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各诸侯国争夺霸主,战争频繁。本文就为你介绍这一时期的十大战争:
春秋战国十大战役No.10 长勺之战
长勺(sháo)之战,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
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
春秋战国十大战役No.9 吴越争霸
吴越争霸是指历史上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互相征伐的一段时期。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剌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
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日趋激化。从地缘上看吴国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而越国欲北进中原,更必先征服吴国才能够打通北进中原的通道,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
两国相互征伐多年直至笠泽之战后,吴、越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越已占有绝对优势。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再度攻吴。吴军无力迎战,据都城防守。越于吴都西南郊筑城,谋长期围困。吴数次遣使请和,均遭越拒绝。三年,城破,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而越国通过此次吞并吴国国力大增盛极一时,而越王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春秋战国十大战役No.8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
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春秋战国十大战役No.7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春秋战国十大战役No.6 五国攻秦
五国攻秦之战是公元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此战五国战败,从此,六国更加无法抵御秦国的兼并,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春秋战国十大战役No.5 即墨之战
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国亦因此仗由兴盛转为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