐其实真正的目的是瓜分他们的土地以达到削弱诸侯王势力的目的。这个建议不仅符合刘彻巩固专制主中央集权的﹐也巧妙的避开了各个诸侯反抗的可能。于是这个建议立即被采纳,同年春正月﹐推恩令正式推出执行。

推恩令的作用在于不仅使武帝刘彻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中央集权制度,也从另一方面巧妙的减弱了各地诸侯的封地和势力,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自然他们也就不会有和中央集权对抗的胆量和想法。推恩令的作用还在于使国家得到安定,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推恩令示意图详情

在汉朝时期国家曾经实行了一部重要的法令,并且对减少诸侯王的势力有着很大的益处,这个法令就是非常著名的推恩令。当时各地的诸侯势力逐渐开始强大起来,而皇帝们便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了推恩令,而这个法令其实也比较容易理解,在推恩令示意图中更变得更加简单起来,那么推恩令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什么来呢?

推恩令示意图

在推恩令的示意图中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出原本的土地被分为了若干份,而且分配的情况也比较平均,也就是说在推恩令中将国家的土地分成若干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有着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是平均分配的。在这种制度之下从前一切土地都由嫡长子继承的这种制度开始发生改变。诸侯们本来就拥有着一定的土地,这些土地在不发生变化的同时,一代代的传给自己的儿孙们。土地的面积不发生任何改变,可是代代相传的古代中人们的领土和权利开始不断的变小,子孙后代增多的同时也让政权和领土变得非常小。

另外在推恩令示意图中也可以看出这种制度下人们的等级关系,也就是说藩地的领土控制在诸位藩王的手中,在这些藩王去世之后领土便平均分配给下一代的几个儿子一起继承,但是制定名号的权力却交到了皇帝的手中,按照当时的制度可以看出这些诸侯王国和郡县的权力以及范围是基本相同的。

标签: 推恩令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改革的措施有哪些秦始皇登基后,统一了六国,创建了秦王朝,此后秦始皇采取了一些列的政治举措来实施改革,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等都是秦始皇的改革措施,下面来罗列下秦始皇各个措施,秦始皇改革主要从6个方面进行。《古今大战秦俑情》秦始皇剧照1、建立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将权利都独揽在自己的手中,设置

  • 西汉西域都护府兵力如何 西域都护府职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兵力如何西域都护府是当时西域地区最高的一个权利机构。西域是在现如今的新疆的管辖范畴内,它还有个别名也叫龟兹。而都护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官职,这一职务也是在汉朝这个地区最高级别的官职。西域都护府的成立还具有诸多的意义,那么西域都护府兵力究竟如何呢?西域都护府遗址其实对于西域都护府兵力,历史上并没

  • 汉朝分封制介绍 汉朝分封制的目的及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分封制

    汉朝分封制介绍分封制是古代一种非常常见的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影响之下古代君王的权力反而可以集中加强,而且还将统治阶级的一些矛盾进行缓解,这样一来便更有利于君王对各个分封地实行统治和管理。在周朝达到了顶峰时期,但是后来随着王朝的衰败,分封制开始土崩瓦解,秦朝时期就开始了由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而在汉朝时

  • 秦朝历史简介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

  • 东汉的几次宫廷政变盘点:外戚宦官互相残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宫廷政变

    汉灵帝时期专权的十常侍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为了巩固皇权,对中央行政机构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使之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样,丞相之职形同虚设,皇帝的专制权力更加集中了。但是,这种制度的实行,必须以皇帝亲政、直接掌握尚书台为前提。一旦皇帝早死,便会带来政治上的危机。太子年幼即位,年轻的太后临朝称制

  •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介绍:中国最古老的军衔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爵位制度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搞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分裂的局面。秦灭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秦孝公,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在政治,经济,体制,军事方面,适应了历史发展,国力大增。特别是秦国强大的军

  • 周朝灭亡的原因 周朝为何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朝

    周幽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前后延续近八百年,那么周朝是如何灭亡的呢?公元前781年,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繁,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引致西周灭亡的导火线是幽王废掉正后申侯

  • 什么是分封制 周朝分封制的作用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分封制

    分封制什么是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

  • 什么是国野制度 周朝的国野制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国野制度

    什么是国野制度周灭商后,在大分封的过程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周王朝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和剥削方法。"国野制"就是这种统治方法的具体体现。"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是周王室在分

  • 周朝礼乐制度: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礼乐制度

    周朝礼乐制度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礼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个理论。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