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在节目上侃侃而谈,说明朝是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的“三无朝代”。
可是,你信吗?
他在节目上抓着郑成功的母亲是东瀛人,父亲郑芝龙曾为“海商”这一点,直言不讳,不对,应该是大言不惭地说郑成功是如假包换的倭寇。
可是,你信吗?
他去印度旅游,说什么一踏上印度的土地,就感觉被什么浓浓的佛教气息给包裹了。
可是,你信吗?
印度人信仰佛教的人不足1%,哪来什么浓浓的佛教气息?如果没有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让佛教在中国找到了生存的土壤的话,有几个人知道释迦牟尼是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高晓松原本是玩音乐的,后来可能是到了江郎才尽了,然后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风口成功打入了属于他的“娱乐”时代。
看清楚,是娱乐!
他追求的是流量,是利益,所以对于他在节目上讲到的很多东西,他并不在乎是真是假,他只在乎能不能制造噱头,只在乎能不能一语惊人。
高晓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说出了明朝是一个“三无朝代”这样的谬论,可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
拿“无名氏”来说,他说明朝没有出名的文人,唯一一个有名的唐伯虎还是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推出来的,所以明朝没有名士。
可是他后来又来了一句,《金瓶梅》是伟大的文学。
这本书是谁写的?兰陵笑笑生,兰陵笑笑生是哪朝哪代的人?是明朝人,一边说明朝无名士,一边又这么夸一个明朝文人写的书,我实在无言可对。
为什么他说明朝没有出名的文人,只有一个从电影里面听来的唐伯虎呢?因为他根本不了解,哪怕他只说一个王阳明,我都能原谅他。
方孝孺不是?解缙不是?徐渭不是?杨慎不是?那个力挽狂澜的于谦不是?
拿“无名将”来说,明朝真的没有名将?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估计天上老是掉馅饼,所以一路打一路捡。
捡到了最后,捡到了一个皇位。
徐达一生战功赫赫,朱元璋的第一号大功臣,谁敢说他不是名将?
常遇春不是名将?“常十万”可不是吹出来的。
戚继光不是名将?
郑成功不是名将?
被评为“传庭死而明亡矣”的孙传庭不是名将?
袁崇焕不是名将?
哪怕是于谦和王阳明这两个名士,也能算得上是半个名将。
拿“无明君”来说,明朝难道真的没有明君,只有一箩筐的昏君?这样的明朝却传了16个皇帝,存续了276年之久。
这不让人怀疑?看看上一个东家,才多少年。
朱元璋不是明君?可能会有人说他动了很多功臣,这是实情,没什么好说的,但他之所以会这么做,恰恰是因为他太“明”了,他太清楚哪些人和哪些组织结构会对自己的家产有威胁了,所以才会一一拔除。
朱棣难道不是明君?别以为有个靖难之役,就能抹除这位爷的历史功绩。
被清代史家极力推崇的“仁宣之治”,也就是明仁宗和明宣宗这两位爷,你哪怕说他们称不上百分百的明君,说他们是半个明君不过分吧?明仁宗也就是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真让他在为时间长一点,成就绝对不低。
后面的便不说了,总之一句话,明朝虽然出了好几个奇葩的皇帝,但是他们却是懒而不昏,或者是庸而不昏。
明君,明朝当然是有的。
高晓松之所以会说明朝是一个“三无朝代”,说来说去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对历史不太了解,或者说只是看过历史剧。
可是当前关于明朝的历史剧,虽说不少,但和某朝比起来,绝对是少得可怜,更重要的是没有火起来,估计他没怎么看过,所以导致了他对明朝历史不太了解。
既然不了解,却还要强说硬道,那就只能胡诌乱语了。
人生建议:看高晓松说历史可以,但是不能信他说的,至少多数不能信,真要看到了自己喜欢的那部分的话,可以自己找资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