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最后霸主越国为何灭亡?一个习俗造就了恶果

春秋最后霸主越国为何灭亡?一个习俗造就了恶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67 更新时间:2024/2/8 10:27:40

越国起源于夏朝。4000千多年前,大禹担任华夏首领,巡行到南方,登上会稽山朝见四方诸侯,死后就葬在这里。夏朝少康时期,封庶子无余于会稽,负责禹王陵的守护与祭祀工作,建立越国。

越国历经夏商周,一直地处东南,疆域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

进入商周之后,太湖地区与江西、湖南的百越青铜文明一样,也开始进入文明时期。考古发现,春秋早期的越国都城位于安吉九龙山越国古城。

春秋末期,前473年,越王勾践消灭吴国,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盟,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祭祀肉给勾践,称他为“伯”。勾践称霸中原期间,积极发展与中原各国之间的关系,并迁都琅琊。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越国达到了空前强大。

越国尽管已经强大,但是良渚文明的百越民族还处于部落联盟的状态。春秋以后,各诸侯已经逐渐改革,加强王权。而勾践灭吴之后,却大力推广分封制。《越绝书记吴地传》记载,越王仅在吴地就分封了宋王、摇王、荆王、干王、烈王、襄王、越王史、周宋君、余复君、上舍君等国内诸侯。

越国分封国内诸侯,分散了权利,落后的制度无法限制国内诸侯的权利。勾践之后,越国三代发生了弑君的事件。国内的动荡留不住人才,越王朱勾试图招揽墨子,墨子说"越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而婉拒。《史记》中提到,"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蒙而强威、宣"。越国的人才反而外流。

前306年,末代越王无疆北上伐齐,兵败身亡。越国宗室子弟们竞争权位,建立了多个国家,越国不复存在。

越国的后裔延续到了秦汉,汉武帝时期,东瓯和闽越余部归入汉朝,民众迁徙到了江淮一带居住,彻底融入了汉族主体。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越国为什么最终灭掉吴国?这跟范蠡的谋略不无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亲率国内精兵北上,与晋国会盟于黄池(河南封丘西南),留太子友守城。越王勾践闻讯,率领训练有素的流放罪犯两千,正规军四万,敢死队六千向吴进军。范蠡与后庸率一部分人马在邗沟要道处阻绝吴王归路。畴无余﹑讴阳二将率先锋攻入吴都城,勾践率主力跟随。吴将弥庸﹑王子地率五千步卒出迎,击败越

  • 天下十豪:先秦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十位思想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天下十豪哪十人天下十豪是指先秦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十位思想家。出自《吕氏春秋》:“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天下十豪:老聃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

  • 纪律严密的墨家最高领袖钜子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墨家钜子的介绍钜子又称巨子,墨学,在先秦时代和儒学同称显学,可惜在秦以后逐渐寝寂了,一直有很少的人在做墨子的研究,但是直到清朝中期墨学的中兴才开始。墨家有着严密的组织,其领袖也就是巨子(钜子),墨子有没有当过巨子,这个无法考证,但方授楚《墨学源流》认为墨子是墨家第一任巨子,禽滑釐(qín gǔlí)

  • 为儒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儒家四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儒家四圣的介绍儒家四圣指的是孔子、颜回、曾子和孟子四人。儒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时期,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很多思想家为儒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有四位被后人尊称为“圣”。他们是:至圣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和亚圣孟子。至圣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春秋鲁国曲阜人,名丘,

  • 春秋战国时期被活活饿死的三位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虽然还不是天下之主,但是也有着不小的封地,在其封地内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国君的,那也是绝对的一方之主。按理说应该是锦衣玉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日子,肯定不会为了一口吃食发愁的,就更不知道饥饿是何滋味了。但历史就是这么的无厘头,总会出现那么几次意外,作为一国之君,最后的结局居

  • 把秦武王砸死的龙文赤鼎是什么?到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龙文赤鼎的介绍龙文赤鼎乃是夏禹王铸九鼎之一,秦武王于洛邑求鼎举此鼎受伤而死。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龙纹赤鼎就是其中之一。九鼎象征天下社稷,夏朝、商朝、周朝

  • 千年来只有四个人获得此封号 结局都还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封号,千年来,此4人有幸获得,但结局都很惨,它叫做武安君。想必很多人听到这里就有一些印象了吧,秦国的大将白起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爵位,但至此以后,他就因为长平一战,死了四十多万人,引得众人大怒,也因此被秦王治罪了。因为当初秦王授予白起这个爵位的时候,为的就是让天下变得太平,让百姓们都过

  • 春秋战国时期四川属于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有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战国时期的四川盆地,也有蜀国和巴国。上古时期的蜀国,从出土文物来看,至少有五千年历史,与中原文明同样源远流长。与中原文明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王朝更替一样,古蜀国也是如此,类似中原历经夏、商、周、秦、汉等朝代,古蜀国也有四个大的王朝:蚕丛王朝、鱼凫王朝、杜宇王朝、开明王朝。春秋

  • 李悝变法: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悝变法的介绍李悝(kuī)变法是指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

  • 强调君主的统治之术的申不害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申不害变法的介绍申不害变法是战国时期法家人物申不害在韩国境内的进行的一次改革。申不害除了与其他法家人物一样讲法治外,主要强调君主的统治之“术”,即任用、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他认为君主委任官吏,要考察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工作是否称职,言行是否一致,对君主是否忠诚,再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拔和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