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拿下和珅亲信,几次被和珅打击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拿下和珅亲信,几次被和珅打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64 更新时间:2024/1/19 0:44:09

刘墉

山西巡抚桂怀泰是珅的亲信,审查桂怀泰的故事在电视剧中演过,刘墉略施小计让和珅自己参奏了桂怀泰,除掉了和珅的亲信还让和珅吃哑巴亏有苦说不出。这毕竟是故事,真实历史可是比这要残酷很多的,桂怀泰当时根本就不在京城而是远在山东,当时前去调查桂怀泰的人除了刘墉还有和珅。

刘墉

身为山东巡抚的桂怀泰在山东地面上被查,再加上有和珅的袒护,可想而知刘墉审理此案的时候有多么困难。可能有人说刘墉是太后的干儿子,是元老刘统勋的儿子,后台比较硬,有着与和珅掰手腕的资格,而现实中刘墉根本就不是太后的干儿子,刘统勋是元老也是刘墉的父亲不假,可是当刘墉查办桂怀泰的时候刘统勋已经离去了八年了,刘墉斗和珅完全是靠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在“玩命”。

刘墉

刘墉最终拿下了和珅的亲信,和珅自然是不会放过刘墉,于是和珅后来开始了对刘墉的一系列打击报复,和珅紧盯着刘墉的任错误,刘墉查办桂怀泰有功本应封为大学士之职,可是因为和珅的捣乱,刘墉和皇帝交流古人的话语被泄露,和珅就此上书参奏扰了刘墉的升迁之路。

刘墉

太子的老师很多,其中包括刘墉。有一次大雨没人去给太子上课,和珅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刘墉,皇帝大怒免除刘墉行走上书房的职权降职位侍郎。几年后刘墉去江南做主考官,考官自然会收到一些孝敬,这是古代官场的规则。和珅上书说刘墉贪污收受贿赂,并且诬告刘墉不能尽心阅卷不能为君挑选人才。乾隆皇帝讲刘墉来降动作,并且罚奉十年。

刘墉

刘墉一直到和珅被害之后,才算是迎来了仕途的上的春天,刘墉的学生十五颙琰做了皇帝,刘墉才当上了早该十五年前就当上的体仁阁大学士。刘墉为了斗和珅一生仕途多舛,也正是这多舛的命运,才更加显得刘墉这样官员的难得吧。

更多文章

  •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用一个观点概括了三千年的中国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最出名的著作,当属《万历十五年》,自1982年中文版在国内发行以来,几十年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谈论明史的观点别具一格,更因为文笔通俗而又深度,生动却不失严肃,受到众多历史爱好者的追捧。其实,黄仁宇除了《万历十五年》,还写过《中国大历史》、《缅北之战》以及历史小说《汴京残梦》等书。人生经历与“大历史

  • 排在戚继光前面的抗倭英雄,被严嵩压下功劳,打赢胜仗才得50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戚继光抗倭200字简介,戚继光抗倭成功影响,戚继光抗倭的事件

    明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之一,这其中大部分的功劳都要归咎于一位位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当属最出名的明朝民族英雄之一,他抗击倭寇十余载,扫平了多年为祸沿海的倭患,朝廷也因此大加的封赏了他。但是,有一位戚继光更早成名的民族英雄俞大猷,情况就越没有他这么好了。明明抗击倭寇有功,但是却被其他官

  • 乾隆给国外国王写过一封信,976字尽显荒唐,现存于大英博物馆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写给英国人的一封信的内容,乾隆给英国国王写信,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写了一封信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期间一共有12位统治者,也就是皇帝,这个算法在后金权政时期。如果从皇太极到溥仪算起一共有11位,按清朝入关算一共10位,其实哪种算法都正确。清朝十二位君主分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弘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其中寿命最

  • 此明朝官员,只因1个爱好,不仅丢了乌纱帽,家产也被抄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史书记载:这块石头的第一位主人是明朝时期一位叫做米万钟的官员。米万钟平时非常爱好收集全国各地的奇石。有一次他到京城郊外的房山游玩,在爬山途中发现了这块形似灵芝十分漂亮的奇石。他当时站在奇石旁边欣赏了很久,下山时还特地做了记号,之后他就雇佣了上百位民工上山开采搬运此石。最后他发现奇石的消息在京城里

  • 和珅有多豪横,整的阿贵无法入京,刘罗锅罚奉十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和珅是满人,见到皇上称奴才,这并不是和珅对皇帝的谄媚而是一种荣耀。和珅自小学习,精通满蒙汉和很多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所以历史上的和珅能够成功绝非是偶然,而是努力过后的水到渠成。有才能也要被皇帝看到才有升迁的机会,就像秦国丞相李斯,如果没有吕不韦的举荐去嬴政身边工作,李斯一辈子也不敢僭越丞相的高位

  •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高晓松在节目上侃侃而谈,说明朝是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的“三无朝代”。可是,你信吗?他在节目上抓着郑成功的母亲是东瀛人,父亲郑芝龙曾为“海商”这一点,直言不讳,不对,应该是大言不惭地说郑成功是如假包换的倭寇。可是,你信吗?他去印度旅游,说什么一踏上印度的土地,就感觉被什么浓浓的佛教气息给包裹了。可是

  • 民国一妇人嫉妒心之强 竟连儿子都不放过 约法三章将儿子生生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名人抛弃原配,民国朱家三小姐,民国第一智囊被逼死

    柴某对妻子畏惧到什么程度呢?略举一例,大家就明白了。柴某每次外出,都得老老实实地到老婆大人面前去报告,老婆说可以,柴某才敢放心地出门去,要是老婆不点头,柴某那是打死都不敢出门的。而且,柴某每次出门,老婆都会给他定下归家时间,要是回来晚了,行,晚一晚上,那就在搓衣板上跪一晚上。什么时候老婆开恩让他起来

  • 宋代科技辉煌,农业生产和农学、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高度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的历史充满了关于治水的记载。朝廷与官僚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多地关心灌溉事业。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刻印的书籍,刻工技术优良,纸墨质地上乘,书法精妙,装璜精美,为后世藏家所珍视。宋版书成为稀世珍品。农业生产和农学的高度发展水利事业的发达水是农业的命脉。宋王朝十分重视水利事业

  • 戴铎自称雍正“唯一心腹”为其打探消息,为何帝王登基他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一统的皇帝,当然是所有的王子都要争夺的,他们都在努力,可是有些人却完全不一样,一脸的淡漠。就在自己的几个哥哥为自己的皇位而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依旧很淡定,每天都在家中与师父论道,诵读经文,似乎根本不关心朝政的局势,也不关心皇权的纷争。但熟悉这个故事的我们都明白,那只是一个幌子,用来欺骗别人罢了。在

  • 明史是否可信?魏忠贤一死,明朝经济和国力才急转直下?错觉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魏忠贤简介,体育总局魏忠贤,魏忠贤的个人资料

    为什么花了近100年的时间修一部明史呢?此中原因,从乾隆打着编《四库全书》的旗号销毁了无数书籍这一点便可见一斑,满清为了证明自己“得国之正”,为了巩固好不容易得来的“正统”,自然须用一用春秋笔法,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明史》的原因。当然,这也并非是说《明史》不可信,只是须得擦亮眼睛去看,因为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