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子云,一代汉赋大家,为什么会对屈原的离骚加以指责?

杨子云,一代汉赋大家,为什么会对屈原的离骚加以指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37 更新时间:2024/1/17 16:25:00

公元前53年,在汉朝风雨飘摇的时期,杨雄出生在西汉蜀郡成都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非常的好学,常常夜以继日的读书,最喜爱诗经,同时也很喜欢楚辞。喜欢那些想象肆意,似乎能够抒发出人内心全部情感的词藻。可惜的是,虽然他思想丰富,但是他的口齿却并没有那么清楚,甚至还有一点点口吃,常被人嘲笑。他的父母知道了这件事之后,非常担心,于是有一天他的母亲对他说,孩子,口吃并不能够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真正的聪明才智需要在学术中才能够体现,于是他更加刻苦的读书,博览群书,不久之后他就发现自己在言词作赋上的天分。

[var1]

20岁及冠之后,他正式有了自己的字,即子云。他开始大量创作,不久他的采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在汉成帝的召集下,来到皇帝的身边。因为时常跟随皇帝,他对上层的官员喜好以及行为举止了解的比较多,于是时常写作诗赋来加以讽刺劝谏。但是为了防止被人排挤,或者受到官员们的敌视,所以他采取了较为曲折的方式。比如他写作的甘泉赋,即描述的甘泉宫建筑,非常奢华,代表了穷奢极欲。杨雄为此感到非常的痛心,但是甘泉宫又并不是汉成帝所建筑的,想要住嘴不说,但是却不能够停止心中的想法,于是在甘泉赋中极力的夸张,用大量美丽的词藻,极力的宫殿的真容,希望能够对上位者起到警戒的作用。又在其中用较为隐晦的话语写出汉成帝过分沉迷美酒美色的事情。

[var1]

可惜他的好心并没有得到汉成帝的重视,反而被一些人认为只是讨好的作品。他的文章从主观上讲要突出皇室生活的奢靡,想要来劝谏皇帝,可是他的意思并不能够让愚蠢的帝所理解。他描绘宫殿的美,又写出汉成帝狩猎,天子巡游的场面,其实都寄予了一定的讽刺劝谏的意思。但是他的创作热情和主要的笔力,仍然着重于诗赋的辞藻与音韵方面,大量的华丽的言语,委婉曲折的言情,这是他所写作的文张的极大特色,并不能够被皇帝尤其是汉成帝这样一个沉迷女色的皇帝所理解。但是他写作的文采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反而有利于他在当时危机四伏的朝廷之中,留有了一定的生存之地。这也可以说是歪打正着,却与他的内心完全相反。

[var1]

因为对汉王室的失望,晚年时期,他开始了反思,对马相如乃至文学甚至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他曾经对楚辞感到极大的热情,又哀伤屈原的文采,以及怀才不遇的不幸遭遇,但是却不赞成自杀以为理想的结局,甚至写作了反对他作品,来抒发一时的感慨。对自己曾经的作品,他甚至也抱有着一种反对的态度,他认为,艺术作品是真正的应该为现实所服务的,应该专于内容专注写人,而并不是专注于词藻的华美,可惜这个时候他在朝廷上的位置也不复从前,无奈的只能蜗居在小小的天禄阁之中。来进行简简单单检校书籍,处理琐事的工作,顶着一个大夫的名号,却没有实际的权力,更没有畅所欲言的能力和勇气。

[var1]

同时身为一个文人,他除了诗赋的见解之外,对于真正的经学古文却并没有多大深入的研究,在儒学上的成就几乎没有。但他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完成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这一华丽的蜕变,后期的作品开始变得现实起来,可惜的是那些作品似乎早已遗失。

杨雄的一生似乎并不是多么波澜起伏的一生,他没有经历过政治上的沉浮,连政治波动时他都正好远离了政治中心,似乎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位诗赋作者的形象。但是他后期的转变,却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一位学者对国家存亡的担忧,以及他隐藏在华丽言语下那一腔深沉的忧国的心情,说他是那个时代罕见的忠臣也不为过了。只可惜生在了一个错误的时代,对上了一个不明事理的皇帝,太过委婉的劝谏方式。最终也只能借着对屈原的反驳,来平复自己内心的悲怆,来给自己一个近乎于为什么会苟且偷生的解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炀帝要怒杀李渊,李世民智救父亲,巧妙摆脱篡位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炀帝为什么追杀李渊,篡位霸占皇后,石虎篡位

    隋朝末期,隋炀帝杨广是个无德的昏君。当时,在朝中有一个奸臣对朝中大臣李渊关系不和,便想借隋炀帝之手除掉李渊。于是,这个奸臣便投隋炀帝之所好,说李渊能耐很大,尤其是建宫殿,曾经100天的时间内,能建好宫殿。 隋炀帝一听很高兴,圣旨传到李渊的住处,李渊就知道是这个奸臣想要借隋炀帝之手除掉自己。他也深知,

  • 《大秦赋》嬴异人力排众议,封吕不韦为丞相,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丞相吕不韦简介,异人霸气谈判吓破平原君,异人简介

    [var1]在电视上剧中,嬴异人如此封赏吕不韦的“借口”是,吕不韦比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更有才更适合秦国发展的需要,真相真的是这样吗?众所周知,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都有这么一个共识,那就是嬴异人之所以能从赵国回来,离不开吕不韦的帮助;而他之所以能当上太子嫡子,也离不开吕不韦

  • 隋炀帝被后世骂了千年,可他做的这三件事,任何一位皇帝都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具有争议的隋炀帝,历史上的真实的隋炀帝,揭秘历史的隋炀帝

    在许多关于杨广的戏剧中,他的形象几乎被形容为“荒淫和残暴”。其实隋炀帝可以说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皇帝,用一句话来概括他,那就是“功在千秋,罪在当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随便做的一件事,任何皇帝一辈子也做不完。 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任命为最高统帅,率领51万多人攻打南陈,完成统一。在此期间

  • 重军事轻政治,堪称最可惜的战国七雄之一,终成秦国统一背景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之上,经常会出现军事实力明显,但政治建设却滞后的朝代,而这尤其在少数民族政权中尤为突出,无论是五胡乱华时期,还是北魏亦或者是南北朝时期,以及金国、辽国,当然也少不了最为著名的元朝,可是即便是这些朝代的一如有海陵王完颜亮、忽必烈的铁骑纵横,但看似所向披靡的背后,却也是危机四伏,所统治大多更是

  • 流亡十九年,父亲兄弟想要杀他,却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堪称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骊姬之乱,自己的父亲晋献公先是杀了长兄太子申生,转年便要将自己碎尸万段。都说虎毒不食子,但在这场祸乱之中,哪里又有什么父子之谊。跑,跑就完了。狄国,母亲的老家,外加自己早就招徕的贤良家臣。五年并不长,晋献公去世,可是自己的弟弟夷吾上位,眼里又怎么能容得下沙子。又一次派人前去刺杀重耳。能怎

  • 隋炀帝杨广为啥会死在江都?是谁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 此事发生于公元618年,此时天下已然混乱不堪,隋朝的关中根据地也已经落入了李渊之手。隋炀帝见中原已经大乱,各路枭雄竞相而起,便决定留在江都,试图割据一隅之地保全自己。但让隋炀帝没有料到的是,由于随王伴驾的禁卫军多是关中子弟,这些人都渴望着回归故乡,他们哪里愿意滞留在人生地不熟的江都呢?

  • 铁骨铮铮的陕西汉子,成与亡皆因此,却创造了战国的军事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秦30名将有多厉害,战国十大合战之谜,西汉军队真实战斗力

    白起是陕西眉县人,正处在关西故地的中心位置,一位铁骨铮铮的陕西汉子,给纷繁复杂的战国史添上了浓厚的一笔墨彩。[var1]古代官方认定的二十四史里,都是统一的纪传体体裁,帝王为本纪,诸侯将相为列传,主要记载帝王将相的主要事迹。大多数人物都有详细的事迹,尤其是帝王的一举一动都记载史册,而战国最有名的武将

  • 他是土木工匠的鼻祖,发明的东西曾被墨子批判,如今看却十分先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著名土木工程专家,公认的中国工匠始祖,土木工匠祖师爷简介

    中国古人的智慧无穷,很多古人留下的东西,尽管当代科技已经超出古代百倍,可依旧难以看破其奥秘。在中国工匠史上,有一人身为工匠鼻祖,发明的东西被墨子看不上,并且曾正面批判,但是当代人深究起来却可以感受到其作品背后的先进科技。此人便是鲁班。如今再度研究此人,依旧可以感受到其身上的层层迷雾。[var1]鲁班

  • 秦国人为什么崇尚黑色?背后的原因,大多数人不敢明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统一天下,秦国版图覆盖了整个华夏,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封国了,蛹化蝶,国号未变,本质却变了。嬴政作为一国之君,最先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扫平六国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为秦国“正名”。秦始皇给丞相、御史下了一道谕令:“天下大定,今名号不定,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最后通过商议,大臣

  • 宋孝宗为何能够胜出,成为南宋的皇帝?他听老师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战胜“熊孩子”1129年,宋高宗的独生子赵敷夭折,此后他再也没有生出孩子。到了1132年,宋高宗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于是他下旨让管理宗室事务的赵令畴访求宗室子弟。宋高宗赵构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是宋太祖的子孙;第二,必须比自己低一辈;第三,年龄不能太大。经过筛选,最初选出了十个男孩,又经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