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74 更新时间:2024/1/17 9:27:10

高晓松在节目上侃侃而谈,说明朝是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的“三无朝代”。

可是,你信吗?

他在节目上抓着郑成功的母亲是东瀛人,父亲郑芝龙曾为“海商”这一点,直言不讳,不对,应该是大言不惭地说郑成功是如假包换的倭寇。

可是,你信吗?

他去印度旅游,说什么一踏上印度的土地,就感觉被什么浓浓的佛教气息给包裹了。

可是,你信吗?

印度人信仰佛教的人不足1%,哪来什么浓浓的佛教气息?如果没有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让佛教在中国找到了生存的土壤的话,有几个人知道释迦牟尼是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高晓松原本是玩音乐的,后来可能是到了江郎才尽了,然后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风口成功打入了属于他的“娱乐”时代。

看清楚,是娱乐!

他追求的是流量,是利益,所以对于他在节目上讲到的很多东西,他并不在乎是真是假,他只在乎能不能制造噱头,只在乎能不能一语惊人。

高晓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说出了明朝是一个“三无朝代”这样的谬论,可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

拿“无名氏”来说,他说明朝没有出名的文人,唯一一个有名的唐伯虎还是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推出来的,所以明朝没有名士。

可是他后来又来了一句,《金瓶梅》是伟大的文学。

这本书是谁写的?兰陵笑笑生,兰陵笑笑生是哪朝哪代的人?是明朝人,一边说明朝无名士,一边又这么夸一个明朝文人写的书,我实在无言可对。

为什么他说明朝没有出名的文人,只有一个从电影里面听来的唐伯虎呢?因为他根本不了解,哪怕他只说一个王阳明,我都能原谅他。

方孝孺不是?解缙不是?徐渭不是?杨慎不是?那个力挽狂澜的于谦不是?

拿“无名将”来说,明朝真的没有名将?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估计天上老是掉馅饼,所以一路打一路捡。

捡到了最后,捡到了一个皇位。

徐达一生战功赫赫,朱元璋的第一号大功臣,谁敢说他不是名将?

常遇春不是名将?“常十万”可不是吹出来的。

戚继光不是名将?

郑成功不是名将?

被评为“传庭死而明亡矣”的孙传庭不是名将?

袁崇焕不是名将?

哪怕是于谦和王阳明这两个名士,也能算得上是半个名将。

拿“无明君”来说,明朝难道真的没有明君,只有一箩筐的昏君?这样的明朝却传了16个皇帝,存续了276年之久。

这不让人怀疑?看看上一个东家,才多少年。

朱元璋不是明君?可能会有人说他动了很多功臣,这是实情,没什么好说的,但他之所以会这么做,恰恰是因为他太“明”了,他太清楚哪些人和哪些组织结构会对自己的家产有威胁了,所以才会一一拔除。

朱棣难道不是明君?别以为有个靖难之役,就能抹除这位爷的历史功绩。

被清代史家极力推崇的“仁宣之治”,也就是明仁宗和明宣宗这两位爷,你哪怕说他们称不上百分百的明君,说他们是半个明君不过分吧?明仁宗也就是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真让他在为时间长一点,成就绝对不低。

后面的便不说了,总之一句话,明朝虽然出了好几个奇葩的皇帝,但是他们却是懒而不昏,或者是庸而不昏。

明君,明朝当然是有的。

高晓松之所以会说明朝是一个“三无朝代”,说来说去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对历史不太了解,或者说只是看过历史剧。

可是当前关于明朝的历史剧,虽说不少,但和某朝比起来,绝对是少得可怜,更重要的是没有火起来,估计他没怎么看过,所以导致了他对明朝历史不太了解。

既然不了解,却还要强说硬道,那就只能胡诌乱语了。

人生建议:看高晓松说历史可以,但是不能信他说的,至少多数不能信,真要看到了自己喜欢的那部分的话,可以自己找资料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一妇人嫉妒心之强 竟连儿子都不放过 约法三章将儿子生生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名人抛弃原配,民国朱家三小姐,民国第一智囊被逼死

    柴某对妻子畏惧到什么程度呢?略举一例,大家就明白了。柴某每次外出,都得老老实实地到老婆大人面前去报告,老婆说可以,柴某才敢放心地出门去,要是老婆不点头,柴某那是打死都不敢出门的。而且,柴某每次出门,老婆都会给他定下归家时间,要是回来晚了,行,晚一晚上,那就在搓衣板上跪一晚上。什么时候老婆开恩让他起来

  • 宋代科技辉煌,农业生产和农学、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高度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的历史充满了关于治水的记载。朝廷与官僚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多地关心灌溉事业。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刻印的书籍,刻工技术优良,纸墨质地上乘,书法精妙,装璜精美,为后世藏家所珍视。宋版书成为稀世珍品。农业生产和农学的高度发展水利事业的发达水是农业的命脉。宋王朝十分重视水利事业

  • 戴铎自称雍正“唯一心腹”为其打探消息,为何帝王登基他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一统的皇帝,当然是所有的王子都要争夺的,他们都在努力,可是有些人却完全不一样,一脸的淡漠。就在自己的几个哥哥为自己的皇位而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依旧很淡定,每天都在家中与师父论道,诵读经文,似乎根本不关心朝政的局势,也不关心皇权的纷争。但熟悉这个故事的我们都明白,那只是一个幌子,用来欺骗别人罢了。在

  • 明史是否可信?魏忠贤一死,明朝经济和国力才急转直下?错觉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魏忠贤简介,体育总局魏忠贤,魏忠贤的个人资料

    为什么花了近100年的时间修一部明史呢?此中原因,从乾隆打着编《四库全书》的旗号销毁了无数书籍这一点便可见一斑,满清为了证明自己“得国之正”,为了巩固好不容易得来的“正统”,自然须用一用春秋笔法,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明史》的原因。当然,这也并非是说《明史》不可信,只是须得擦亮眼睛去看,因为可能有

  • ?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大清朝的历史上便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亲身传教,培养出了两任优秀的君主,为清朝的辉煌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功绩,亦是一位传奇女子。她便是孝庄文皇后,顺治的亲生母亲,康熙帝最为敬重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在顺治帝即位之后,她自然成

  • 成吉思汗五百多名嫔妃,多数是敌人妻女,为什么不担心被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座右铭可不是诳语。史料记载,铁木真有四大“斡儿朵”即后宫群,虽说他只娶过四十几名妻妾,但从敌人手里掠夺的只怕是这十倍不止。与古代大多数民族有所不同,蒙古人奉行族外婚,这是非常先进的,可以避免近亲结婚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后果,而族外婚具体实现方式就是靠“抢”。铁木真能够出生还得感谢他父亲将其生母从别人的

  • 历史上的“甄嬛”有多悲惨?18年的辛苦付出,抵不过康熙的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甄嬛真实历史简介,清朝那些事之甄嬛的前世今生上,历史上的甄嬛是个有福之人

    任何一分付出终不会白费,无论是自己的另一半还是自己的子女,都是看在眼里。曾经的沧海必然报之心之所向,辛勤的哺育也必然报得三春晖芒。 甄嬛的“原型” 很多朋友肯定还记得,前两年有一部电视剧非常火,叫《甄嬛传》,在这部剧里面,甄嬛原本是个秀女,虽然地位低下,但她秀外慧中,能在残酷斗争的后宫生存了下来,最

  • “备胎皇帝”朱祁钰,登上皇位是悲剧的开始,死后不被允许葬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朱瞻基的次子,朱瞻基御驾亲征生擒朱高煦时,将汉王府的女眷都充为奴隶,朱祁钰的生母吴氏就是其中一人,而朱瞻基见吴氏容颜俊俏,对她产生心仪之情,想将她带回宫中,可是吴氏是一名罪人,就把她安排在皇宫院内不远的一处住宅里,朱瞻基经常去看望她,吴氏便有了身孕,生下了朱祁钰,在朱瞻基病重后,将他们母子二人召

  • 明、清两场窥探国力的战役,一场让番邦称臣,一场让乾隆丢尽颜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北元称臣,乾隆时期东西方军事实力

    答:要回到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可以从晚明盛清两场具有国际性战争的历史史料中窥探一二,之所以将这两场战争摆出来作为明朝和清朝中晚期国家综合实力的对比,是因为这两个朝代面对的都是同一个对手-----缅甸!历史上将这两场战役称之为“明缅战役”和“清缅战役”,那么让我们透过这两场大国征讨番邦蛮夷的表现来比较下

  • 左良玉拥有八十万精兵,为何却不管崇祯的死活?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左良玉个人简历,明朝的左良玉简介,左良玉墓

    要知道当时北京城被围困时,崇祯帝在最后时刻,也曾下过勤王圣旨,命令各地人马速来勤王,然而他至死,也没有等到一个人前来,尤其是当时左良玉手中,还握有八十万精兵,即便是就这样的条件,他也不来,以至于最终崇祯无可奈何,落得个缢死煤山的下场。不过正因如此,长久以来,崇祯也是博尽了后世的同情,尤其是他临终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