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中原那么混乱,为什么却没有外族入侵?

三国时,中原那么混乱,为什么却没有外族入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855 更新时间:2024/2/8 12:06:44

所以,有正义感的人都不屑用这种计策。但是,这种方法虽然不好听,效果却是最好的。清朝之所以轻松取代明朝,就是用了这种计策。三国时期中原大乱,如果外族趁机进军中原,说不定就能重创中原,甚至成为中原新主,然而,当时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到底是外族傻得不懂得趁火打劫,还是另有内情呢?

图片:三国时期中原大乱剧照

一、清朝趁火打劫,明朝覆灭

都说兵不厌诈,只要能取得成功,中间不管是光明正大的打过去,还是用其他卑鄙手段,根本没有人会在乎,反正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去书写史书。

崇祯上位以后,国内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旱灾,在长时间的旱灾之下,人们已经到了没饭吃,没衣服穿的程度。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别说穿衣吃饭,能保证不被同类吃掉,安全的活着就算非常幸运了。

面对严重的灾情,地方官第一时间并不是申请赈灾,而是加大力度向百姓索要税粮,

以保证自己的任务可以完成,顺便从百姓身上捞点油水。

图片:旱灾剧照

下级官员不作为,中央官员同样好不到哪里,个个奢侈腐败,只顾着自己享乐。百姓们平时之所以愿意奉承皇帝,愿意缴纳各种税务,主要是因为皇帝能保证他们的生存。

当百姓们被灾情逼得没法生存时,就会把怨恨发泄到朝廷身上,推翻当朝统治,企图让更有能力的人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所以,自从澄县发生了第一起反明案以后,全国逐渐发起了农民起义。

面对揭竿而起的农民百姓,明朝起初还有能力镇压,然而,发生旱灾的地方并不止明朝,还有关外的女真族。为了抢夺更多的生存资源,由女真族演化而来的清朝八旗趁着中原政府镇压起义军时,抓住机会入关。

结果,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明朝被灭,清朝顺利入关,成为中原新一届的主宰。满人入关后,明朝的历史由他们编撰,呈现出来的只有中原王朝的无能与清朝的伟大。

从满人入关的计谋和结果来看,使用什么计谋入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了主写历史的资本。

图片:满人入关剧照

二、西晋乱,五胡顺势而起

事实上,明朝并不是第一个因为内部混乱而遭到外族入侵的朝代,满人入关也不是汉人最受苦的时期。西晋时期,因为司马衷这个弱智皇帝的不作为,司马伦抓住机会造反。

结果,司马伦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引发了八王之乱。史上对于这场混战,称为蠢货之间的对决。这群蠢货的对决,最终的得益者却是胡人。

就在中原最为混乱的时候,北方的胡人把握时机,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势力。正是这些大小不一的势力,使中原陷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动乱。

历史的失败之处总是出奇相似,不管是西晋还是明朝,都是因为内乱而引起外族入侵,结果导致朝代覆灭的。

然而,中原内政混乱如麻的三国时期,却不见得被外族占领,让人实在讶异。

图片:引发八王之乱的司马伦剧照

三、东汉末年,异族被打败

东汉之乱,是从董卓乱政开始的,随后,诸侯之间开争霸赛,经过相互征战,相互吞并以后,最终形成吴、蜀、魏三个势力。

从诸侯争霸到三国形成,在此期间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有多动荡,不过,即使中原内政再混乱,始终没有被外族占领。当然,没有被占领,并不代表没有入侵者,只是被中原狠狠地打回去了而已。据悉,乌桓国曾就打过中原的主意,只是恰好倒霉遇到了公孙瓒,结果不但什么都没捞到,反而被公孙瓒打了一顿。

对于行动的失败,乌桓国把原因归为运气不好,所以,没过多久他们又朝中原进军,企图占领中原。不过,乌桓国第二次出行更加倒霉,竟然遇到了曹操。曹操可是中原最为狠辣的角色,乌桓国敢踩到他的头上,他就敢把乌桓国的老巢给端了。曹操的霸气,直接把那些心里装着小九九的国家给吓退了。

图片:曹操率军出战剧照

当然,中原没有被异族占领,也不是曹操一个人的功劳。北面有曹操守着,外族没有入侵的可能。西边有刘备势力守着,同样不赖。史上虽然对刘备的能力不太肯定,但是对诸葛亮却高度赞扬。再者,他的部将马超也是厉害的角色,有马超镇守,轻松就能守住一个关卡。

再看看南边,孙权的势力虽然略输另外两个势力,但是有他镇守,外族同样入不来。三人当中,曹操的能力是最强的,同时也是最有胆识的,有他的地方,被其他势力攻下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吴、蜀的能力虽然稍微差一些,但是他们手中的势力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再者,三位领袖都是有远见的人,知道内乱与外族入侵的区别,所以,不管他们怎么争战,始终在领土完整方面保持一致。有这样的势力镇守,就算外族再强大,也没有占领的机会。

图片:南边孙权的势力剧照

四、西凉马氏家族

除了三个势力以外,中原在当时还有另一股势力在防备胡人,这股势力正是西凉马氏家族。当时,马氏家族镇守的防线很长,从西北一直延伸到东北,总防线高达几千公里。

对于普通军队而言,胡人没有固定的营地,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又擅长马上作战,是个强劲的对手。然而,再强大的敌人到了马家军面前,都只有乖乖认怂的命。尤其是后来成为蜀将的马超,更是西凉战神,连曹操都打不过他。

那些被马氏家族打怕了的胡人,只要听到马家军的名号,马上吓得掉头就跑,更别说抢夺资源了。不过,真论起来,西晋之乱还是东汉时期引起的。

图片:西凉马氏家族剧照

西凉原本是汉朝专门对付胡人而设的关卡,随着西汉的灭亡,东汉更改了都城地址,把都城建在洛阳。都城更改以后,东汉对西凉疏于管制,导致西凉的羌族与氐族日渐壮大,最终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

中原朝政一旦发生混乱,已经强大起来的胡人就开始想办法入侵,羌族与氐族正是当初入侵中原的五大种族之一。随着胡人入侵,中原简直沦为炼狱,经过上百年的征战以后,汉人失去了对中原的掌控权,鲜卑族成为了中原大地的新一任主人。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诗圣”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最后是怎么去世的?究竟得了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诗圣杜甫之死的原因,杜甫被忽然称为诗圣是真的吗,杜甫在诗圣的地位

    李白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性格洒脱奔放,杜甫则相对比较内敛,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但不管怎么说,两人的佳作经历了千百年的岁月沧桑,至今都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光辉。杜甫的诗篇普遍认为比李白的更具“研究价值”,这主要是由于其作品充满了现实悲观主义色彩,当然了,这和杜甫的一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

  • “天才”赵括为何会输给白起?就算是请韩信来助阵也没有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上党郡可以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曾经也有人劝说过赵王丹,告知他上党郡对于秦国来说是心头肉,志在必得,如果接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那么很有可能会遭受秦国的攻打。可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国王来说,开疆扩土就是他一生的职责,这么肥沃的一块土地放在眼前怎能舍得丢弃,所以最终赵王丹还是接下了上党郡。果不其然,在赵国接手

  • 杨贵妃八大扮演者盘点,王璐瑶营养过剩,文颂娴毫无气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璐瑶个人资料简历,杨贵妃扮演者都有哪些,王璐瑶台球裁判

    杨玉环一直都是丰腴美人的代表性人物。周洁版本她虽然体态丰腴,但史书上也记载着她是一位舞蹈高手,还精通胡旋舞,身段飘摇,翻跃如风,令人眼花缭乱。唐玄宗对她是万分疼爱,无论杨玉环对自己发多大的脾气,他也是乐于接受,在她面前,全无帝王的威严。杨贵妃一直都是影视作品中的常见形象,今日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八大扮演

  • 《三国演义》关羽如果和赵云不认识,真实单挑了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里赵云关羽谁厉害,关羽大战赵云完整版,关羽能打过赵云吗

    《三国演义》连环画里的卧牛山下,关羽与赵云相会。 按演义设定兵器,关羽若与赵云单挑起来,就是青龙偃月刀对长枪,我会毫不犹豫的认为是赵云胜!原因如下:其一,从兵器长度上讲,“一寸长、一寸强。”武艺相近者,兵器更长的胜出。演义里,关羽与赵云武艺相近的。既然没有给二人的武艺设定高低。那么,肯定是要以兵器分

  • 宰相裴炎写了“青鹅”二字,被武则天砍头,武则天说把字拆开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青鹅”二字,是裴炎在一次宴会上无意中写下的。但这个看似简单的字眼,让武则天看穿了意图。青鹅的“青”字拆开就是“十二月”,而“鹅”的繁体字拆开看就是“我自于”,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十二月我自与”。也就是十二月裴炎会参与反对的自己的暴动。这个解读不仅使得裴炎成为了武则天的眼中钉,更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真心想恢复汉室,还是自己想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演义中刘备真的想匡扶汉室吗,三国演义刘备为何没统一天下,三国演义刘备为什么没实现统一

    作为一个小商贩,他有一定的武功修为基础,想建功立业是人的正常追求。开始他以贩卖草鞋和竹席子为生,只是为了谋生计而已。当黄巾起义,地方州牧、郡守招兵买马镇压黄巾,他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但是,他的感觉是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不是当皇帝的机会。此时的刘备,依然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当个大

  • 郭子仪和程咬金,2位唐朝“福将”,喊1句话就能让敌人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当唐玄宗还在和杨贵妃日啖荔枝的时候,安禄山的黑色战旗席卷而来,玄宗仓惶逃往西南,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当时还在为父守孝,因朝廷危机,急令他前来勤王,他率军一路征讨,联合李光弼,用了8年的时间,转战各地,终于平定叛军。所以他被称为大唐中兴的柱石。西域的吐蕃本来联合安禄山等人反叛,最后因叛军被打败,他们和大唐

  • 《三国演义》中,为何有人说曹操大将徐晃不惧关羽,却怕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和徐晃谁害怕赵云,赵云加徐晃,三国徐晃打败关羽

    黄忠和赵云事先有约定,如果到了午时,黄忠不能按时回营,赵云将率人马前往接应。赵云眼看快到午时,黄忠还没有音信,于是带三千人马前往救援。 路上遇到曹将慕容烈和焦炳,赵云一枪一个,结果了二将的性命,然后杀到北山下,见黄忠被张郃,徐晃困在当中,赵云骤马杀入重围,那杆枪抡圆了,枪尖像雪片一样纷纷落下,让人

  • 唐代中期为何会有那么多战争?藩镇体制是其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藩镇割据的原因,藩镇割据对唐朝历史的影响,唐朝为什么出现藩镇割据

    唐玄宗在开元、天宝年间以“强兵”目的实行了军事制度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军队的动员方式上,逐渐用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在军队的行政体制方面,于边疆地区广泛设置“节度使”,正式确立节度使制度;在军需供养方面,赋予藩镇的一定财权,以满足藩镇日益增长的军费开支。而且,玄宗统治时期形成的节度使制度

  • 《三国演义》中,东吴的十二虎臣对比,究竟谁的武功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东吴十二虎臣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流传的三国24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其中属于东吴的将领只有孙策、太史慈、甘宁、周泰,位列十二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