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唯一不用避皇帝讳的大臣:去世后,皇帝还亲自为他戴孝

清朝唯一不用避皇帝讳的大臣:去世后,皇帝还亲自为他戴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37 更新时间:2024/2/17 16:42:05

胤祥功绩卓著,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在雍正帝时期被视为亲密兄弟,甚至成为整个清朝历史中唯一不用避皇帝讳的一人。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卒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胤祥也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怡贤亲王胤祥自幼丧母,因此,据说胤祥少时由雍正生母德妃乌雅氏所抚养。

胤祥跟随胤禛(日后雍正帝)成长,掌管驻京禁军,与胤禛(雍正帝)朝夕相伴。两人关系密切,深得康熙皇帝信任。

康熙皇帝废黜太子胤礽后,九子夺嫡事件让皇宫风起云涌。胤祥为了保护雍正,在关键时刻为他代罪,被关过禁闭。即便后来恢复自由,康熙对他也不如从前。胤祥曾患上腿疮,因此在康熙晚年时,虽然胤祥支持雍正,但没有像其他皇子般为夺嫡过于投入。

雍正登基后,胤祥成为了朝中重要大臣,发挥了自己的才能,让雍正时期的吏政和民生焕发生机。胤祥处事沉稳,不居功,深受雍正帝的赏识。在《清实录》中,雍正曾这样评价胤祥:

“怡亲王极其敬慎,遵守臣节。凡朕所交事件,竭尽忠诚,勤劳办理。”

雍正七年(1729年),胤祥因积劳成疾,身体状况日渐恶化。同年,雍正帝命他办理西北两路军机,以及增加仪仗一倍。然而,胤祥的病情并未好转,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病重的胤祥在皇帝的亲临视察下不幸离世,享年仅43岁。

雍正帝对胤祥的离世悲痛不已,为此辍朝三日。他忍不住悲痛地说:“允祥薨逝,中心悲恸,饮食无味,寝卧不安。”痛失亲兄弟般的胤祥,雍正帝决定为他破例亲自戴孝,并亲赐谥号为贤,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于他的谥号上,以表彰胤祥的贤良之德。

胤祥在清朝历史中独树一帜,成为唯一不用避皇帝讳的一人。雍正帝亲自为他戴孝,不仅显示了兄弟之情,更突显出胤祥在雍正心中的重要地位。

在悲痛之余,雍正帝更下令,将原需避雍正名讳而改名“允祥”中的“允”字变回“胤”字,就这样,胤祥成为雍正朝唯一位,最终得以在名字中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

胤祥生前忠诚耿直,事奉皇帝尽心尽力,无愧于怡贤亲王之名。他在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的贡献,使他成为清朝历史上一位难得的人物。

胤祥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与辛酸,他的离世让雍正帝悲痛欲绝,也让后世对这位忠诚耿直的怡贤亲王肃然起敬。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胤祥的名字,也得以永远留存。

参考资料:《清实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容妃死后,康熙让所有见过她刷马桶的人全部殉葬,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容妃公然反对废黜 她先前受过爱戴宠爱,是康熙难得的知己,是他的感情知音,同时还是康熙特别珍视特别喜欢,甚至说是后宫佳丽之中最爱的女人。她经历过什么?康熙在身体抱恙之际,众御医用中医的办法企图去治愈康熙,但可惜中医的药效对于这个病没有好的疗效。太子胤礽在这时却觉得康熙的时日不多了,自己即将登基,当上

  • 推迟邱处机讲道时间,成吉思汗到底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邱处机(图/网络)成吉思汗与邱处机约定,到5月26日正式请邱处机讲道。快到问道的时候,成吉思汗收到札兰丁大败蒙古军队的消息后,决定亲自出征,因此将讲道的时间推迟到半年以后,改在了11月。也许是成吉思汗认为,再给他半年的时间,他就可以完全消灭札兰丁的残余势力,到时候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听邱处机讲道了。史

  • 乾隆走后,清朝有多乱?大臣:兵部行印不见了,皇帝当场吓出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嘉庆中衰”也不是说说而已,从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清朝开始走下坡路。我们都知道,“传国玉玺”等印鉴作为古代帝王信物,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但在嘉庆时期就曾发生过“当官的把印丢了”的事,甚至还隐瞒半年之久。▲嘉庆时期曾发生过“当官的把印丢了”的事件。(图/翻摄自百科词条)首先,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当时的历

  • 后周军事强大,为什么没有迫使北汉投降,而宋太宗做到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周和北汉,北宋取代后周的重要事件是什么,后周为什么被宋取代

    北汉是在宋太宗时期,由宋军将其击败,使得北汉皇帝出城投降了。难道是后周军事实力不如北宋吗?显而易见并不是这样,北汉投降宋军的原因有两点。1、北汉没有投降后周北汉没有投降后周,使得北汉势力还继续在北方存在。那么北汉为什么没有投降后周呢?其主要原因是北汉与辽国联盟了。后周军虽然强大,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辽国

  • 红夷大炮射程约五六里,皇太极见识其威力后也加紧对其制造和购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红夷大炮炮管长、体量重、射程远、命中率高,是明清之际铸造最优的军事利器。红夷大炮在铸造时,十分注重炮管与炮长的比例。二者比例达到最优时,弹药在炮筒里能够得到有效燃烧,驱使炮弹的动力最大,威力自然远大于中国传统的火铳。明清两朝,中国重型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大致为3华里,从明末一些具体战役来看,重型红夷大

  • “九子夺嫡”中,众阿哥唯独此人深受康熙喜爱,其他都枉费了心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康熙皇帝在晚年的时候,却因为皇位继承人的缘故,而让朝廷内部产生了风波。在最初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二阿哥胤礽会在将来接过皇位,因为康熙极爱他的母亲,所以胤礽才两岁就已经被册立为皇太子,而他成年以后更是文武双全,在康熙对外出征的时候,多次代皇帝监国处理朝政,并且干得还不错。人们都知道只要不出什么意外

  • 历史上有实力的杨家将只传承了三代,到宋神宗后,就已消声灭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杨家将是我们大家最熟知且最喜欢的民间故事,尤其故事中的人物,更是如雷贯耳,包括杨继业,穆桂英,杨六郎等人!可真实的杨家将其实并不是故事中所演义的那样!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下面就由我来告诉大家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到底是什么样,为什么在北宋亡国的时候,没有参与救国? 杨家将,第一代名将杨业!杨业其

  • 民国的时候,木匠为何受到尊敬,因为他有一件“特殊”的法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民国是一个神奇的时代,它是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交汇口,具有重要的过渡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社会巨大变革的背景中,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百姓的生活方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民间的

  • 为什么明朝建立以后,高丽胆敢不自量力,出兵讨伐明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的时候,明朝击溃盘踞辽东地区的元朝残军之后,想着将双城总管府之下的铁岭卫收回管理,但却引起了高丽的不满。原来趁着元末天下大乱,高丽一早侵占了铁岭卫,对于明朝的决定自然气急败坏,那时掌握高丽大权的权臣亲近元朝,因此不自量力,竟然发兵想要进攻明朝。高丽王朝是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在

  • ?谁该为清朝的灭亡背锅?并非太后奸臣,而是冥冥之中的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经历几次灭顶之灾,清朝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造反事件,清朝灭亡的三点原因

    对于清朝的灭亡以及那些不平等条约的背后,到底是谁犯下的错呢?有人怪慈禧,没错,慈禧真的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也是造成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因素之一。她或许真的是专断跋扈的,又肯定是没有什么治国的才能,但是一个朝代的灭亡真是一个女人可以左右的么?那么多男儿都不能使之逆转,就因为这么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太后似乎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