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50年,解放海南岛前夕,韩先楚冲着邓华说:我只接受正确的指挥

1950年,解放海南岛前夕,韩先楚冲着邓华说:我只接受正确的指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4/1/24 11:19:05

人如其名,韩先楚在东北战场陆续担任野战军司令员,敢打敢拼,行动迅速如旋风一般,从东北一路打到中南边疆,威名赫赫。

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几任指挥官都称韩先楚为“旋风司令”,国民党的杜聿[yù]明曾说:“韩先楚的‘旋风部队’最难打。”

[var1]

家境贫困

韩先楚来自湖北省黄安县,著名的“将军县”,和很多将军一样,家境贫困,韩先楚的出生更是加剧了家里的状况。

为了生存,韩先楚的大姐被送给别的人家做童养媳,他的大哥也因为无力治病离开人间,不久他的母亲大受打击离世,当家里再无力供养小儿子,韩先楚也被送到大姐家。

韩先楚自幼懂事,八岁时知道自己的处境又回来找自己的父亲,他觉得人要有骨气,那一年韩先楚8岁。

韩先楚后来又给地主家放牛,闲时还会编竹筐补贴家用。过了几年韩先楚来到武汉,在一大户人家里当短工,在大家可能还在上初中高中的年纪,韩先楚已经吃尽了苦头,他在小地方打过工,也去大地方见过世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韩先楚自幼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的人。

[var1]

1927年,韩先楚回到老家湖北黄安,加入了当地的农民协会,在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越走越远。

随后韩先楚加入红军游击队,作战勇猛,从排长一路晋升到营长。

战斗在第一线

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韩先楚一直都带领主力部队,一路垫后掩护,多次身先士卒冲破敌人围剿,为大部队安全转移做出重要贡献。

当路过独树镇时,韩先楚的部队对上了准备守株待兔的敌军,一个步兵旅加一个骑兵团,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支援。

再观我方军队,连日征战疲惫不堪,衣物和粮食都跟不上。

韩先楚冷静分析现在的形势,将士们饥寒交迫,承受不住持久的战斗,这次战斗要速战速决;敌我力量悬殊,想以少胜多须借助外力,韩先楚继续研究,最终决定突破包围,借助独树镇的高地进行防御。

[var1]

只见韩先楚拿着枪冲上前去,一阵扫射,武器用完了就一股脑冲上去,拿身体填,和敌人近战肉搏。

众将士无不被韩先楚的勇猛所鼓舞,大家纷纷冲上前去,以血肉之躯与敌战斗,靠着这股冲劲,战士们抢夺先机,化险为夷。

长征中,独树镇一战曾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放在同等位置,这一战是红25军生死存亡的关键。

自此韩先楚独树镇一战成名。

“先之以身,后之以仁,则士无不勇矣。”

不仅仅是这一战,后来的大大小小的战斗中都能看见韩先楚冲在一线的身影,他心系士兵心系战况,伤病未愈就回到战场操劳,也因为这样韩先楚将军残了左臂。

1945年日本投降,解放战争又开始了,韩先楚又马不停蹄赶往东北战场,被任命东北民主联军南满第4纵队副司令员,他是东北战场最亮眼的一颗星。

[var1]

韩先楚作战风格多变,带领军队在鞍海战役中左右穿插,绕来绕去,敌人抓不到他只能被韩先楚一寸一寸逼回沈阳,主席特地来电表扬韩先楚。

随后韩先楚发动新开岭战役,这场战斗在最初打和不打就有所犹豫,是韩先楚拍板决定。

战役中双方都僵持了很久,干部中又出现攻还是退的消极想法,也是韩先楚力排众议鼓励众人,最终在强攻炮火之下取得胜利。

新开岭战役以一个纵队打一个师,是共产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斗,毛主席再次来电表扬,肯定了韩先楚的指挥能力和军事才能。

韩先楚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二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优秀的军事将领。

当1957年韩先楚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他就主动找到彭德怀,希望能去能打仗的地方工作,随后他便被派去了福州军区做司令员。

(一)解放海南岛功不可没

时局

1950年,毛主席派叶剑英元帅镇守华南地区,叶剑英当即召开会议商议广东战役战斗计划,此次广东战役大获全胜,阻碍了国民党军队退守海南岛的计划,随后我军乘胜追击,派出十万军队决定渡海强登,解放海南岛,韩先楚是此次战斗的指挥之一,也是这场战斗最重要的人物。

早在1949年我军就有过渡海登岛作战,史称金门战役。

不过这次战役因为诸多因素失利,我军被俘五千多人,粗略估计损失近万人,金门战役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损失最大的一场战斗。

金门战役给我军蒙上了极大的阴影,战士们普遍对海上作战有一定惧意,解放海南岛需从长计议。

[var1]

从海南岛自身的战略位置来说,若是把海南岛让给国民党,以后会更难收复,必会像今天的台湾岛一般与大陆对峙,当时美国也在觊觎这片土地,通过国民党把控我国南海岸线地区,若是海南不能回归大陆,新中国将面临海上的封锁,永远受到大海的掣肘[chèzhǒu]。

从海南岛自身的形势来看,海南岛更为偏远,岛屿更大,海岸线漫长,岛上国民党特意在海口市成立指挥司令部,方便部署国民党海陆空守军兵力,与金门战役相比,解放军要面对的是更复杂的地形以及更强大的敌人。

韩先楚的坚持

当时对于是否需要耗费大代价解放海南岛是存在争议的,众人意见纷纷有所争执,是韩先楚挺身而出,他认为可以有损失但不能拖。

韩先楚顶着多方压力说服林彪,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毛主席力排争议决定解放海南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我国领导人的远见。

可以说没有韩先楚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海南岛。

远在苏联访问的毛主席还特地电报在海南岛前线的将士,主席叮嘱道:

解放海南岛是渡海登陆战,不比在陆地作战,你们一定要好好反思金门战役的不足,不管是登岛武器装备还是运输船只,都要做好准备,急不得。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叶剑英召开会议制定解放海南岛的作战方案,会上反思金门战役的不足,分析敌我势力,一致认为此次海南岛一战不可再三拖延,士兵们对金门战役的阴影还在,必须速战速决。

此前金门战役无论是武器渡海装备还是对敌了解情况都不足,这一次我军准备充分,海岸线长登陆点多利于强渡,国民党军队经广东一战士气大败,最重要的是海南岛岛内居民的支持。

在考虑渡海装备时,大多数人都希望购买登陆艇,最终决定以木帆船渡海,推迟至6月登陆,采取“先偷渡,后登陆”的作战方针,韩先楚却不赞同推迟登陆。

[var1]

韩先楚此时是12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会议一结束,韩先楚回到40军,立即召开军党委会下达命令:

“登陆战推迟至6月的消息不要传出去,告诉下面的人这次登陆战只可能提前,确保准备工作3月底结束。”

这次作战计划的内容也只告诉了军区里的几个军长,嘱咐不要对下面人讲。

与其他军不同,譬如第43军的作鹏在接到推迟登陆的命令后就立刻传达各级,因此军队也松懈下来,而韩先楚的40军一直坚持渡海训练,囤积登陆用渔船,40军军内对中央和广东军区的指示并不知晓。

他认为如果4月20日,即谷雨的前5天,这个日子不发动战斗就要往后拖一整年,因为解放军基本以风帆船渡海,必须借助谷雨前的季风,错过了这个月,就得等到9月的季风,谁知道这五个月会发生什么?

韩先楚坐立难安,三次跨级谏言。

先发了一封电报提议;

3月31日又以40军党委名义致电15兵团:大规模登陆条件已经具备,仍未引起重视;

忍无可忍,韩先楚于4月7日再发电报致电15兵团、四野和军委,表示自己能一个军打下海南岛。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韩先楚的种种行动实际上是赌上了自己的前途,但是为了革命成功他已经顾不上个人荣誉和安危了,随后韩先楚亲自担任第一波登陆战的司令员,身先士卒。

[var1]

关于为什么木帆船登陆而不是购买登陆艇,韩先楚有自己的想法。

金门战役失败的一大原因就是登陆船只简陋,因而解决登陆船非常重要。

受到英美等国和蒋介石的影响,香港基本买不到登陆艇,但是时机不等人,韩先楚决定冒险,坐木帆船过海,为了及时补充物资,韩先楚立刻下令攻打涠洲[wéi]岛,因为这里有国民党的四百多艘双篷双桅[wéi]大船,可以及时为解放军补充渡海装备。

1950年4月17日凌晨三点,第40军坐着木帆船随风登陆,强渡琼州海峡,抢占海南临高角,冲击国民党滩头阵营,为此韩先楚亲自带领军队战斗在第一线,彻夜战斗涉水抢滩,其他战士怕他冲动,顾不上敌人炮火把韩先楚死命地按在一块巨石后面保护,第一次渡海的成功为解放军大规模登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个小时后,处于北京总参作战室的聂荣臻急切地问道:“先楚到哪里了,什么情况?”

工作人员回答:“已登岛。”

[var1]

与邓华激烈争执

第一次偷渡成功给了解放军信心,时任15兵团司令员的邓华决定从第40军和43军各调出一个加强团进行第二次偷渡。

韩先楚肯打敢打,他认为现在已经具备大规模渡海登陆的条件,没必要偷渡,还是那句话,如果43军没有做好准备,40军一个军就能解放海南岛。

这次战役是两个军一起参战,若是都让40军做了,论功43军怎么办?而且40军属于12兵团,43军属于15兵团,邓华是15兵团的司令,听了不快,拒绝了韩先楚的建议。

其实这次海南战役是派遣15兵团参战,韩先楚属于12兵团,若是带兵过来必然要接受15兵团的调遣,不过作为一个“好战分子”,韩先楚心甘情愿。

韩先楚什么都好,就是对于战斗有自己的看法,不管邓华怎么解释自己的作战计划,韩先楚也不改变自己的作战计划,他坚持若是43军不行,那么第40军可以独立登岛进攻,更是生气地放话要跨级汇报四野林、罗首长。

[var1]

邓华也火了,这么折磨人的下属搁谁受得了?

邓华质问说:“我到底是不是你的上级?你到底承不承认我指挥你?”

韩先楚也很犟,冲着邓华就说:“我只接受正确的指挥。”

最后不得不上报林、罗首长,首长也表示以邓华的计划为主。

韩先楚作战风格激进,且是为这场战斗考虑,自然只想着什么样的作战计划能最快拿下海南岛,但邓华作为整场战役总指挥,除了战役胜利,还要考虑40军与43军的关系,平衡政治与军事,所以稳妥最为重要,其实站在哪一方都能理解。

韩先楚知道后心急如焚,又是不断急电上级,又是去找邓华商量,争吵再次爆发,甚至比上次更激烈,据在场人员回忆:“好像房顶都给吵掀翻了。”

邓华商量着40军再出5个营偷渡,韩先楚则坚持大规模登岛,邓华一稳重,他对风向没把握,不希望出什么意外造成损失,下不了渡海决心。

二人一直为偷渡还是全军渡海争执,说来说去还是风向的问题,如果能保证天时那邓华必能下定决心,随后叫来40军侦察科长郑需凡了解风向,郑需凡如实说:“有没有北风我不能保证,但是一定没有南风,错了杀我的头。”

[var1]

邓华心一横,下令第40军和43军渡海,不出三天,“伯陵防线”被突破,第40军和第43军的战士们一举解放海南岛。

这条防线是被日军称为“长沙之虎”的薛岳所布,薛岳海陆空全面防备,派出了五十余艘舰艇,4个空军大队的25架战斗机和20架运输机,陆上军队分区域守卫,薛岳对自己的防线洋洋得意,却没想到这份军情早已被琼崖纵队送至我党,他只能狼狈地逃离海南岛。

琼崖纵队成立于1926年,是海南岛本土的队伍,早早就建立起根据地,得知解放海南岛的计划便发动全岛人民援助,筹粮征船,召集掩护的工人,分批偷渡雷州半岛支援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符振中渡海向解放军详细介绍岛上的国民党军队情况,包括国民党军队的战线布置、装备力量,分析敌我形势,为我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情报,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琼崖纵队功不可没。

5月1日,海南岛西岸被攻克,历时58天,海南岛全线解放。

罗荣桓曾这样评价说:“海南战役不好打,但是我们打得很好,韩先楚同志在战役指挥上起主导作用。”

[var1]

(二)朝鲜西海岸反登陆作战

韩先楚的朝鲜西海岸反登陆战堪称经典,这一战被美军收纳至美军资料库,韩先楚被美军称为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韩先楚自告奋勇入朝参战,是志愿军的副司令员。

随后韩先楚参与了抗美援朝的前四次战役,其中第二次战役指挥第38军迂回行进于三所里与龙源里之间,最终夺下松骨峰,一举扭转朝鲜战场局势,38军也被称为“万岁军”。

[var1]

当朝鲜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中朝美韩终于坐下谈判了,但是敌军不断叫嚣再来一次“仁川登陆”,志愿军未雨绸缪,迅速成立朝鲜东、西海岸联合指挥所,韩先楚作为西海岸指挥所的司令员,执行反登陆作战的命令,即防御作战。

显而易见,韩先楚不会这么保守,他主动渡海作战,攻击沿海驻扎敌军,先后攻克了之前被占的几个岛屿,如大和岛、小和岛等。

从他的作战风格来看,敢打敢冒险,却不失灵活,对战机的捕捉能力强,看似冲动实则胸有成竹,说是说他为“好战分子”,其实这一生几乎没有打过败仗,不得不令人感慨他的军事能力。

1955年授衔时本应授予中将军衔,也是毛主席破格提拔韩先楚授予上将军衔,也被主席称赞为:“韩有功,中晋上。”

1986年,韩先楚在京逝世,享年74岁,按照他的遗愿,没有葬入八宝山,而是葬在了家乡红安,魂归故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为什么没人去黑,不是因为它高尚,而是其历史位置相当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女性高清图片,为什么很少有人黑唐朝,唐朝高尚

    历史上黑前朝的话,一般都是后代朝廷为了强调自己师出有名,改朝换代也是顺应天命、符合人心的行为,为自己建立的朝廷是正统的、合法而作出理论证明。要黑就黑最近的一般来说黑前朝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黑,就黑最近的。就像隋朝不会大老远去黑晋朝,晋朝也没见怎么去黑汉朝一样,隔代黑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 《大秦赋》:战国四大名将谁打仗最厉害?论打歼灭战,无人出其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秦名将排名前十名,战国时期最强的名将,大秦赋战国快讯视频

    [var1]在战国四名将之中,虽然有些人对此存疑,比如廉颇,有些人认为同时期的赵奢比他更有资格入选,而廉颇的战绩对秦大部分都是防守胜利为主,而且长平之战一开始也是因为廉颇作战不力才导致后面的一系列情况,而在这之中王翦虽然比不上这两个人,但是他的情商高,所以他也成为了唯一一个能够善终的人。而关于白起和

  • 靠谱的老公对一个女人有多重要?看西晋皇后给世人上的一节经典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晋简介,杨绛给女人的3句忠告,古代三种最佳夫妻状态

    在贾南风被废处死之后,皇后之位空缺,掌握朝政的赵王司马伦便开始忙活着为自己那个白痴侄子——司马衷找对象,同时司马伦给其手下开出了一个选后的硬性指标,那就是——漂亮。再怎么说也是个皇帝,被贾南风那个矮黑矬恶心了这么久,也该让皇帝舒心一次了,对于亲叔父的这个示好,司马衷自然心领神会,没有任何反对。很快,

  • 杨子云,一代汉赋大家,为什么会对屈原的离骚加以指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53年,在汉朝风雨飘摇的时期,杨雄出生在西汉蜀郡成都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非常的好学,常常夜以继日的读书,最喜爱诗经,同时也很喜欢楚辞。喜欢那些想象肆意,似乎能够抒发出人内心全部情感的词藻。可惜的是,虽然他思想丰富,但是他的口齿却并没有那么清楚,甚至还有一点点口吃,常被人嘲笑

  • 隋炀帝要怒杀李渊,李世民智救父亲,巧妙摆脱篡位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炀帝为什么追杀李渊,篡位霸占皇后,石虎篡位

    隋朝末期,隋炀帝杨广是个无德的昏君。当时,在朝中有一个奸臣对朝中大臣李渊关系不和,便想借隋炀帝之手除掉李渊。于是,这个奸臣便投隋炀帝之所好,说李渊能耐很大,尤其是建宫殿,曾经100天的时间内,能建好宫殿。 隋炀帝一听很高兴,圣旨传到李渊的住处,李渊就知道是这个奸臣想要借隋炀帝之手除掉自己。他也深知,

  • 《大秦赋》嬴异人力排众议,封吕不韦为丞相,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丞相吕不韦简介,异人霸气谈判吓破平原君,异人简介

    [var1]在电视上剧中,嬴异人如此封赏吕不韦的“借口”是,吕不韦比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更有才更适合秦国发展的需要,真相真的是这样吗?众所周知,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都有这么一个共识,那就是嬴异人之所以能从赵国回来,离不开吕不韦的帮助;而他之所以能当上太子嫡子,也离不开吕不韦

  • 隋炀帝被后世骂了千年,可他做的这三件事,任何一位皇帝都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具有争议的隋炀帝,历史上的真实的隋炀帝,揭秘历史的隋炀帝

    在许多关于杨广的戏剧中,他的形象几乎被形容为“荒淫和残暴”。其实隋炀帝可以说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皇帝,用一句话来概括他,那就是“功在千秋,罪在当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随便做的一件事,任何皇帝一辈子也做不完。 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任命为最高统帅,率领51万多人攻打南陈,完成统一。在此期间

  • 重军事轻政治,堪称最可惜的战国七雄之一,终成秦国统一背景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之上,经常会出现军事实力明显,但政治建设却滞后的朝代,而这尤其在少数民族政权中尤为突出,无论是五胡乱华时期,还是北魏亦或者是南北朝时期,以及金国、辽国,当然也少不了最为著名的元朝,可是即便是这些朝代的一如有海陵王完颜亮、忽必烈的铁骑纵横,但看似所向披靡的背后,却也是危机四伏,所统治大多更是

  • 流亡十九年,父亲兄弟想要杀他,却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堪称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骊姬之乱,自己的父亲晋献公先是杀了长兄太子申生,转年便要将自己碎尸万段。都说虎毒不食子,但在这场祸乱之中,哪里又有什么父子之谊。跑,跑就完了。狄国,母亲的老家,外加自己早就招徕的贤良家臣。五年并不长,晋献公去世,可是自己的弟弟夷吾上位,眼里又怎么能容得下沙子。又一次派人前去刺杀重耳。能怎

  • 隋炀帝杨广为啥会死在江都?是谁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 此事发生于公元618年,此时天下已然混乱不堪,隋朝的关中根据地也已经落入了李渊之手。隋炀帝见中原已经大乱,各路枭雄竞相而起,便决定留在江都,试图割据一隅之地保全自己。但让隋炀帝没有料到的是,由于随王伴驾的禁卫军多是关中子弟,这些人都渴望着回归故乡,他们哪里愿意滞留在人生地不熟的江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