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6 更新时间:2024/3/11 7:50:00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郑和,作为我国第一位开拓航海领域之人,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一次终结的,而是在探索中寻找经验,总体来说,郑和在其一生中曾经七度展开航海领域的探索,那么在这么多次探险中,郑和下西洋的路线都是怎么样的呢?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中都有路经过哪些国家?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都有给明朝带来哪些历史性的转变?

郑和下西洋

按照郑和下西洋的次数来划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具体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郑和下西洋,路线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第一次出发是沿着南方一路往下,在福建省逗留过一段时间后,穿越台湾和南海,最终到达了占城。在第一次的下西洋过程中,郑和率队还是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而且第一次行程中出现发生了一些战争,经过郑和的处理后与八歇国缔结了良好的关系。第二郑和出发路线同第一次,路经了占城之后到达古里。

第三次郑和下西洋,同样从太仓刘家港出发,这次的航线比第一、二次都要长远一些,并且拜访的国家也相对较多。在这次拜访中郑和同样历经了战争,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有心刁难,在一场苦战之后,活捉了苦奈儿带回了明朝,在永乐帝的恩赦之下,遣送苦奈儿回国,展示了大明国的风采。

第四次到第七次郑和下西洋,每次的路程相对于前三次。航线要拉的更远一些,开始了东非、西亚地区的航海旅程,可以说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行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历史上,郑和曾经七度下西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外交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郑和下西洋也因此名垂千世,成为世界上的重大事件载入史册。郑和七度下西洋,那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地点和经过又是怎样的呢?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怎么样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

首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为永乐三年六月,换算成现有的时间为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率领着明朝的队伍从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航海行程。当时的规模可谓是开创历史之先河,达到了古今中外所无法比拟的规模程度,光船只就有两百四十多艘,随行的士兵人数更是高达二万七千多人,一路下行,中间拜访了包括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相关国家,拜访国家数量达三十多个,最远的地区到达了东非和红海。

其次,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经过可谓是较为曲折的。在第一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主要达到的国家是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这个国家的特点是国家相对来说比较富足,但郑和到达的时机不对,这个国家内部正在进行内战,东王和西王正打得不可开交,郑和所带领的士兵被当作敌人对待,下属战士在此战役中损失惨重,共计有一百七十人被杀害,在这种情况下,郑和保持了高度的冷静,有着高度的政治敏感度,从中找到了平衡的方法,其事迹被广为称赞,并赢得了八歇国的尊敬。

郑和几次下西洋

关于郑和几次下西洋的问题,郑和实际上一共下了七次的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是发生在1405年,也就是永乐三年,郑和从南京的龙江港出发,在永乐五年的时候回国。第二次下西洋是发生在1407年的10月也就是永乐永乐五年九月份,他这次下西洋经过了好几处地方,有莱、泰国、印度等地,还在锡兰山把佛牙带回来了,最终在1409年回国。

郑和下西洋图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经历是从太仓刘家港出发的,这次随同的人有姚广孝、马欢等人。他们到达了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在回国的路上再次拜访了锡兰山,于1411年的7月回国了。第四次下西洋发生于永乐十一年,翻译官马欢跟随绕过阿拉伯半岛,第一次航行到达东非的麻林迪,两年后回国。之后便有麻林迪的使者前来进献长颈鹿。

永乐十五年五月,郑和带着蒲日和一同前往,经过泉州到达占城、爪哇,最远的地方便是东非的木骨都束、麻林等国家了。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发生在永乐十九年的正月,他们前往孟加拉,可是途中官船遭遇大风大浪,摇摆不定,船中的人皆啜泣,继而跪拜祈求神灵保佑,之后风平浪静了,但是中途返回了。这一次下西洋可谓是历经磨难。永乐二十二年时,明成祖驾崩,仁宗登基,然而国库空虚于是下西洋的活动便停止了。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从龙江关出水的,返航后的郑和因为劳累过度在宣德八年四月逝世于印度,继而船队由王景率领返回。郑和几次下西洋的事件开拓了许许多多的海外贸易,促进了亚非各国之间的交流。

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郑和下西洋,在明朝期间可谓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郑和下西洋的经过也被编纂成了书本广为流传,并为后世所津津乐道,那么对于郑和下西洋的评价,又都有哪些见解呢?总体来说,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有正方、反方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交错搭成了一个很好的辩论舞台,且看看这舞台上的智者们的辩论吧。

郑和下西洋

首先来听听正方的声音,他们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并且为了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郑和下西洋,在航海地位上可谓是时间最早的一场探险旅程,开创了国际之先河,奠定了中国发展的基础,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也体现了当时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来的更为悠远流长。

其二、郑和下西洋,拜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可以说将大明朝的威仪带到了这些国家中,郑和在拜访的过程中,展示了明朝的政治风貌,并与这些国家的外交上达成了或多或少的协定。

其三、这场航海运动也开拓了明朝海上的经济贸易,使得国家经济贸易演化为国际经济贸易。

其次再来听听反方的意见,他们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但整体来说并没有什么深远的意义,为他们会这样说呢?

其一、郑和下西洋是一场极度浪费国力、财力的行为,虽然有一定的经济贸易成分在内,但大部分时间内几乎是净流出,对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没有任何的帮助。

其二、郑和下西洋在明朝之后,并没有继续跟进,使得这场探险止于明朝,成为了一场虎头蛇尾的活动。

郑和下西洋利与弊

辩证唯物主义是现代实践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唯物主义坚持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用一分为二的观念去看待。这个原理几乎适用于世界上的任何问题,对于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也同样适用。郑和下西洋在航海事业的开拓上对中国的发展十分有利,但这并不代表着郑和下西洋没有任何的弊端存在。那么郑和下西洋利与弊都有哪些呢?

郑和下西洋

公元1405年7月,在郑和的带领下,明朝的船队从江苏刘家港出发,在随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这支庞大的航海队伍先后七次出航,不断进行着航海的探索,这项壮举被称为郑和下西洋。历史上对于这项壮举的评价却并不仅仅只有赞美,在赞美之外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那么郑和下西洋的利与弊都有哪些呢?

首先,郑和下西洋的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壮举,令中国的航海业受到世界的瞩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其二、郑和下西洋赢得了亚洲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友谊。

其次,郑和下西洋的弊端同样也有以下的两个方面。

其一、郑和下西洋虽然是历史壮举,但明朝为此投入了巨大的经济支持,给明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其二、郑和下西洋的过程极为艰辛,这次壮举却并没有令朝廷彻底实行贸易自由,甚至清朝时期还出现闭关锁国的现象,这不失为一大遗憾之处。

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郑和为什么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明成祖派他下西洋的目的。明朝初期,国力日渐上涨,这时候蒙古的势力也已经被驱逐,社会经济繁荣昌盛,江山稳固。所以统治者萌生海外发展的想法。明成祖认为自己是天下的共主,想要海外国家前来朝贡,和历代封建帝王一样,明成祖也想要向外显示国威与国富。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永乐年间,明成祖认为明朝对海外的政策太过消极,于是在即位后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可以对外显示明朝强大的兵力与财力,宣扬明朝的威德。同时拿这件事缓和国内的人对他以武力夺取皇位的不满。也有书上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明成祖怀疑他逃到海外,于是派郑和到处寻找以绝后患。

郑和下西洋能够招来各国使者前来进贡,与这些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郑和到达各国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皇帝的诏书,宣扬明朝天子是奉天意来管理天下的,四方人民都要听从皇帝的命令,如果能够前来进贡会从优赏赐。郑和为什么下西洋另一个目的是赠送礼物,赏赐给各国君主和官员礼物,表示能够与他们建立发展的关系,还能加强与马六甲海峡之间的交流。

标签: 郑和下西洋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灾难,中国人们不得不分期反抗,三当时的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四是受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首先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巨额赔款,这些赔款的压力全部被清政府转移到了

  • 尼布楚条约的作用 尼布楚条约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的作用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是在中国取得了沙俄的军事胜利之后签订的一个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是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当时双方都非常满意的一个条约,在这个条约中清政府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尼布楚条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后来的沙俄与清政府的关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 西安事变张学良多少岁 毛泽东评价西安事变怎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安事变,张学良,毛泽东

    西安事变张学良多少岁西安事变让所有人都同时记住了一个名字,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张学良,年少时候张学良曾经在奉系军阀中担任过职位,他是一个十分爱国的人,尽管在这条道路上他遇到了许多的挫折,但是依旧改变不了他那颗爱国的心。张学良的一生活到了101岁,那么西安事变张学良多少岁呢?张学良图片西安事变张学良多少岁

  • 白登之围的真相介绍 白登之围对汉王朝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的真相介绍白登之围是汉朝初期刘邦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困在白登山的事件,最终刘邦采纳陈平的计策贿赂冒顿单于十分宠爱的新得来的妻子阏氏,才得以安全逃脱。那么白登之围的真相是什么呢?冒顿单于画像白登之围的真相是在韩信反叛之后,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攻打韩信与匈奴,在初战时汉军连战连捷,并且溃败了韩信的

  • AD1870年天津教案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的结果是什么天津教案的结果使得法国方面非常不满,因此清政府派出曾国藩与之交涉,对于交涉结果,朝廷人士以及都觉得很不满意,对于曾国藩的谩骂之身肆意,卖国贼的名号都强加在他的身上,就连同乡都以曾国藩为耻辱。天津教案照片法国方面最初要求处死中国负责的官员,清朝方面派出直隶总督曾国藩来调查并与法国方

  • AD1920年第二次护法运动资料介绍 第二次护法运动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资料介绍由于第一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受到桂系和滇系军阀的掣肘,导致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的职务,护法运动失败。护法运动的首领孙中山画像桂系军阀为了进一步控制广东地区,铲除在广东的滇军势力,他们将滇军首领张开儒诱捕,并趁机大肆削除滇系军阀的势力。1920年,桂系和直系经过协商秘密约定,由直系军

  • 九品中正制选官方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选官方式是什么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朝廷官吏的挑选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大的地主贵族和官僚阶级,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总是能轻易干扰我国古代官僚的选拔。为了防止这种垄断,九品中正制产生。九品中正制图片我国古代的寒门学子没有家世背景,没有钱财珠宝,他

  • 北宋统一战争背景 北宋统一用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

    北宋统一战争背景有历史学家认为,北宋统一战争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南北方割据分裂,自从唐代五代十国以来,中国的南北方就分裂成两个独立的阵营,分裂割据十分严重,而宋太祖赵匡胤刚刚上位,为了扩大王朝的统治面积就进行这场北宋统一战争,着力消灭各个分裂政权,使国家恢复统一的局面。赵匡胤剧照其实北宋统一战争

  • 汉代察举制的资料简介 察举制对历代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察举制

    汉代察举制的资料简介刘邦称帝后,选拔适应中央集权制度,维护新兴封建统治级的官吏变成了当务之急。天下初定,他一边忙着除去对自己有威胁的旧臣,一边着手选拔新的人才。汉武帝剧照高祖十一年,刘邦颁布《求贤诏》,在这一诏书中,刘邦提出选拔治国的贤士智能必得运用国家的力量,选拔的具体程序是由上而下,对入选者的品

  • 金田起义的真实原因 金田起义参与者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金田起义

    揭秘金田起义的真实原因金田起义,是在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等人的领导之下发起的武装起义,但是金田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呢?金田起义图片金田起义的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也就是说金田起义并不是单方面引发的,那么金田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金田起义的根本原因来说,金田起义是社会矛盾尖锐的结果。首先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