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在自述中的部分内容使曾国藩如芒在背,故将其秘密处死

李秀成在自述中的部分内容使曾国藩如芒在背,故将其秘密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32 更新时间:2024/1/25 0:30:08

陈、李二人携手挽救战场形势,赢得了三河大捷、二破江北和江南大营的胜利,为摇摇欲坠的天国延续了命脉。咸丰九年(1859年),洪秀全李秀成为忠王,并亲书“万古忠义”四字,以表彰李秀成对太平天国忠贞不二、鞠躬尽瘁的赤子之心。

同治三年(1864年)5月底,洪秀全临终前又将幼天王托付给李秀成、洪仁玕,嘱咐他们尽心辅佐。7月19日,湘军攻陷天京,李秀成率数千残兵假扮清军混出城外,并将跨下战马让给幼天王。在逃亡途中与幼天王一行失散,因身藏金宝,在离南京不远的方山被当地村民发现。

村民王小二与陶大来因争夺金宝发生争执,将李秀成扭送至湘军萧孚泗营中。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荃曾国藩先后对其进行审讯。曾国荃审讯时动用私刑发泄苦战金陵之怒火,李秀成对其闭口不言。曾国藩赶到南京后,对囚禁的李秀成施以恩惠,并表示如若他能立功赎罪,可以留其本人和家眷性命,回广西老家去颐养天年。

李秀成心知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因此愿意将所有知道的太平天国内情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从7月29日到8月7日,李秀成以平均每天7000字的速度写了7万多字的《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

在这份长达数万言的“供词”中,李秀成讲述了太平天国的崛起,金田起义的详情,“天京事变”的前因后果以及天京陷落前后的详情等内容。最后,李秀成还分析了导致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天朝十误”。但最关键的,也是决定他生死的部分,却在于他表示愿意为曾国藩收服太平军余部。

李秀成在自述中表示“谢中堂大人不杀厚恩,愿意出面招降太平军数十万余部供中堂大人统率,为光复汉家河山效力”。此时的曾国藩正陷入清廷功高盖主,拥兵自重的猜忌之中,李秀成这番话如果传出去,被朝廷知晓,立刻便会掀起一场风波。

此外,李秀成还表示天京城内有一座圣库,是天王的私藏,信王洪仁发和勇王洪仁达也各有一座宝库,据说内藏稀世珍宝,但他本人并未见过。又供述自己被俘是被村民押往营中,不是被萧孚泗的追兵擒获。这些内容都是曾国藩不敢让朝廷知悉的秘密,为了不使攻陷天京后湘军为所欲为、大肆抢掠的罪行公之于众。曾国藩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即秘密处死李秀成,以免李秀成的供述被朝廷获悉。

按照规定,像李秀成这类巨魁匪首都要等候朝廷的谕旨才能决定是入京献俘还是就地行刑。即使是就地行刑,按《大清律例》的规定:凡谋反,谋大逆,不分首从,年十六以上皆凌迟处死。可由于曾国藩是秘密处决,不可能公开在刑场实施凌迟酷刑。又念在李秀成乃一代雄杰,于是在同治三年(1864年)8月7日,李秀成被秘密斩首,时年42岁。临死前曾写下绝命诗十首,可惜均未留传下来。

曾国藩将李秀成的供述大加删改,将其中不利于自身和湘军的部分统统销毁,现存的《李秀成自述》只有三万余字,约为原文的一半。可见,曾国藩对这份“供词”确实大伤脑筋,不得不出此下策,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贵人在嘉庆年间成为清高宗的贵人,道光年间封为晋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清高宗后宫的富察皇后的侄孙女是何时入宫成为乾隆皇帝的女人的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好奇的。因为,按记载看这位富察氏貌似是嘉庆三年(1798年)选秀成为了时年87岁的清高宗的贵人的。由于这对年纪差距可能在70岁以上的夫妇的巨大的年龄差让大家觉得实在不可思议。但是这么一条资料却无意中解开了晋贵人嫁给乾隆

  • 部编七下|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 ?慈禧那辆奢华的专用火车,最后到哪里去了?难怪知情人不愿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18岁真实长相,慈禧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日本人演的慈禧太后

    李鸿章特地从德国订购了慈禧皇帝和光绪皇帝的包裹,包括1辆“但丁式”蒸汽机车,1辆豪华车,2辆一流汽车,2辆中型车,1辆行李车和七里铁路。陈设精美,制作精良,材料明亮干净。乘客坐在彼此相对的两排中。“专列”到皇宫之后,由于担心火车“轰鸣”破坏皇城之内的气脉,慈禧太后没有让机车开,而是让四个太监在前面做

  • “大明国”悍将潘起亮:手刃上海知县,与湘军血战落水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潘起亮,江苏南京人,因父亲缘故而落户上海。潘起亮父亲,名为潘兴,是天地会首领之一,因参加反清活动被上海县令逮捕入狱。出狱后,潘兴娶妻,生下儿子潘起亮,继续从事反清活动。受父亲熏陶,潘起亮从小就参加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在上海颇有名气。得益于父亲打下的基础,潘起亮在上海拉拢人马,组建“庙帮”,

  • 孔令伟要求所有人叫她总经理,只有蒋介石和宋美龄例外,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上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台湾的士林官邸,侍卫人员最怕的不是蒋介石,也不是宋美龄,更不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而是宋美龄的外甥女孔令伟,从两件事就可以看出。第一件事是,70年代初蒋介石病重期间,本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想法,孔令伟又有着姨妈宋美龄的撑腰,身为士林官邸实际上的大总管,自然对姨夫蒋介石的身

  • 清朝官员品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1、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2、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3、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各省总督4、从二品: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5、正三品:督察院左右

  • 清朝太监佩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宫中的太监分为伺候皇上及宫廷内的太监和其它各部门的办事太监。御前太监的服装穿着都比较花哨和漂亮的绸缎。自雍正时,太监的品级上升,到了慈禧专政年间,宦官的品级达到了清朝最高峰。太监的品级其实可以通过头戴的帽子颜色去分别,二品是红色,之后就是蓝、深蓝等等……此外,看上衣上所缝制的鸟也能代表宦官的品级,最

  • 清朝太监种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宫廷太监的等级可以分为7个等级:领侍:也就是敬事房大总管,统领宫中所有太监,品秩为四品。除了上述拥有品级和职衔的太监外,还有以下两个'未入流'的太监等级:一般太监:无品级、无职衔。下层打扫处小太监:宫中地位最低的太监,具体负责宫中洒扫、修筑、搬运等下等苦役工作。清朝宫廷太监的等级可以分为7个等

  • 李鸿章腐败吗?他的巨额财产是从哪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文章导读:李鸿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李鸿章,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但是,历代学家却对李鸿章的看法不一。曾...李鸿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李鸿章,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但是,历代学家却对李鸿章的看法不一。曾国藩

  • 统战故事 | 黄兴的家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长沙统战)黄兴的长子黄一欧,12岁就参加革命,14岁经孙中山、章太炎介绍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黄一欧在黄花岗起义中死里逃生,成为少数幸存者之一。武昌起义后,黄兴在汉阳鏖战,黄一欧在上海参加攻打江南制造局的战斗。此时,黄一欧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一封信,信上只有8个字:“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