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枕头山事件经过-枕头山事件影响有哪些?

枕头山事件经过-枕头山事件影响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555 更新时间:2023/12/22 2:08:54

枕头山事件简介

一百年前,台湾原住民泰雅族为捍卫土地及民族,发起抗日的枕头山事件。泰雅族人与清兵、日军先后在枕头山爆发惨烈的战役,以争夺这座攸关部落生存的山头。

枕头山事件背景

枕头山形势险要,过去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制高点,山顶有一平台,是炮台阵地遗迹,此地先后发生泰雅族原住民与铭传之战役,及泰雅族原住民抗日之战役。

一、由日据殖民政府台湾总督府西元1907年1月6日「决定蕃地经营大政方针」,年度预算增列蕃地经营经费五十万圆,该方针之大纲第一条「蕃地经营以盛产樟脑、木材及矿物之北部地区为主,南部地区为副」。当时大嵙崁山地现今复兴乡即为丰富樟树林与最佳品质樟脑产地,时值日本殖民政府尚未统治。

二、大溪前山群及大豹群〈三峡〉已先后分别深坑、桃园两厅归顺,「日本政府为开发山地利源,令其同意设隘勇线采伐樟树等」,因此於四月以不侵犯其居住地及不改变其生活状态,并加以保护抚育为条件。提供日警部队前进安全走廊。

三、蕃政重要决策者:佐久间总督左马太、蕃地事务课长大津麟平

四、台湾樟脑为昔日重要化工原料,可谓当代世界独占宝藏,用途包罗万象「医药、光学、塑造、防虫、除臭、熏香及火药等」,樟脑且是当时赛璐珞Chlluloid工业蓬勃发展原动力,亦为军事上要材。

五、占领枕头山高地,系为求有效掌握角板山地区,作为理蕃事业五年计画,重要进入门户。

枕头山事件经过

枕头山之役,角板山社的劫难.明治三十九年(1906)强硬派的左久间总督,为了徵用复兴山区的木材、樟脑等珍贵资源,派遣1200名武装军警进入枕头山讨番,大举发动征伐。其中战事最惨烈的就是角板山社旁的枕头山。

从「理蕃志稿」中得知,1907年日军警为「扩插天山方面之隘勇线」,分由深坑厅的茂岸(福山)、桃园厅的姆坪各派兵东西合进,向插天山方面前进。

路经枕头山时,遭遇大科崁前山群及大豹群原住民激烈抵抗,日军两队被困於枕头山下,双方挖战壕相战,日军之枪抱无法产生作用,以手榴弹攻击亦不见效果,激战40馀日,日警为攻下枕头山高地,阵亡117人,在进攻角板山社时17名警员被戮。

最后日警以强大的炮火压制住大嵙崁溪一带的蕃社、角板山社众,后由台中、南投军厅警察千人增援,花费3个月才登上插天山,总共动员军警隘勇等2000馀人,而使枕头山最后终於失守。

日军在5月底占领了枕头山,7月登上插天山,8月隘勇线才完成,至此日方死亡已达200馀人。而原大嵙崁溪一带的蕃社、角板山社众,不是被歼灭就是逃入深山,以至於角板山一地,日后都成了汉人的聚落。

枕头山原为泰雅族活动的猎场,由於汉人与日据政府的垦殖侵占,两度沦为血肉横飞的战场,血泪斑斑,草木含悲,登临其上,凭吊怀古,令人怆然。

日方隘勇线前进执行单位与兵力:

一、桃园厅700兵力〈驻地大嵙崁〉、深坑厅450兵力〈驻地三角涌〉。

二、后续桃园厅队接获台中及南投厅支援兵力为1000人。

三、兵器:十三年式步枪、十八年式村田步枪、手榴弹、机关枪、火抱等等。

枕头山事件影响

枕头山事件原住民主事头目「拉-诺干hola-nokan」所率领泰雅族勇士,虽终究落败;但泰雅勇士们以落伍武器,加上凭藉赤手空拳勇气,抵抗日本现代化武力火网,尚给日警部队重重一击,悲惨战场过程一时无法言语,如与中外皆知「雾社事件」相比较,复兴乡「枕头山事件」有过之无不及。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枕头山事件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抗日历史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非常大总统来历-为什么叫非常大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非常大总统简介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是孙中山在广州于1921年5月5日与1922年6月16日第二次护法运动时的职任名称。另有表现孙中山先生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其主要剧情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但十年过去了,然而国家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 黄埔军校历史黄埔军校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军校简介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

  • 黄埔军校在哪里-黄埔军校现在还有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军校简介黄埔军校旧址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堂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13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而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迄今。因校址设于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军校在此办到第七期,1930年9月迁往南京

  •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名单-黄埔军校著名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军校简介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事干部。校内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军校分步兵、炮兵、工兵、

  • 淞沪停战协定主要内容-淞沪停战协定表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淞沪停战协定简介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驻上海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等在全国人民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抗战。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假意应付事态,不仅不给十九路军以任何援助,还拒绝调江北部队去支援抗战。派代表和日本谈判,于五月五日签订停战协定,划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

  • 井冈山会师经过-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井冈山会师简介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

  • 井冈山精神是什么-井冈山精神的时代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井冈山精神是什么?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艰苦奋斗的作风。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

  • 戚继光抗倭台州之战-台州之战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戚继光抗倭台州之战台州之战指的是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至五月发生的战争,在明抗倭的战争中,参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附近的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地连续九次挫败倭寇的著名战役。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台州之战背景台州辖宁海、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太平6县,三

  • 浑河血战发生在哪里-如何评价浑河血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浑河血战简介浑河血战指天启元年(1621年)发生在浑河边的一场战斗,其中后金兵约数万人,明军(主要为四川白杆兵4000及戚家军3000)共7000余人。主要军事统帅:努尔哈赤、陈策、童仲揆、秦民屏、秦邦屏、戚金、周敦吉等,以后金惨胜结束战斗。浑河血战发生在哪里?公元1621年,明天启元年。自起兵攻明

  • 宁远之战详解-宁远之战中明朝的主要将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宁远之战简介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宁远之战详解一、明军准备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约六万人(号称十三万)于16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