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容妃死后,康熙让所有见过她刷马桶的人全部殉葬,这是为何?

容妃死后,康熙让所有见过她刷马桶的人全部殉葬,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7 更新时间:2024/2/17 16:41:52

容妃公然反对废黜

她先前受过爱宠爱,是康熙难得的知己,是他的感情知音,同时还是康熙特别珍视特别喜欢,甚至说是后宫佳丽之中最爱的女人。

她经历过什么?

康熙在身体抱恙之际,众御医用中医的办法企图去治愈康熙,但可惜中医的药效对于这个病没有好的疗效。

太子胤礽在这时却觉得康熙的时日不多了,自己即将登基,当上皇帝,就提前准备起来了龙袍。

但是,传教的西医给康熙检查开药,康熙竟神奇的康复痊愈了。

胤礽准备龙袍的事传到了康熙的耳朵里,这让康熙非的恼火与寒心。

自己的儿子,不盼着自己早日康复,却惦记着自己的皇位,没有身为皇子应该有的觉悟,这怎么能让康熙不寒心?

在康熙回朝之时,在殿堂之上便要将太子胤礽废黜掉。

这时平时温柔的容妃站了出来,她极力反对要将太子胤礽废黜。

众人皆十分震惊容妃的举动言语,当着众多臣子的面反驳皇帝的决定,这不是公然打皇帝的脸么?那容妃为要顶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反对?

原来,这胤礽被立为太子,是已过世的孝庄太皇太后的遗旨。

那为何孝庄太皇太后的遗旨对容妃会有如此的魔力,让她不顾康熙的意思执意要保下胤礽?这得从之前的事情说起。

受孝庄的恩惠

早在很早之前,康熙计划要裁减宫中的开销,备受康熙所信任的容妃,这时她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也是后来一直和她处处计较、处处作对的慧妃。

可心思简单的容妃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她认为慧妃比她有能力,更可以胜任,便举荐了她。

这不得不说,容妃真的是一心为了大清社稷,唯才是举。

可好景不长,慧妃并非如容妃那般可以堪当大任,容妃推荐她来主持事务,但没过多久就搞砸了,这一下可彻底惹怒了康熙。

康熙也因为这个事,气的好几天卧床不起。

容妃也是心疼康熙,这一天给他来送药,但没想到康熙却对她动了怒火,大发脾气。

容妃感觉委屈的很,自己明明是心疼他没想到好心被当作驴肝肺,不仅没讨到好还被怒骂了一顿。

慧妃搞砸的事情,为何事她挨骂?

她思来想去没想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便来到了孝庄这里来哭诉她的委屈经历。

孝庄听到容妃的话语,反倒是笑了,并且问她:“皇上总是和你心碰心,和你有说不完的知心话,是不是啊。”

容妃也好奇,为何孝庄会知道这件事。

孝庄听到容妃的回答,更加确定了她的想法。

她告诉容妃:“从今往后,我就将皇上托付给你了。”

容妃听到后,便也明白了她为何会被康熙无缘无故的大骂一顿。

原来,这是康熙把她当作自己的感情知己,当作自己的内人才会发如此脾气。

康熙这时心情郁闷,但又无处发泄,只好对她心爱的女人发泄一下。毕竟作为一国之君,身上的担子还是相当重的。

容妃想明白后,立马跪下,孝庄太皇太后道谢。

孝庄又带着容妃去见康熙,康熙此时还在气头上,看见容妃心生厌恶之感,当即就要把她赶出去。

但是这时,孝庄却出手阻拦,并且表示她和康熙的对话让容妃听见也无妨。

这样一个举动,对于容妃是莫大的荣幸。

毕竟太皇太后和皇帝的对话,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听的。纵观当时大清国上下,看整个朝廷和后宫,哪怕是皇亲国戚,有几人能有此殊荣?

这同时也是给容妃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让容妃对孝庄感恩戴德的种子。

这也正是为何容妃会如此在意太皇太后遗旨的原因,以至于她在朝堂之上公然反对康熙的原因之一。

矛盾的心理

但此时此刻,胤礽盼着康熙早日驾崩甚至提前准备龙袍,这般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又怎么能让康熙不起杀心?

康熙见到容妃站出来阻拦他废黜胤礽,他也很震惊,同时他也很犯难。

一个是大逆不道目无家国的太子,另一个是已过世的太皇太后的遗旨。

但此时,在江山与爱妃之间他别无选择,只得忍痛割爱,先是怒扇了容妃一巴掌,然后十分震怒地说容妃她假传遗旨,并将她贬到了宗人府为奴。

是康熙不相信容妃说的吗?

不是的,他相信容妃的话,他也知道这是孝庄太皇太后的遗旨,但面临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他还是需要考虑周全。

没有办法,他不能说容妃、说他心爱的女人的不是,只能说她是假传遗旨,让她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在此事件中,煽风点火的慧妃是得意洋洋。

在康熙将容妃逐出后宫贬为奴后,更是小人得志,对容妃落井下石,叫她去刷马桶。

容妃深爱着康熙,她一直等待着康熙在过了这阵子后会把她接回去。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她无怨无悔日复一日地刷着马桶。

未得善终,康熙下旨

但是这一切,都在一天化为泡影。

一日康熙举办千叟宴,容妃她被砸在马桶车下,就这样,她没等到康熙接她回去,就怀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在康熙得知容妃死之前,他也并不清楚容妃在这里所受的苦难,所受的各种折磨。

康熙的内心也十分的不是滋味,他所深爱的女人不仅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还在这里备受折磨。越是思索,康熙越发感觉愧疚于容妃。

除此之外,容妃生前是养尊处优的皇贵妃,如果让人知道她在生前遭受到如此苛责,如此这般待遇,那不是打了皇室的脸,打了康熙的脸么?

综上原因,康熙终究还是决定,将看见过她刷马桶的人全都处死殉葬了。

一是可以缓解一些他对容妃的愧疚,二是可以避免传出去惹得名声不好。

虽然康熙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但他对于容妃还是过于心狠手辣。

也不难看出,想要守住江山不得不心狠手辣一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推迟邱处机讲道时间,成吉思汗到底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邱处机(图/网络)成吉思汗与邱处机约定,到5月26日正式请邱处机讲道。快到问道的时候,成吉思汗收到札兰丁大败蒙古军队的消息后,决定亲自出征,因此将讲道的时间推迟到半年以后,改在了11月。也许是成吉思汗认为,再给他半年的时间,他就可以完全消灭札兰丁的残余势力,到时候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听邱处机讲道了。史

  • 乾隆走后,清朝有多乱?大臣:兵部行印不见了,皇帝当场吓出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嘉庆中衰”也不是说说而已,从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清朝开始走下坡路。我们都知道,“传国玉玺”等印鉴作为古代帝王信物,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但在嘉庆时期就曾发生过“当官的把印丢了”的事,甚至还隐瞒半年之久。▲嘉庆时期曾发生过“当官的把印丢了”的事件。(图/翻摄自百科词条)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当时的历

  • 后周军事强大,为什么没有迫使北汉投降,而宋太宗做到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周和北汉,北宋取代后周的重要事件是什么,后周为什么被宋取代

    北汉是在宋太宗时期,由宋军将其击败,使得北汉皇帝出城投降了。难道是后周军事实力不如北宋吗?显而易见并不是这样,北汉投降宋军的原因有两点。1、北汉没有投降后周北汉没有投降后周,使得北汉势力还继续在北方存在。那么北汉为什么没有投降后周呢?其主要原因是北汉与辽国联盟了。后周军虽然强大,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辽国

  • 红夷大炮射程约五六里,皇太极见识其威力后也加紧对其制造和购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红夷大炮炮管长、体量重、射程远、命中率高,是明清之际铸造最优的军事利器。红夷大炮在铸造时,十分注重炮管与炮长的比例。二者比例达到最优时,弹药在炮筒里能够得到有效燃烧,驱使炮弹的动力最大,威力自然远大于中国传统的火铳。明清两朝,中国重型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大致为3华里,从明末一些具体战役来看,重型红夷大

  • “九子夺嫡”中,众阿哥唯独此人深受康熙喜爱,其他都枉费了心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康熙皇帝在晚年的时候,却因为皇位继承人的缘故,而让朝廷内部产生了风波。在最初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二阿哥胤礽会在将来接过皇位,因为康熙极爱他的母亲,所以胤礽才两岁就已经被册立为皇太子,而他成年以后更是文武双全,在康熙对外出征的时候,多次代皇帝监国处理朝政,并且干得还不错。人们都知道只要不出什么意外

  • 历史上有实力的杨家将只传承了三代,到宋神宗后,就已消声灭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杨家将是我们大家最熟知且最喜欢的民间故事,尤其故事中的人物,更是如雷贯耳,包括杨继业,穆桂英,杨六郎等人!可真实的杨家将其实并不是故事中所演义的那样!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下面就由我来告诉大家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到底是什么样,为什么在北宋亡国的时候,没有参与救国? 杨家将,第一代名将杨业!杨业其

  • 民国的时候,木匠为何受到尊敬,因为他有一件“特殊”的法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民国是一个神奇的时代,它是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交汇口,具有重要的过渡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社会巨大变革的背景中,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百姓的生活方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民间的

  • 为什么明朝建立以后,高丽胆敢不自量力,出兵讨伐明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的时候,明朝击溃盘踞辽东地区的元朝残军之后,想着将双城总管府之下的铁岭卫收回管理,但却引起了高丽的不满。原来趁着元末天下大乱,高丽一早侵占了铁岭卫,对于明朝的决定自然气急败坏,那时掌握高丽大权的权臣亲近元朝,因此不自量力,竟然发兵想要进攻明朝。高丽王朝是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在

  • ?谁该为清朝的灭亡背锅?并非太后奸臣,而是冥冥之中的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经历几次灭顶之灾,清朝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造反事件,清朝灭亡的三点原因

    对于清朝的灭亡以及那些不平等条约的背后,到底是谁犯下的错呢?有人怪慈禧,没错,慈禧真的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也是造成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因素之一。她或许真的是专断跋扈的,又肯定是没有什么治国的才能,但是一个朝代的灭亡真是一个女人可以左右的么?那么多男儿都不能使之逆转,就因为这么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太后似乎有点

  • 为什么清朝皇帝总喜欢下江南?明朝留在这里一个秘密,使之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20世纪末有一部非常有趣的戏说清朝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火了,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调皮的三德子和憨厚的法印,以及那个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历史上康熙在位六十年,共先后六次下江南,该剧中他微服私访的目的地就是江南地区。康熙之后,其孙子乾隆皇帝也曾前后下过六次江南。要知道那时候出行全靠马车,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