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六贼简介_北宋六大奸臣是谁_北宋六大奸臣的结局

北宋六贼简介_北宋六大奸臣是谁_北宋六大奸臣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52 更新时间:2024/1/19 1:47:06

“北宋六贼”是民间对北宋徽宗年间六个奸臣的合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他们贪赃枉法、横行霸道,是导致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

事情还得从宋徽宗赵佶即位之初说起。赵佶当了皇帝之后,一直没有子嗣,就找道士来看风水。有个道士说:“京城东北角的地势有点低,如果能抬高一些,皇上一定可以多子多福。”宋徽宗信以为真,决定选石筑山,名之为艮岳。

为了修建这座帝国最大的工程,徽宗在苏州设置了一个叫应奉局的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在江浙一带搜罗奇花异石,然后经水路,十船一组(即一纲),运到开封,这就是“花石纲”的由来。这一政策推行了二十多年,为了运输“花石纲”,漕船和商船都被强行征用;全国上下动用百万人,以致国力疲敝、民怨沸腾。

当时应奉局的负责人叫朱勔,是蔡京推荐的。这是一个肥差,朱勔既然是蔡京的人,那“花石纲”的油水必是少不了蔡京的。不仅如此,朝廷的开支也是由他批复的;节日庆典的策划,都由他统筹;蔡京的儿子娶了徽宗的第四个女儿茂德帝姬,徽宗还时不时到蔡京家去做客。史书上称蔡京生活奢靡,由此不难想象。

蔡京执政的十余年间,支持王安石变法,也采取过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举措。1125年金兵大举南侵时,徽宗将皇位传给钦宗,自己则以去亳州太清宫烧香为名南逃。当时童贯率两万禁军护驾。蔡京当时已经退休半年了,得到消息之后带领全家二十三人前去护驾。这时有谣言说跟随在徽宗身边的蔡攸(蔡京长子)假传徽宗旨意,请蔡翛(蔡攸的弟弟)守镇江。太学生陈东等人上书,称蔡攸和蔡翛有在镇江另立中央的企图,并且提出“六贼”的说法。不久,蔡攸与蔡翛被诛,童贯也被处死。蔡京被贬到岭南,途中死于潭州(治今湖南长沙)。

蔡京为相的时候,时人称其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童贯是个宦官,少年时在宦官李宪门下。他善于揣度皇帝的心意,蔡京的飞黄腾达就得力于他。童贯曾为监军,后来升任武康军节度使,加检校司空。从此他绕开蔡京,选拔将领直接向皇帝请示。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出使契丹。有人说:“用宦官为使臣,难道国家没人了吗?”徽宗说:“契丹听说童贯打败羌人,因此想见他。以他为使臣,察看敌国,也是良策。”童贯使辽回来,权势更大,握有朝廷内外军政大权。不到三年,他主管枢密院事,另外统领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为太傅、泾国公。

政和元年(1111年),方腊在睦州起义。朝廷任童贯为江、浙、淮南宣抚使,率军征讨。宣和三年(1121年),统兵镇压方腊起义。方腊及妻子邵氏、儿子方毫、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在梓桐峒的石涧中被俘,义军七万人被杀。次年,方腊余部都被平灭。童贯因功迁为太师,改封为楚国公。此后北宋联金抗辽,收复燕山,童贯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钦宗即位,徽宗南逃,童贯率军护卫。

徽宗过浮桥出城时,卫士们紧随他的后面,有往桥上爬的,有抱怨的,有号哭的,生怕被丢下。童贯怕走得慢,命亲军射箭,一百多人中箭而死,一路哭声,不绝于耳。于是谏官、御史和百姓议论纷纷,说童贯的罪恶。童贯被连续降职,最终于南雄被斩首,头被带回京城示众。

除了“公相”与“媪相”,北宋还有一位“隐相”,即梁师成。梁师成也是徽宗宠信的宦官,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且他还找人仿照皇帝的笔迹伪造圣旨,就连蔡京父子也要谄附于他,故时人称之为“隐相”。钦宗即位后将之贬官。梁师成在赴任途中被缢杀。

大内总管杨戬逼迫百姓在废弃的堤堰上种地,然后收取租赋,百姓深受其害。杨戬死后,被徽宗追赠为太师、吴国公,其职位由李彦接管。李彦也是宦官,和杨戬一样,是大内总管。李彦将杨戬之前搜括的田地并入西城所,得田三万四千三百余顷,造成民众大量破产,无家可归,有些人早上还是土豪晚上就成了乞丐。很多人愤愤不平出来讨说法,李彦下令杖死良民千余人,引起了更大规模的反抗。钦宗即位后将其赐死。

王黼,原名王甫,字将明。因助蔡京复相,被破格提升,直接从御史中丞跳了八级,成为宰相。金兵攻入汴京,他不等皇上旨意,直接带着妻儿逃命,被贬官抄家,流放。王黼行至东京(今河南开封市)附近的雍丘县(今河南杞县)一村中,被时任开封府尹诛杀。

标签: 北宋

更多文章

  • 朱棣是明朝最厉害的皇帝吗?永乐盛世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

    如果只是在明朝中选最厉害的皇帝,那朱棣肯定是最强候选人之一。朱棣被称为具有世界眼光的皇帝,不仅开创了永乐盛世,更是把明朝的文化带出了世界。朱棣能够当皇帝也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最后还是做到了。朱棣建立自己的权位,不仅让国内的文化多点齐放,还于很多周边国家发展成了还有关系。毕竟朱棣的野心并不小,也让封

  • 诸葛亮独揽大权却加速蜀汉衰亡 诸葛亮掌权暴露最大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独揽朝中大权,但是这并没有让诸葛亮的日子变的好过,反而让他离死亡越来越近。这也暴露了诸葛亮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太爱操心,不懂下放权力。虽然也说明了诸葛亮非常有责任心,但时间长了只会事倍功半,而且诸葛亮的身体也完全吃不消。实际上早有人提醒过诸葛亮,要懂得放权别操心一些没必要的事情,但

  • 三国时汉中张鲁为何降曹不降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鲁

    说到三国时期的汉中其实大家也知道这个地方的军师战略意义有多么的重大呀,汉中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比较的复杂,话说当时汉中王张鲁是没有投降刘备的,而是投降了曹操的,那么作为仁义之师的刘备为什么对汉中张鲁没有吸引力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张鲁被曹操攻破,逃入蜀中,阎圃劝他归顺曹操或者刘备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过程和影响_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是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军人家庭,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文治局面。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就是宋太祖。这皇位得来容易,巩固起来可就不那么简单了。一次,皇帝车队出行,宋太祖差点被一支冷箭射中。这个有惊无险的事件,让他警惕起来。他开始频频微服私访,以掌握情报。

  • 二王夺嫡的故事_什么是二王夺嫡_二王夺嫡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二王夺嫡

    曹操曾经说过:“倘若天命在我,则我为周文王矣。”这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因为周文王是周武王姬发的父亲,而姬发就是推翻了商纣王,建立周朝的开国之君。曹操如此说,显然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那么,既然有一天,他的儿子会成为开国之君,在他的晚年,让哪个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就非常重要,这关系

  • 刘禅为什么还能做几十年的蜀汉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禅

    说起蜀汉历史,在人们眼中蜀汉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为什么在刘备死后刘禅还能继续做了30年的皇帝呢?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三国鼎立众所周知,数学中的三角形最稳固,这个道理在三国时期也一样。就整个战局来说,曹魏独占长江以北,蜀汉和东吴共占长江以南。当蜀汉与东吴联手,依托长江之险时,曹魏占不到任

  • 商鞅死后秦国是怎么让商鞅变法继续实行下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商鞅

    秦国之所以能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实行了商鞅变法,当时秦孝公非常支持商鞅的政策,坚决实施。但是商鞅变法动了贵族们的奶酪,所以等秦孝公去世后,商鞅的保护伞也没了,最后也是被秦惠王所杀。但是商鞅死后,商鞅变法依然还在实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商鞅正是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了商鞅变法能够正常施行。而楚国

  • 唐宋古文运动是怎么回事_唐宋古文运动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朝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韩愈最先提出“古文”这一概念。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

  • 历史上高平陵政变:司马懿真的只有三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

    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标志性的事件,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司马懿就成为了曹魏实际上的主人,称帝与否并不是太重要的问题。然而在这次的事件当中,司马懿只带了自己的三千死士,尽管是死士,可是毕竟只有三千人,司马懿谨慎小心,难道不怕会有什么变故吗?还是说司马懿当时不止有三千人?高平陵政变时,司马懿家

  • 周朝分封几百年诸侯才争霸,为什么西汉几十年就开始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朝

    周王朝是历史上年代最久的一个王朝,周朝在建立之初实行的是分封制,大大小小分了百十个诸侯国。周王朝前后八百年,不过却是从中间有些分节,东周时期基本上就是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混战,没有周天子什么事。然而,这也是分封制数百年之后才出现的情况,然而西汉时期,刘邦也先进行了分封,结果才短短的几十年,诸侯王就开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