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期间一共有12位统治者,也就是皇帝,这个算法在后金权政时期。
如果从皇太极到溥仪算起一共有11位,按清朝入关算一共10位,其实哪种算法都正确。
清朝十二位君主分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弘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
其中寿命最短的皇帝为同治,慈禧太后和咸丰帝儿子,6岁时继承称帝,19岁便因为天花离去。
寿命最长的皇帝为乾隆,孝圣宪皇后和雍正帝儿子,25岁继承,一共在位60年,因为不想打破爷爷康熙在位时间记录,所以85岁退位又当了3年太上皇,于89岁离去。
说到“康乾盛世”大家肯定不陌生,乃我们历史上一个极为绚烂辉煌的时期,国泰民安,国土辽阔,经济繁荣。
康乾盛世一共经历了三位皇帝,分别是康熙、雍正和乾隆,其中康熙和乾隆贡献最多,如今这三位皇帝依旧被后人所敬重。
我们发展繁荣昌盛,西方地方也在逐渐壮大,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开始好大喜功,曾六次下江南,高兴得不能自已。
此时西方地方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大力发展技术,清朝却把清朝科技发明当成“奇技淫巧”,根本看不上西方技术。
后来到了大航海时代,西方地方全都逐渐发展起来,每个地方都通过交流发展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但清朝却选择闭关锁国,不吸取外来文化和技术,不论当时的皇帝还是大臣,都认为清朝乃最大强国,无人可以与之抗衡。
外国使臣来到我们交流,清朝大臣却与之争执礼仪之事,当时地方已经落后,但统治者却全然不知,还在关起门来自己搞创造。
大臣日记:“窃自各国使臣呈国书请觐以来,诸臣会议,初则争议见与不见,继又争以跪拜与不跪拜,相持不决,近半年矣。”
其实乾隆时期也曾发生过类似事情,当时一位国外使臣奉命来到我们,还带来很多先进设备,其中还有不少火器。
乾隆时期国力非常强大,国外使者此行目的为与之交流,学习些技术回去。
使臣将西方技术带到乾隆面前时,怎料他却看不上,认为都是一些不入流的物件。
几年过去,当初那位使臣再次来到清朝,询问起曾经带过来的设备和火器,乾隆皇帝命人打开仓库,只见设备已经生锈,火器上满是灰尘。
其实清朝最后走向灭亡,跟统治者和臣子狂妄自大有很大联系,西方地方只想跟清朝进行平等交易,但清朝根本看不起西方地方。
十八世纪时,国外国王派贵族带领使节团到我们进行访问,见到我们市场后尤为感叹,此行他们带来很多珍贵珠宝,希望能跟我们合作。
除珠宝外还有许多先进设备,全都是工业革命的成果,比如:纺纱机、蒸汽机、水力织布机、军舰模型等。
可以看出当时国外设备非常先进,而他们不仅想用这些东西来取悦皇帝,还想告诉我们人,是时候该进步了。
让国外人没想到的是,这些先进设备在大臣们眼中一文不值,完全瞧不上眼,乾隆皇帝更是如此。
乾隆皇帝认为我们制造都是最好的,西方设备不足挂齿,之所以带来献给自己也是刻意讨好,并非正常交流学习。
随后乾隆给国外国王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为:“我们地方地大物博,领土面积辽阔,百姓既聪明又吃苦耐劳,所有东西都可以自给自足,并不需要进行贸易。如果你们喜欢瓷器或者丝绸,我可以每年赏赐给你们一些,不用每年都来进贡,有那份心足以。”
这封信一共有976个字,开头为:“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目前这封信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想必国外国王在看到信件时也会觉得很好笑,怎能一上来就占人家便宜呢?
信中提到最多的内容就是赏赐,还称他们永远也学不会我们地方的儒学先进思想,就算能学会,也会被糟蹋。
乾隆充分展现了作为皇帝的自信,如果乾隆经历晚清时的局面,或许会为写出那些话感到汗颜,如今看这976个字,尽显荒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