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高宗为什么非要杀岳飞?真实原因是这个

宋高宗为什么非要杀岳飞?真实原因是这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85 更新时间:2024/1/18 19:01:49

说起岳飞,我们就想到了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历史课本上看到岳飞被杀了,心里那个捶胸顿背啊,但是随着前几年把岳飞从中学课本中删去的事件,对岳飞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宋高宗杀岳飞是时代和政治的使然性。

在宋徽宗宣和四年的时候在跟契丹作战的时候大败,河北的官员就在当地招募抗辽的敢死队。这个时候岳飞就应募成为其中的一个分队长,在宋徽宗一朝,岳飞在战场上建树不大,后来在钦宗朝岳飞分别在刘浩、宗泽麾下一直是作为低级武官的,直到高宗时期得高宗赏识,才一路提拔最后官至节度使。历史上讨论岳飞被杀的时候,通常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手握重兵

岳飞在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手中兵力以占到全国兵力的7成,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头脑清楚的帝王心里,这都是一种很危险的情况。高宗虽然曾经送了“精忠报国”四个字给岳飞,后来岳飞被赐死的时候手下劝他造反,他也没有反,但是在大宋却是有先例的,就是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当手握重兵,名望、功绩都超过皇帝的时候,即便岳飞是忠心的,手下人也会推着你坐上那个宝座的。同为中兴四将的韩世忠就跟高宗留了一手,在手里有重兵的时候,天天跟皇帝上奏的就是要金银和土地,最后得以善终。


二、建议高宗立太子

高宗原有一子,后来因为兵荒马乱的,3岁就早夭了,后来就一直没有子嗣,最后实在没办法,就从宗室子弟中收养了两个义子赵伯琮、赵伯玖。高宗收养义子之后迟迟未曾立太子,岳飞就给高宗上奏折建议立太子。立太子这个事情在封建社会可谓是天大的事,历朝历代讨论这个问题的大臣基本下场都不太好,更不用说岳飞作为一个武将。


三、迎二圣回朝

有部分人认为岳飞收复失地是为了将宋徽宗和宋钦宗接回来,但如果高宗的父亲和哥哥回来了,自己是否还能当这个皇帝,而且岳飞掌握着大部分的兵马,如果岳飞支持徽宗和钦宗中的一位,自己都无力反抗。

首先我们来讨论手握重兵,自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就为预防后世其他人如同自己一样首先做的就是将各个将领的兵权收归到自己的手上,这就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而且赵匡胤在制定国家制度的时候将行政区、司法权和财政权都独立分开了,也就是说岳飞手下的兵马所有的钱粮都是朝廷给调拨的,如果朝廷不给调拨钱粮,拿什么来打仗。在宋朝的制度中武将的地位是很低的,这个时候如果高宗想收回兵权一纸诏书就能解决了,如同杀岳飞一样。

迎二圣还朝,进一步了解宋史可以知道迎二圣回朝这个观点的提出其实是赵构自己提出的。赵构已经将迎二圣当成了一张政治牌。在岳飞写给赵构的计划书《乞出师札子》里面陈述自己恢复中原的规划之中已经不再提及迎还“二圣”,只把徽宗和钦宗包含在“天眷”之中,意思就是我此次出征,迎回来的只是高宗您老人家的亲戚,所以这也不是造成岳飞被杀的原因。


那真正杀死岳飞的到底是什么呢?

那就是在宋朝已经演化很激烈的党争。在宋朝的时候还有一个人比较有名那就是王安石。王安石在任宰相的时候就主持变法。宋朝朝堂之上呈现出来的景象就是你方唱罢我上场的局面。王安石后来变法失败之后遭遇罢免,司马光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王安石颁布的措施全部都推倒。只要你这个人不是跟我一个派系的,那么你提出来的建议是不管你对错好坏的。

那岳飞跟金国对战的时候,朝廷内部分化的党派就是主战派和主和派。我们都知道宋朝时的经济力量很强盛,但是这个强盛并不是从宋朝开始一直强到宋朝覆灭的。在岳飞所处的两宋交替的时候,正处于兵荒马乱的,这个时候宋朝经济其实还比较虚弱的,从宋高宗修建宫殿和自己平时提倡节俭就可以看出国库的情况了。那这个时候国家已经不支持再对外发动战争了,自然高宗也就选择了主和派,主战派的头领岳飞自然没有好的下场,这个时候高宗也不得不把岳飞给杀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五则,宁死不做降将一生都为宋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见贤思齐文天祥在童年时,就很仰慕英雄人物,尤爱读忠臣传。有一天,他来到吉州的学宫瞻仰先贤遗像。他看到吉州的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遗像肃穆地陈列其中,令他十分钦佩和敬慕。这些忠烈之士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他们能做到的,文天祥觉得自己也要做到。2、严父良师文天祥的父亲文仪,是个读书人,一生不做官。他嗜书

  • 成吉思汗创下这十大记录几乎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创建了版图最大的帝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历来被中外史所公认,其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公国,南达爪哇中南半岛,版图最大时期面积超过4500万平方公里,是现在中国版图的四倍还多,占当时整个人

  • 元朝是怎样掠夺压迫汉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组织架构元朝在中国的底层,虽然也学习了汉人王朝的层级管理,但实际上掌握话语权的是一种叫做达鲁花赤的官员。达鲁花赤在每一层级都设置,作为一种监督的角色存在,汉人充任的总管和回回人充任的同知都要听命于达鲁花赤。能与达鲁花赤接触的,除了这些地方的官员,百姓是没有机会的。 可见,元朝对中原的基层管

  • 元朝的对中国的统治有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失败的元朝统治元朝不是汉人王朝,在进入中原后,没有像过往的鲜卑、契丹、女真一样主动汉化,而是坚持蒙古化,这对于他们统治中原是极为不利的。 语言障碍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大部分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都会尝试学习汉语和儒家经典。比如在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孝文帝改革后,甚至将鲜卑族姓,统一改为汉

  •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很少提及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历史上很少提及元朝1.元朝的统治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97年。1271年建立,1279年崖山之战后才扫清残余势力。1350年左右起义就不断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元朝宣告灭亡。算一算,总共才和平一统了70多年。和唐宋明清确实没法比。2、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与汉族搞民族融合的少数民族

  • 朱元璋灭蒙元后,是怎么对待蒙古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打败元朝后,不仅没有对蒙古人进行大肆报复。恰恰相反,朱元璋对于关于蒙古人的政策是极为宽厚和优待的。一:蒙古百姓归顺者、加之保护对于那些愿意归顺朱元璋的蒙古族无辜百姓,朱元璋的政策是保护的,在其北伐檄文中就有体现:“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

  • 朱元璋击败元朝之后,怎么对待蒙古战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帝国。随即出师北伐,元军节节败退,8月份明军攻占北京,元顺帝弃城而走,逃回蒙古草原,元朝对中原百姓的欺压宣告结束。在朱元璋清除蒙元的过程中,随着元朝的瓦解,元兵和元朝贵族除了被杀死的外,大部分都逃回了蒙古草原。然而也有一部分因为元朝溃退过快,来不及逃走,被明军俘虏

  • 诗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的原因,国破家亡之下的美好愿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清照,南宋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写文章。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妇二人志同道合,赋诗做词,时相唱和。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人均喜欢收集金石,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家。南宋初年,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建炎元年,金兵渡过黄河,

  • 大将军狄青是怎么死的,被人诬陷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一直秉承重文轻武之原则,武将难以得到重用,朝堂之上,文臣地位较为突出。尽管如此,宋朝依旧出现过两位青史留名的将领,北宋的狄青和南宋的岳飞。岳飞不必多言,称得上家喻户晓,率领岳家军征战沙场,抛头颅洒热血,打得金兵闻风丧胆。奸臣秦桧屡进谗言,且宋高宗一心求和,在前线作战的岳飞被要求退兵,之后又以莫

  • 为什么说王安石变法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变法,目的是改变国家现状,但令王安石没有想到的是改革不但阻力重重,最后还一败涂地,不但大小官员都反对,就连百姓也集体上访闹事。而倔强的王安石还是坚持改革,他认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当事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在他看来老百姓暂时利益受损是为日后利益增加。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也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