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十大宦官 有的还是书法大家!

中国历史十大宦官 有的还是书法大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33 更新时间:2024/1/23 5:53:12

太监”另称“宦官”,为古代皇室役使的男性官员。现代人把古代被阉割生殖器后的男性为“太监”。在历史剧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剧中的太监都是服侍皇室的奴才。

那么,大家知道现实历史中的十大太监都是谁吗?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十大宦官之一:“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

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即宗室,这里指赵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另外,赵高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爰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三朝书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赵高。

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谓赵高“善大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大篆》曰:“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著有《爰历篇》六章。


历史十大宦官之二:“借刀杀人”石显

石显,字君房,济南人(今济南章丘县西),西汉汉元帝刘奭时期奸臣。

汉元帝生病之时趁机专权。掌权期间结党营私,打击异己,扰乱朝政。萧望之等人都遭到石显的迫害,萧望之被逼自尽,周堪、刘更生被废官禁锢,不再任用。

汉成帝刘骜继位后失势,被人弹劾免官,死在回乡路上。


历史十大宦官之三:“皱媚有术”和士开

和士开(524~571年),本姓素和氏,字彦通,清都郡临漳县(今河北临漳县)人。北齐时期宠臣,中书舍人和安之子。

跟随长广王高湛,授开府行参军。精通琵琶,善使铁槊。太宁元年(561年),高湛即位,是为武成帝,授给事黄门侍郎。

太宁四年,武成帝禅位后,官至尚书令。随同胡长粲、高阿那肱等人号称“八贵”。权倾朝野,任人唯亲。荒淫无耻,传闻有染于胡皇后,封淮阳王。

武平二年(571年),琅琊王高俨联合冯子琮诛杀和士开。朝野上下,大快人心。后主高纬追赠和士开假黄钺、太宰、司徒、左仆射、都督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在公元5世纪属于什么朝代:长期对峙的南北朝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5世纪是多少年5世纪指公元401年至公元500年。该世纪处于南北朝对峙时期。南北朝简介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 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 房屋几乎只剩骨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一三事变简介八一三事变是指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已久地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八·一三事变以后,日军对上海的进攻直接威胁着蒋介石的统治中心南京,也威胁到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这就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增调军队,实行抗战政策。从此,中国军民发起奋

  • 中国在公元6世纪属于什么朝代:恢复一统的大隋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6世纪是多少年6世纪指公元501年至公元600年。该世纪处于南北朝从对立到被隋朝统一的时期。隋朝简介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

  • 历史上真实的陈廷敬究竟是怎样个人 他是清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陈廷敬原名陈敬,21岁中了进士,因为一起科考的还有一个人与他同名,所以朝廷给他加了一个“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陈廷敬能为官五十多年善始善终,最

  • 陈廷敬不借钱给康熙 康熙不但没杀他反而重用陈廷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官多清廉爱民,维护百姓的利益。而贪官则贪污腐败,剥削百姓。一个是敬爱,一个是仇恨,两种情绪同样强烈。所以清官和贪官都能留名后世,成为历史名人。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便是大清。而在清朝最出名的清官,有大清清官之最称号的大清官,便是康熙名臣陈廷敬。陈廷敬于顺治十五年高中进士,为官53年,经历了28次

  • 长安十二时辰是说的唐朝哪个皇帝期间发生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安十二时辰》出自马伯庸之手,十二时辰就是一天的时间,全剧长达六十集。也就是说,这部剧是用六十集的时长,来讲述一天内发生的故事。这对于我国影视剧,动辄用几十集讲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故事,显得非常罕见。《长安十二时辰》这部戏,这一天的故事,发生在大唐玄宗时期。《长安十二时辰》真实的历史背景朝代唐玄宗

  • 唐朝历史上立过32位皇太子其中一半以上继承了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有32位皇太子,列历朝之最,19位继承皇位,其他13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唐高祖:李建成(618—626)、李世民(唐太宗)(626)唐太宗:李承乾(626—643)、李治(唐高宗)(643—649)唐高宗:李忠(652—656)、李弘(656—675)、李贤(675—680)、李哲(即李显)

  • 西汉七国之乱的主要原因和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

  • 推恩令:光明正大的阳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推行了郡国并行制,汉朝中央政府无法有效地管理地方,因此削藩成为了汉朝必不可走的一条路。西汉自汉文帝、汉景帝两代起,如何限制

  • 申屠嘉:被宠臣气死的西汉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申屠嘉(?—公元前155年),姓申屠,名嘉,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汉朝开国功臣,西汉宰相。他以一个能拉强弓硬弩的武士身份,跟随刘邦,攻打项羽,因军功升任一个叫做队率(小队长)的小官。跟随刘邦攻打黥布叛军时,升任都尉。在汉惠帝时,升任淮阳郡守。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选拔那些曾经跟随高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