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为何被称为“老佛爷”?原因非常荒诞,大臣还为此捏一把冷汗

慈禧为何被称为“老佛爷”?原因非常荒诞,大臣还为此捏一把冷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86 更新时间:2024/1/16 20:07:56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朝廷的文武大臣都惧怕她三分。这倒不是因为她大权在握,独断专行,而是因为她喜怒无常,心狠手辣。慈禧手下有一个宦官叫李连英,聪明过人。

自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把握大权朝廷后,他就确定慈禧是我国第二个武则天要想高人一等光宗耀祖,就必须有慈禧这样的人做靠山,不然就没有出头之日。

为了取悦慈禧,李莲英编了一个故事,表示前一晚梦到如来佛祖跟他说:

“大清国天降福星,光恩普照,万物苍生将沐浴于浩浩恩惠之中。”

还笑着解释:“福星者,叶赫那拉氏也,此乃南海观世音菩萨转世,大清国唯叶赫那拉氏可安邦定国。”他听到后感激涕零,并在向佛祖叩谢时问,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皇太后?今后百姓将如何尊称皇太后?如来佛祖则笑笑说:“天机不可泄露,就称皇太后老佛爷吧。”

慈宁宫里的宫女们一听这话,哗啦一声都跪倒在地,三呼“老佛爷千岁,千岁,千千岁”。而慈禧太后见此情景,满面春风地说:

“天意难违,也罢,传令下去,从今个儿起,就叫哀家『老佛爷』吧”。

另一个版本则是,在光绪初期,慈禧太后想要再次垂帘听政,但是她担心声望无法得到满足。李连英看出她的心思,在万寿寺大雄庙后面制作了一尊佛像。佛像建成后,慈禧来到万寿寺,李连英带头大喊“老佛爷”,其他人立即大喊“恭迎老佛爷驾到”。从此,“老佛爷”这个名字从万寿寺传遍京城,慈禧也再次心安理得的垂帘听政。

值得一提的是,“老佛爷”其实并非慈禧专有,清朝历代皇帝都可以叫做老佛爷,但皇后、太后或太皇太后中称“老佛爷”者仅慈禧一人。对此,学者以为,慈禧生不逢时,因满清处在内忧外患下,她不敢和武则天一样执仗登基。尽管垂帘听政,把握着朝廷大权,但名义上毕竟不是皇帝。

所以只能让人以特称皇帝的“老佛爷”称呼自己,向他人宣示,她其实是和皇帝一样登峰造极。说白了,在慈禧心中也想过一把皇帝瘾,这一称号就和慈禧要求光绪帝称号她为“亲爸爸”一样,都暴露了慈禧争强好胜、不甘于向男人示弱的性情

经过上述揭示,我们可以明白慈禧太后为何被称为老佛爷。这个荒诞的原因,不仅让朝廷文武大臣们捏了把冷汗,也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作为一位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屹立不倒,慈禧太后的故事无疑也充满了传奇色彩。虽然她垂帘听政,干预朝政,带来了诸多争议,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她在清朝末年的努力和贡献。在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严重时刻,慈禧太后试图挽救满清王朝的衰败,虽然最终未能挽回大势,但她的一些举措仍具有历史意义。

首先,慈禧太后推行的一些改革措施,对于清朝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她的支持下,光绪帝颁布了“光绪新政”,试图改革传统的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治效率。虽然新政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阻力,但这一尝试仍为清朝注入了一定的活力。

其次,慈禧太后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她支持设立洋务学堂,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教育理念,希望通过培养新一代的精英分子,帮助清朝走出困境。在她的推动下,清朝末期的教育和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最后,慈禧太后在外交方面也有一定的眼光。面对列强的侵略,她试图利用外交手段维护清朝的利益。虽然清朝在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等战役中屡战屡败,但慈禧太后在外交谈判中展现出的坚定和毅力,仍为清朝争取到了一定的喘息之机。

综上所述,慈禧太后被称为“老佛爷”的原因荒诞不经,但她在清朝末年的努力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个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挣扎求存,慈禧太后的形象矛盾重重,既有野心和争强好胜的一面,也有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一面。当然了,慈禧太后总体上的评价还是非常负面的,毕竟清朝在她的主政期间,签订了太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我国带来了非常多的屈辱。

参考资料:《清史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轼为什么叫东坡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苏轼叫东坡居士,苏轼和常州的东坡公园,苏轼东坡的意思

    苏轼的家族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宗室,其先祖苏绰曾在南朝梁朝的末代皇帝萧衍手下任官,并被封为“东坡公”。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曾在东坡山(今绍兴市柯桥区)定居,居住期间曾写下了《东坡七集》。苏轼在其父亲的薰陶下,对家族史和东坡之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苏轼自己也曾在东坡之地居住过一段时间。公元1094年,苏

  • 清朝唯一不用避皇帝讳的大臣:去世后,皇帝还亲自为他戴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胤祥功绩卓著,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在雍正帝时期被视为亲密兄弟,甚至成为整个清朝历史中唯一不用避皇帝讳的一人。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卒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胤祥也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怡贤亲王胤祥自幼丧母,因此,据说胤祥少时由雍正生母德妃乌雅氏所抚养。胤祥跟随胤

  • 容妃死后,康熙让所有见过她刷马桶的人全部殉葬,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容妃公然反对废黜 她先前受过爱戴宠爱,是康熙难得的知己,是他的感情知音,同时还是康熙特别珍视特别喜欢,甚至说是后宫佳丽之中最爱的女人。她经历过什么?康熙在身体抱恙之际,众御医用中医的办法企图去治愈康熙,但可惜中医的药效对于这个病没有好的疗效。太子胤礽在这时却觉得康熙的时日不多了,自己即将登基,当上

  • 推迟邱处机讲道时间,成吉思汗到底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邱处机(图/网络)成吉思汗与邱处机约定,到5月26日正式请邱处机讲道。快到问道的时候,成吉思汗收到札兰丁大败蒙古军队的消息后,决定亲自出征,因此将讲道的时间推迟到半年以后,改在了11月。也许是成吉思汗认为,再给他半年的时间,他就可以完全消灭札兰丁的残余势力,到时候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听邱处机讲道了。史

  • 乾隆走后,清朝有多乱?大臣:兵部行印不见了,皇帝当场吓出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嘉庆中衰”也不是说说而已,从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清朝开始走下坡路。我们都知道,“传国玉玺”等印鉴作为古代帝王信物,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但在嘉庆时期就曾发生过“当官的把印丢了”的事,甚至还隐瞒半年之久。▲嘉庆时期曾发生过“当官的把印丢了”的事件。(图/翻摄自百科词条)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当时的历

  • 后周军事强大,为什么没有迫使北汉投降,而宋太宗做到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周和北汉,北宋取代后周的重要事件是什么,后周为什么被宋取代

    北汉是在宋太宗时期,由宋军将其击败,使得北汉皇帝出城投降了。难道是后周军事实力不如北宋吗?显而易见并不是这样,北汉投降宋军的原因有两点。1、北汉没有投降后周北汉没有投降后周,使得北汉势力还继续在北方存在。那么北汉为什么没有投降后周呢?其主要原因是北汉与辽国联盟了。后周军虽然强大,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辽国

  • 红夷大炮射程约五六里,皇太极见识其威力后也加紧对其制造和购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红夷大炮炮管长、体量重、射程远、命中率高,是明清之际铸造最优的军事利器。红夷大炮在铸造时,十分注重炮管与炮长的比例。二者比例达到最优时,弹药在炮筒里能够得到有效燃烧,驱使炮弹的动力最大,威力自然远大于中国传统的火铳。明清两朝,中国重型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大致为3华里,从明末一些具体战役来看,重型红夷大

  • “九子夺嫡”中,众阿哥唯独此人深受康熙喜爱,其他都枉费了心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康熙皇帝在晚年的时候,却因为皇位继承人的缘故,而让朝廷内部产生了风波。在最初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二阿哥胤礽会在将来接过皇位,因为康熙极爱他的母亲,所以胤礽才两岁就已经被册立为皇太子,而他成年以后更是文武双全,在康熙对外出征的时候,多次代皇帝监国处理朝政,并且干得还不错。人们都知道只要不出什么意外

  • 历史上有实力的杨家将只传承了三代,到宋神宗后,就已消声灭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杨家将是我们大家最熟知且最喜欢的民间故事,尤其故事中的人物,更是如雷贯耳,包括杨继业,穆桂英,杨六郎等人!可真实的杨家将其实并不是故事中所演义的那样!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下面就由我来告诉大家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到底是什么样,为什么在北宋亡国的时候,没有参与救国? 杨家将,第一代名将杨业!杨业其

  • 民国的时候,木匠为何受到尊敬,因为他有一件“特殊”的法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民国是一个神奇的时代,它是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交汇口,具有重要的过渡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社会巨大变革的背景中,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百姓的生活方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民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