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把22岁的女儿嫁给年过40的老大臣,两人的后代如今家喻户晓

李鸿章把22岁的女儿嫁给年过40的老大臣,两人的后代如今家喻户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85 更新时间:2024/1/26 3:12:10

“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这是我国古代最见的一种婚姻缔结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女儿要嫁给比自己家境好地位高的人家,而娶媳妇要娶家境和地位不如自家的。

而在1888年,北京城里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城的大事,身为军机大臣的鸿章竟然把年仅22岁的女儿,下嫁给已经40多岁的下属张佩纶,所有人都在好奇李鸿章是怎么想的,却不曾想,两人的后代如今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其实以李鸿章当时的身份和地位,完全可以给女儿挑选个门当户对的如意郎君。况女儿李菊藕姿容秀丽,才华出众,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一直深受李鸿章的宠爱,虽然已经22岁,但论才华、人品、容貌和家境,她并不愁嫁,还没沦落到非要嫁个40多岁还两次丧偶的男人。

而且那时候张佩纶的仕途也并不顺利,在中法马江海战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主和派趁机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咎于主战派的张佩纶,将他流放边疆,他的妻子也在流放途中不幸去世。直到3年后,张佩纶才回到京城,做了李鸿章的幕僚。

既然张佩纶过得如此落魄,为什么李鸿章却这样欣赏他,甚至要把宝贝女儿嫁给他呢?

其实张佩纶出身于名门望族,少年时的他天资聪颖,是当地有名的“神童”,成年后更是学富五车、博古通今。他虽然是一介官,但却是晚清朝廷里少有的主战派,他提出“以战促和"的策略,他认为在外敌入侵时,忍气吞声只会让这些侵略者们变本加厉。

而李鸿章最看重的,就是他这种刚正不阿、耿直爱国的性格。于是才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原本是一段大家都不看好的婚姻, 但婚后的生活,却十分和谐,毕竟两人都饱读诗书,在一起诗酒应和,彼此欣赏,过得十分惬意。

婚后李菊藕还为张佩纶生了两个孩子,女孩叫张茂渊,男孩叫张志沂,正是后来家喻户晓的民国才女张爱玲的父亲。

张爱玲出生时,已是民国9年,清朝早已不复存在了,李鸿章、张佩纶也已经过世多时, 张爱玲父母结婚时,是人人称羡的“金童玉女”,张家的家世自是不必多说,而张爱玲的母亲也一样家世显赫,祖父是长江七省水师提督。所以两人的结合可以说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大家也都觉得是天作之合。

可悲的是父亲张志沂完全没有继承父祖辈的风骨,不仅胸无大志,还抽大烟、流连烟花之地。母亲黄逸梵,是学识出众的新派女性,由于夫妻思想差异大,三观不合,婚后总是争吵不断,于是黄逸梵就像易卜生笔下的《玩偶之家》里的娜拉一样,在看清了丈夫的真实面目后毅然地转身离开,在国外游历半生,看遍了世界的风景,成为我们中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

回望张家两代人的婚姻,张佩纶和李菊耦那段不被世人看好的婚姻,却过得幸福美满,张志沂和黄逸梵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结合,却最终以离婚收场。

什么才是好的婚姻,如今看来谁都没有李鸿章看得通透。更是没人会想到,张家这两代不平凡的婚姻,会造就出几十年后名动民国的传奇女子张爱玲。

张爱玲从小就被视为神童,七岁开始写小说,14岁改写红楼梦,23岁名震上海滩,她横空出世地来,肆意妄为地爱,旁若无人地活,悄无声息地离开,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而如果没有父祖辈三代人的传奇,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张爱玲。

而张爱玲在《对照记》中曾写过:“我祖母的婚姻要算是美满的了。” 这也是作为重外孙女的张爱玲对1888年李鸿章嫁女事情的一个肯定,在婚姻里门当户对固然重要,但是三观相同更为重要。

更多文章

  • 李秀成在自述中的部分内容使曾国藩如芒在背,故将其秘密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陈、李二人携手挽救战场形势,赢得了三河大捷、二破江北和江南大营的胜利,为摇摇欲坠的天国延续了命脉。咸丰九年(1859年),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并亲书“万古忠义”四字,以表彰李秀成对太平天国忠贞不二、鞠躬尽瘁的赤子之心。同治三年(1864年)5月底,洪秀全临终前又将幼天王托付给李秀成、洪仁玕,嘱咐他

  • 晋贵人在嘉庆年间成为清高宗的贵人,道光年间封为晋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清高宗后宫的富察皇后的侄孙女是何时入宫成为乾隆皇帝的女人的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好奇的。因为,按记载看这位富察氏貌似是嘉庆三年(1798年)选秀成为了时年87岁的清高宗的贵人的。由于这对年纪差距可能在70岁以上的夫妇的巨大的年龄差让大家觉得实在不可思议。但是这么一条资料却无意中解开了晋贵人嫁给乾隆

  • 部编七下|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 ?慈禧那辆奢华的专用火车,最后到哪里去了?难怪知情人不愿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18岁真实长相,慈禧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日本人演的慈禧太后

    李鸿章特地从德国订购了慈禧皇帝和光绪皇帝的包裹,包括1辆“但丁式”蒸汽机车,1辆豪华车,2辆一流汽车,2辆中型车,1辆行李车和七里铁路。陈设精美,制作精良,材料明亮干净。乘客坐在彼此相对的两排中。“专列”到皇宫之后,由于担心火车“轰鸣”破坏皇城之内的气脉,慈禧太后没有让机车开,而是让四个太监在前面做

  • “大明国”悍将潘起亮:手刃上海知县,与湘军血战落水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潘起亮,江苏南京人,因父亲缘故而落户上海。潘起亮父亲,名为潘兴,是天地会首领之一,因参加反清活动被上海县令逮捕入狱。出狱后,潘兴娶妻,生下儿子潘起亮,继续从事反清活动。受父亲熏陶,潘起亮从小就参加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在上海颇有名气。得益于父亲打下的基础,潘起亮在上海拉拢人马,组建“庙帮”,

  • 孔令伟要求所有人叫她总经理,只有蒋介石和宋美龄例外,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上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台湾的士林官邸,侍卫人员最怕的不是蒋介石,也不是宋美龄,更不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而是宋美龄的外甥女孔令伟,从两件事就可以看出。第一件事是,70年代初蒋介石病重期间,本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想法,孔令伟又有着姨妈宋美龄的撑腰,身为士林官邸实际上的大总管,自然对姨夫蒋介石的身

  • 清朝官员品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1、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2、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3、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各省总督4、从二品: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5、正三品:督察院左右

  • 清朝太监佩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宫中的太监分为伺候皇上及宫廷内的太监和其它各部门的办事太监。御前太监的服装穿着都比较花哨和漂亮的绸缎。自雍正时,太监的品级上升,到了慈禧专政年间,宦官的品级达到了清朝最高峰。太监的品级其实可以通过头戴的帽子颜色去分别,二品是红色,之后就是蓝、深蓝等等……此外,看上衣上所缝制的鸟也能代表宦官的品级,最

  • 清朝太监种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宫廷太监的等级可以分为7个等级:领侍:也就是敬事房大总管,统领宫中所有太监,品秩为四品。除了上述拥有品级和职衔的太监外,还有以下两个'未入流'的太监等级:一般太监:无品级、无职衔。下层打扫处小太监:宫中地位最低的太监,具体负责宫中洒扫、修筑、搬运等下等苦役工作。清朝宫廷太监的等级可以分为7个等

  • 李鸿章腐败吗?他的巨额财产是从哪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文章导读:李鸿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李鸿章,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但是,历代学家却对李鸿章的看法不一。曾...李鸿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李鸿章,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但是,历代学家却对李鸿章的看法不一。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