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给国外国王写过一封信,976字尽显荒唐,现存于大英博物馆中

乾隆给国外国王写过一封信,976字尽显荒唐,现存于大英博物馆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60 更新时间:2023/12/17 22:22:31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期间一共有12位统治者,也就是皇帝,这个算法在后金权政时期。

如果从皇太极到溥仪算起一共有11位,按清朝入关算一共10位,其实哪种算法都正确。

清朝十二位君主分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弘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

其中寿命最短的皇帝为同治,慈禧太后和咸丰帝儿子,6岁时继承称帝,19岁便因为天花离去。

寿命最长的皇帝为乾隆,孝圣宪皇后和雍正帝儿子,25岁继承,一共在位60年,因为不想打破爷爷康熙在位时间记录,所以85岁退位又当了3年太上皇,于89岁离去。

说到“康乾盛世”大家肯定不陌生,乃我们历史上一个极为绚烂辉煌的时期,国泰民安,国土辽阔,经济繁荣。

康乾盛世一共经历了三位皇帝,分别是康熙、雍正和乾隆,其中康熙和乾隆贡献最多,如今这三位皇帝依旧被后人所敬重。

我们发展繁荣昌盛,西方地方也在逐渐壮大,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开始好大喜功,曾六次下江南,高兴得不能自已。

此时西方地方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大力发展技术,清朝却把清朝科技发明当成“奇技淫巧”,根本看不上西方技术。

后来到了大航海时代,西方地方全都逐渐发展起来,每个地方都通过交流发展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但清朝却选择闭关锁国,不吸取外来文化和技术,不论当时的皇帝还是大臣,都认为清朝乃最大强国,无人可以与之抗衡。

外国使臣来到我们交流,清朝大臣却与之争执礼仪之事,当时地方已经落后,但统治者却全然不知,还在关起门来自己搞创造。

大臣日记:“窃自各国使臣呈国书请觐以来,诸臣会议,初则争议见与不见,继又争以跪拜与不跪拜,相持不决,近半年矣。”

其实乾隆时期也曾发生过类似事情,当时一位国外使臣奉命来到我们,还带来很多先进设备,其中还有不少火器。

乾隆时期国力非常强大,国外使者此行目的为与之交流,学习些技术回去。

使臣将西方技术带到乾隆面前时,怎料他却看不上,认为都是一些不入流的物件。

几年过去,当初那位使臣再次来到清朝,询问起曾经带过来的设备和火器,乾隆皇帝命人打开仓库,只见设备已经生锈,火器上满是灰尘。

其实清朝最后走向灭亡,跟统治者和臣子狂妄自大有很大联系,西方地方只想跟清朝进行平等交易,但清朝根本看不起西方地方。

十八世纪时,国外国王派贵族带领使节团到我们进行访问,见到我们市场后尤为感叹,此行他们带来很多珍贵珠宝,希望能跟我们合作。

除珠宝外还有许多先进设备,全都是工业革命的成果,比如:纺纱机、蒸汽机、水力织布机、军舰模型等。

可以看出当时国外设备非常先进,而他们不仅想用这些东西来取悦皇帝,还想告诉我们人,是时候该进步了。

让国外人没想到的是,这些先进设备在大臣们眼中一文不值,完全瞧不上眼,乾隆皇帝更是如此。

乾隆皇帝认为我们制造都是最好的,西方设备不足挂齿,之所以带来献给自己也是刻意讨好,并非正常交流学习。

随后乾隆给国外国王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为:“我们地方地大物博,领土面积辽阔,百姓既聪明又吃苦耐劳,所有东西都可以自给自足,并不需要进行贸易。如果你们喜欢瓷器或者丝绸,我可以每年赏赐给你们一些,不用每年都来进贡,有那份心足以。”

这封信一共有976个字,开头为:“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目前这封信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想必国外国王在看到信件时也会觉得很好笑,怎能一上来就占人家便宜呢?

信中提到最多的内容就是赏赐,还称他们永远也学不会我们地方的儒学先进思想,就算能学会,也会被糟蹋。

乾隆充分展现了作为皇帝的自信,如果乾隆经历晚清时的局面,或许会为写出那些话感到汗颜,如今看这976个字,尽显荒唐。

参考文献:

更多文章

  • 此明朝官员,只因1个爱好,不仅丢了乌纱帽,家产也被抄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史书记载:这块石头的第一位主人是明朝时期一位叫做米万钟的官员。米万钟平时非常爱好收集全国各地的奇石。有一次他到京城郊外的房山游玩,在爬山途中发现了这块形似灵芝十分漂亮的奇石。他当时站在奇石旁边欣赏了很久,下山时还特地做了记号,之后他就雇佣了上百位民工上山开采搬运此石。最后他发现奇石的消息在京城里

  • 和珅有多豪横,整的阿贵无法入京,刘罗锅罚奉十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和珅是满人,见到皇上称奴才,这并不是和珅对皇帝的谄媚而是一种荣耀。和珅自小学习,精通满蒙汉和很多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所以历史上的和珅能够成功绝非是偶然,而是努力过后的水到渠成。有才能也要被皇帝看到才有升迁的机会,就像秦国丞相李斯,如果没有吕不韦的举荐去嬴政身边工作,李斯一辈子也不敢僭越丞相的高位

  •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高晓松在节目上侃侃而谈,说明朝是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的“三无朝代”。可是,你信吗?他在节目上抓着郑成功的母亲是东瀛人,父亲郑芝龙曾为“海商”这一点,直言不讳,不对,应该是大言不惭地说郑成功是如假包换的倭寇。可是,你信吗?他去印度旅游,说什么一踏上印度的土地,就感觉被什么浓浓的佛教气息给包裹了。可是

  • 民国一妇人嫉妒心之强 竟连儿子都不放过 约法三章将儿子生生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名人抛弃原配,民国朱家三小姐,民国第一智囊被逼死

    柴某对妻子畏惧到什么程度呢?略举一例,大家就明白了。柴某每次外出,都得老老实实地到老婆大人面前去报告,老婆说可以,柴某才敢放心地出门去,要是老婆不点头,柴某那是打死都不敢出门的。而且,柴某每次出门,老婆都会给他定下归家时间,要是回来晚了,行,晚一晚上,那就在搓衣板上跪一晚上。什么时候老婆开恩让他起来

  • 宋代科技辉煌,农业生产和农学、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高度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的历史充满了关于治水的记载。朝廷与官僚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多地关心灌溉事业。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刻印的书籍,刻工技术优良,纸墨质地上乘,书法精妙,装璜精美,为后世藏家所珍视。宋版书成为稀世珍品。农业生产和农学的高度发展水利事业的发达水是农业的命脉。宋王朝十分重视水利事业

  • 戴铎自称雍正“唯一心腹”为其打探消息,为何帝王登基他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一统的皇帝,当然是所有的王子都要争夺的,他们都在努力,可是有些人却完全不一样,一脸的淡漠。就在自己的几个哥哥为自己的皇位而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依旧很淡定,每天都在家中与师父论道,诵读经文,似乎根本不关心朝政的局势,也不关心皇权的纷争。但熟悉这个故事的我们都明白,那只是一个幌子,用来欺骗别人罢了。在

  • 明史是否可信?魏忠贤一死,明朝经济和国力才急转直下?错觉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魏忠贤简介,体育总局魏忠贤,魏忠贤的个人资料

    为什么花了近100年的时间修一部明史呢?此中原因,从乾隆打着编《四库全书》的旗号销毁了无数书籍这一点便可见一斑,满清为了证明自己“得国之正”,为了巩固好不容易得来的“正统”,自然须用一用春秋笔法,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明史》的原因。当然,这也并非是说《明史》不可信,只是须得擦亮眼睛去看,因为可能有

  • ?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大清朝的历史上便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亲身传教,培养出了两任优秀的君主,为清朝的辉煌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功绩,亦是一位传奇女子。她便是孝庄文皇后,顺治的亲生母亲,康熙帝最为敬重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在顺治帝即位之后,她自然成

  • 成吉思汗五百多名嫔妃,多数是敌人妻女,为什么不担心被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座右铭可不是诳语。史料记载,铁木真有四大“斡儿朵”即后宫群,虽说他只娶过四十几名妻妾,但从敌人手里掠夺的只怕是这十倍不止。与古代大多数民族有所不同,蒙古人奉行族外婚,这是非常先进的,可以避免近亲结婚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后果,而族外婚具体实现方式就是靠“抢”。铁木真能够出生还得感谢他父亲将其生母从别人的

  • 历史上的“甄嬛”有多悲惨?18年的辛苦付出,抵不过康熙的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甄嬛真实历史简介,清朝那些事之甄嬛的前世今生上,历史上的甄嬛是个有福之人

    任何一分付出终不会白费,无论是自己的另一半还是自己的子女,都是看在眼里。曾经的沧海必然报之心之所向,辛勤的哺育也必然报得三春晖芒。 甄嬛的“原型” 很多朋友肯定还记得,前两年有一部电视剧非常火,叫《甄嬛传》,在这部剧里面,甄嬛原本是个秀女,虽然地位低下,但她秀外慧中,能在残酷斗争的后宫生存了下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