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为何定都开封?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使其一跃成为“新宠”

北宋为何定都开封?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使其一跃成为“新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58 更新时间:2023/12/24 4:48:27

开封

都城作为城市中具有政治中心职能的特殊类型的城市。从古至今,统治者对都城的选择都往往会涉及到城市的政治、军事、地理等因素,北宋定都开封也在此规律之内。那么究竟是何种缘由使得北宋没有定都于有山川之固的长安或洛阳,而是建都于地势开阔的开封呢?下面,本文就将对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进行探究。

历史遗留问题:长安已不再是都城的最优选择

“皇灵帝气瑞弥空,片片祥云处处宫”,这是诗人卢照龄对长安的赞誉之声。

纵观中国历史,从秦朝到唐朝,长安、洛阳一带地区一直被视作帝王之滨,作为大唐帝国的国都,长安更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曾盛极一时。究竟为何北宋建立以后没有选择这个千年帝都作为自己的都城呢?这与长安自身的没落和隋唐以后开封的发展有着有着极大的关系。

1、宫阙萧条,鞠为茂草的长安城

在历史上,长安曾经历过“天子九逃,国都六失”的境遇,公元755年,兼任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最终洛阳、长安相继陷落。为了收复长安,唐朝以允许回纥军队在城中任抢三日为交换筹码请求回纥军队出手援助,尽管最后在回纥军队的帮助下成功的攻陷长安,但待唐军接手长安时,长安城内已是“宫室廛闾,鞠为灰烬”,从昔日繁华的天子之城变成了一片废墟。

2、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此外,关中地区长期人口过载,至唐时达到了顶峰时期,引起长安及周边地区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渠水量减少、水质发生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加之唐中期以后的气候转凉的自然因素,致使长安城内灾害频发,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居住。

不仅如此,关中地区曾有“八水绕长安”的美誉,但到唐末,已经没有运输船只行驶于渭水的记载了。在如此恶劣的地理生态环境下,长安再也无法担起王朝首都的职能,至北宋时期的长安城已经失去了作为国都的客观条件。

新的选择出现——北宋以前开封坚实的帝都基础

1、经济因素——漕运发达与经济中心的南移

⑴名不虚传的黄金河道

与长安在唐后期开始走下坡路正相反的是,

开封城自隋唐以后就一直处于上升时期。

隋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北粮运,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其重要影响之一就是濒河的汴州城(也就是后来的开封)走向了繁荣,带动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到了唐代,随着汴河航运的发展,汴州的商业更为发达,地位也有所提升,从一座普通的城市慢慢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都市。据《旧唐书》的记载,当时的汴州“水陆幅凑,实曰膏腴”,可见当时城内的一片繁华景象。

⑵汴河的繁盛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自汴河开通以来,就一直是南北水路交通的大枢纽,承载着南粮北运的重任,巨量的南北漕运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与经济中心的南移,使开封在物质基础方面有了成为国都的资格。江淮地区物产丰饶,人民富庶,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皆定都开封,到北宋时,这里已是“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具有了坚实的帝都基础。经济的发达使其一跃成为“新宠”。

不仅如此,据《旧五代史》的记载,公元956年,周世宗下令“发丁夫十万城京师罗城”,这也从城市规模上为北宋的建都奠定了基础。

2、历史根源——四朝之都,稳定政权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夺取了后周幼主的政权,从一个都检点一跃成为了帝王,建立起大宋王朝。篡位夺权登上帝位的赵匡胤为了维护新政权的稳定,不得不对后周的制度进行一些必要的继承,例如在对军队的安排与都城的选择上等。

此时的开封,已经成为后梁、后晋、后汉与后周四朝的古都,其政治体系与基础设施都比较的完备,能够满足建国之初因财力物力而无法修建一个新都城的状况。因而,赵匡胤就这样顺水推舟将都城择定在了开封。

赵匡胤

开封自身所具备的优越条件——天下之中,地势开阔

1、地理位置:四战之地,便于出击

司马光在《史记·货殖列传》之中所言,“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可见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国君在选择国都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开封地处豫东平原,地势总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较低,交通便利,没有山川的阻隔。李濂曾在《汴京遗迹志》中评价其是“自古号为战场”。

北宋作为局部统一的政权,其西北有西夏政权,西南有大理,南部还有安南,面对如此多劲敌在侧,统治者必须要选择一个便于屯兵作战的地方建立都城。开封作为天下首府,其地理范围相当广泛,北控燕赵,南通江淮,地理位置居于天下之中,早在战国时,张仪就对开封的地势做出过评价:“梁之地势,固战场也”。正是由于开封处于这样一个南攻北伐都极为方便的地理位置,出于对国家安全与政权稳固的角度,统治者最终选择定都在开封。

北宋开封城

2、政治策略——冗兵与备战的紧密结合

为了对抗崛起自五代时期的北方契丹族,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北宋国家政治重心亦应被移至中原腹地,而正如《宋史·河渠志》中所言,开封“天下之枢,可以临制四海”,这大大缩短了京师与国防前线的距离,进可守,退可攻,既有利于禁军守卫京师,备战征戌,又能避免出现新的藩镇割据,危及中央政权。

此外,定都开封还与北宋大量冗兵的国策息息相关。赵匡胤历来将养兵看作是防盗防乱,巩固王朝江山稳定的大事,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开封地处中原,并无天险可依,故而大量养兵成为了提高安全保障的必要性措施,但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开封周边地势开阔,平原广布,才得以为北宋的冗兵制度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大致了解了北宋选择定都开封的原因,即由于原本的国都长安在经历过唐中后期的战乱之后,失去了作为国都的客观条件,与此同时,汴河旁的开封在五代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北宋提供了一种新的建都之选。

北宋选择定都开封的原因众多,统治者充分考虑到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因素,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北宋都城开封在167年的辉煌历史中,孕育出了众多桂子兰孙、世家大族,在宋代乃至后代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开封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多彩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史记》

2、《宋史》

3、《资治通鉴》

4、《五代会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如何挑选男宠?第一要求是帅,第二个要求极少人能达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古代美男子并不少,所以想要挑选一些可心的男宠也是很容易的,武则天设立控鹤监后,里面就有许多年轻的美男子,但是大多数都受不到武则天的青睐,因为她千辛万苦挑选男宠并不只是为了陪伴自己,在武则天晚年最受宠的就是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其实他们两个人并不是姿容最出色的人,之所以能够受到武则天宠信,是因为

  • 南宋明知唇亡齿寒,为何仍然执意要“联蒙灭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灭金是引狼入室的吗,唇亡齿寒真实历史,唇亡齿寒的典故

    宋与蒙古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往,但金国犯下一连串的错误,最终使蒙古坐大,成为一支新兴的主导力量。这一军事同盟政策的形成,对南宋而言。有其几方面的原因:南宋的复仇意识;金朝错估形势,将可能的盟友推向敌方;蒙古势力强大,南宋不得已而为之。最终使南宋和蒙古走到一起,南北夹击,使金朝走向灭亡,主要是金朝错估

  • 《永乐大典》的编修与佛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十五世纪初,明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朱棣)命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等一百四十七人纂辑《文献大成》,次年即成,由于时间仓卒,当时就有人指出“所纂尚多未备”的缺点。旋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刑部侍郎刘秀篪等与解缙同任监修,以翰林学士王景等为总裁,翰林院侍读邹缉等为副总裁继续纂修类书。参与其事的凡

  • 构衅阶祸-盘点东晋六大掘墓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晋兵丁流民现状,历史上偷坟掘墓的人物,孔令贻被掘墓照片

    一、称兵犯阙——王敦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山东临沂人。出身琅琊王氏,,眉目疏朗,性简脱,有鉴裁,经略指麾,千里之外肃然。历官中朝,威名夙著。务自矫厉,雅尚清谈,口不言财色,即有重名,又立大功,专任阃外之重,控强兵、据上流,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衅隙起自刁、刘,

  • “患者”朱元璋: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那些年》小小那如果生活在现代,朱元璋恐怕是需要看看心理医生的。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位心理有些扭曲的皇帝。用历史学者张宏杰的话说,“此人疑是伴有情感焦虑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并有攻击性施虐倾向”。真有这么严重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人格?我们又该怎样面对偏执狂?本期《那些年》带你探秘“偏执狂”

  • 狄仁杰劝阻武则天戒色,武则天露出宝贝让狄仁杰看,他开始屈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狄仁杰对武则天说子侄孰轻孰重,武则天狄仁杰cp漫画,武则天和狄仁杰吻戏

    武则天以后,武则天开始了科举制度,以巩固皇帝的权力,这给广大冷漠的学生更多的机会成为官员,不仅供他们自用,而且完善了制度。才华横溢。武则天的才华在统治期间得以整顿朝廷,奖励农业使人们生活和工作,并使大唐的繁荣得以继续发展,但是在武则天的后期,长期疲惫她感到筋疲力尽。朝代逐渐出现了一些不足。在武则天六

  • 宣德弃地的背后:明宣宗为何放弃大片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宣宗丢了哪些地,宣德郎相当于什么官,宣德皇后简介

    在武功方面,明成祖多次北伐蒙古各部,明成祖还率领明军深入斡难河畔——在汉人君主中,亲自率军抵达此地的君主可谓绝无仅有。讨伐蒙古各部的同时,明成祖的永乐朝廷还收降了当时东北亚地区的生番,并且一度在东北亚地区设立行政机关,负责处理当地生番各部的事务。此外,在五代时期分裂出去的安南,也被明朝光复——这也是

  • 上官婉儿的墓中有意外发现,揭开她传奇一生,还有多彩的感情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墓志铭的记载可以得知,上官婉儿在13岁的时候就被封为才人,那她所谓的第一个男人就是当时的唐高宗李治。其实才人这个名分应该是武则天为了免去上官婉儿奴隶的身份所赐的,那这第二位呢?就是武则天身边的男宠张昌宗,据说当时和张易之也闹过绯闻,不过和张昌宗一起的时候,当时被武则天给发现了,武则天当时就十分的

  • 人间惊鸿客,历史知识大V王磊于孔庙书市趣说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4月1日上午,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历史教研员、历史知识大V王磊做客“上城有FUN,孔庙书市”,于杭州孔庙碑林石经阁二楼,带来了一场《趣说宋朝“惊鸿客”》讲座。区别于其他传统名家讲座,王磊老师以年轻人喜爱的脱口秀形式,将“书”说与众人听,讲座现场穿插超有梗的网感段子与互动环节,趣说宋代名人,带领大家探寻藏

  • 装疯卖傻的袁凯,是如何躲过朱元璋的猜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宋末元初,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进扰,与所有避难的百姓一样,一部分袁姓人迁往相对安稳的南方,并逐渐定居于今湖北丹阳,安徽庐江,江苏无锡、扬州、南京等地。洪武3年,袁凯被朱元璋任命为监察御史。然而,朱元璋在建立王朝之后,为巩固政权,打击异己,开始大肆清除权臣,致使群臣终日战战兢兢。这一天御史大臣袁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