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元帝国为何未过百年大限的梦魇?

大元帝国为何未过百年大限的梦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55 更新时间:2024/1/5 14:30:32

世所共知,蒙古帝国是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军事帝国,中世纪蒙古铁骑天下无敌,雄心勃勃征服世界,他们在欧亚大陆上创造了惊世的战绩,但他们雄霸世界的年头并不长。

有人言蒙古帝国纵横世界400年,其实远没有那么长,从整个蒙古帝国的成年寿命期来计算,崛起于13世纪初的蒙古帝国,其五大汗国:大汗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各个寿命大限均为百年。中央四大汗国中,建于1227年的窝阔台汗国在1309年灭于察合台汗国,82岁寿终正寝;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经多次分裂,最终均在1388年被铁木尔帝国的帖木儿征服。

而建立在中国境内的大汗汗国的主体蒙元帝国,概无例外。元朝起点应为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9年后灭南宋占领中国全境),终点应为1368年被朱元璋灭亡,满打满算,只有97年。

当然,北元与钦察汗国一直延续到15世纪,但那只不过是苟延残喘,名存实亡,真正兴盛也不过百年。百年大限,暴露出“铁骑军国”的严重缺陷——不能长治久安。造成这一缺陷的原因,表面看来,是蒙古帝国战线拉得太长,统治起来有困难,且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内部分裂,儿孙各自为战。


这些原因固然存在。但通过表面,实际上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蒙古帝国有一个先天的致命短板。这个短板就是——不懂政治。

蒙古帝国不懂政治,这绝非姑妄之言。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他们堪称出类拔萃的军事家,但都是不及格的政治家。成吉思汗所建立的政体“户长制”,虽然比较氏族部落制是个进步,但充其量是“军政”,而非“民政”。徒有军政没有民政的他们,虎头蛇尾,打下无垠的帝国,却不知如何长效治理。整个军国是为不断征服世界服务的,并不服务百姓于安居乐业。

由于政治的落后,作为征服者的蒙古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无论走到哪里,征服到哪里,不得不选择当地的政治制度,但摆脱不了游牧式的野蛮。

以忽必烈为中心而建立的元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譬如以皇帝(大汗)为核心,中书省、枢密院、开创行省地方政区,但又顽固地保留着自身的许多落后因素,本质上还是部落皇帝的产物。例如较之唐宋大为倒退、带有奴隶社会特点的“等级制”,一直被蒙古帝国奉行。元朝之中国,皇帝公然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族是“一等人”,南方汉族居“末等”。中国历代虽也有世族等级制,但中国世族制度有着根深蒂固的经济原因,而蒙古人的等级制度则是来源于冷酷无情的征服。元朝的统治者,带着“游牧”的奴隶主心态做官,把中原当成了一个狩猎场、敛财的地方。

以官僚政治为特色的两千年封建中国,历代官员的素质都算不上太好,但是如果次中选差,评选中国官员素质最差的朝代,在二十四史里,则非元朝莫属。官僚政治加上狩猎心态,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素质最差的官员群。


元朝官员只知贪污,连做戏的“讲政治”也不会。盘剥百姓,几近明抢。

元朝士人叶子奇在其笔记《草木子》中,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史无前例的贪官图景:

“元朝末年,官贪吏污。始因蒙古、色目人罔然不知廉耻之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各目,新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送迎曰人情钱,勾追曰赍发钱,论诉曰公事钱。觅得钱多曰得手,除得州美曰好地分,补得职近曰好窠窟,漫不知忠君爱民为何事也。”由于元朝大员只注重对钱财的获取,以至于国家管理则无暇关心,因此在产生素质最差的官员群同时,也就产生了一届届不作为的政府,元政府甚至懒到了把税收这样的国家大事都承包出去的荒唐事,贪婪与懒惰,构成了大元活脱脱的官场相形记。

不懂政治的官员的想法很“单纯”:什么政治不政治,抢劫就是抢劫,战胜了,我们就是主人,我们就开始享受,如果发生反抗,那就镇压,镇压不了,军事上失败了,那就撤回故地继续游牧。

历史满足了他们的“初衷”。在如此最差官员群统治下,猎物一样的百姓难以聊生。于是,这朝素质最差的官员群,统治中原80年后即遭革命,不到一百年,就被愤怒的“下等人群”赶出了中原大地,退回故地“游牧”。蒙古帝国的征服地与中国元朝情况大同小异。刚刚跨入“世界准霸主”门槛的蒙古帝国由于不懂政治,既无法克服自身的弊端,更不具备对整个帝国进行经济、文化重新整合的能力,几乎就在蒙古人走向辉煌的同时,其帝国就已开始了衰亡的历程。

想当年,蒙古帝国崛起靠的是搞全民皆兵、无与伦比的军事力,可谓“马上得天下”。得天下之后,他们不思进取创造,继续迷恋“抢”的生活方式,根本不具备管理规划一个国家的政治能力,所以迅速腐朽退化,不到一百年就完蛋实为咎由自取。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高宗为什么非要杀岳飞?真实原因是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岳飞,我们就想到了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历史课本上看到岳飞被杀了,心里那个捶胸顿背啊,但是随着前几年把岳飞从中学课本中删去的事件,对岳飞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宋高宗杀岳飞是时代和政治的使然性。在宋徽宗宣和四年的时候在跟契丹作战的时候大败,河北的官员就在当地招募抗辽的敢死队。这个时候岳飞就应募成为其中的

  •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事五则,宁死不做降将一生都为宋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见贤思齐文天祥在童年时,就很仰慕英雄人物,尤爱读忠臣传。有一天,他来到吉州的学宫瞻仰先贤遗像。他看到吉州的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遗像肃穆地陈列其中,令他十分钦佩和敬慕。这些忠烈之士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他们能做到的,文天祥觉得自己也要做到。2、严父良师文天祥的父亲文仪,是个读书人,一生不做官。他嗜书

  • 成吉思汗创下这十大记录几乎无人能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创建了版图最大的帝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历来被中外史所公认,其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公国,南达爪哇中南半岛,版图最大时期面积超过4500万平方公里,是现在中国版图的四倍还多,占当时整个人

  • 元朝是怎样掠夺压迫汉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组织架构元朝在中国的底层,虽然也学习了汉人王朝的层级管理,但实际上掌握话语权的是一种叫做达鲁花赤的官员。达鲁花赤在每一层级都设置,作为一种监督的角色存在,汉人充任的总管和回回人充任的同知都要听命于达鲁花赤。能与达鲁花赤接触的,除了这些地方的官员,百姓是没有机会的。 可见,元朝对中原的基层管

  • 元朝的对中国的统治有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失败的元朝统治元朝不是汉人王朝,在进入中原后,没有像过往的鲜卑、契丹、女真一样主动汉化,而是坚持蒙古化,这对于他们统治中原是极为不利的。 语言障碍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大部分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都会尝试学习汉语和儒家经典。比如在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孝文帝改革后,甚至将鲜卑族姓,统一改为汉

  •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很少提及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历史上很少提及元朝1.元朝的统治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97年。1271年建立,1279年崖山之战后才扫清残余势力。1350年左右起义就不断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元朝宣告灭亡。算一算,总共才和平一统了70多年。和唐宋明清确实没法比。2、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与汉族搞民族融合的少数民族

  • 朱元璋灭蒙元后,是怎么对待蒙古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打败元朝后,不仅没有对蒙古人进行大肆报复。恰恰相反,朱元璋对于关于蒙古人的政策是极为宽厚和优待的。一:蒙古百姓归顺者、加之保护对于那些愿意归顺朱元璋的蒙古族无辜百姓,朱元璋的政策是保护的,在其北伐檄文中就有体现:“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

  • 朱元璋击败元朝之后,怎么对待蒙古战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帝国。随即出师北伐,元军节节败退,8月份明军攻占北京,元顺帝弃城而走,逃回蒙古草原,元朝对中原百姓的欺压宣告结束。在朱元璋清除蒙元的过程中,随着元朝的瓦解,元兵和元朝贵族除了被杀死的外,大部分都逃回了蒙古草原。然而也有一部分因为元朝溃退过快,来不及逃走,被明军俘虏

  • 诗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的原因,国破家亡之下的美好愿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清照,南宋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写文章。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妇二人志同道合,赋诗做词,时相唱和。李清照和赵明诚两人均喜欢收集金石,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家。南宋初年,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建炎元年,金兵渡过黄河,

  • 大将军狄青是怎么死的,被人诬陷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一直秉承重文轻武之原则,武将难以得到重用,朝堂之上,文臣地位较为突出。尽管如此,宋朝依旧出现过两位青史留名的将领,北宋的狄青和南宋的岳飞。岳飞不必多言,称得上家喻户晓,率领岳家军征战沙场,抛头颅洒热血,打得金兵闻风丧胆。奸臣秦桧屡进谗言,且宋高宗一心求和,在前线作战的岳飞被要求退兵,之后又以莫